电影《绿皮书》: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

  作者:孙建民

  人活在世,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身份。比如职业,这也是外人看待一个人最主要的定位依据。某某是警察,某某是医生,当我们向别人绍自己熟知的某个人时,往往会忽略被介绍者的其他定位。

  当然,当一个人别的特征更为突出时,人们也会选择其他的介绍方式,比如吸毒者、赌徒。

  但,一个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职业、外貌特征这些显然是不能涵盖一个人的全部。

  《绿皮书》的获奖,显然也不仅因为该影片“政治正确”就能在一众影片中脱颖而出。

  在种族歧视广泛存在的六十年代,音乐家唐·谢利博士想要聘用一名司机带着自己进行南方巡演,陷入经济危机中的托尼前来应聘,故事由此展开。

  唐·谢利让别人介绍自己时坚持把博士作为后缀,他这么做并不是虚荣心作怪。作为知名钢琴家的他本来并不需要博士这个学历为自己锦上添花,但实际上他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的肤色。

  在那个年代,黑人这两个字代表着显然不是精英、高修养,所以,为了赢得相应的尊重,谢利不得不披着一层外衣。

  托尼与他第一次见面,被他一屋子的奢侈品所吸引,巨大的象牙、高高的王座,让他震惊又羡慕。谢利穿着一身华衣,或许,只有这样他才能让别人认可自己是一名值得尊重的人。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职务职业息息相关,身居高位自然能够轻轻松松赢得一片赞誉。

  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正确认知,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的身份带来的,哪些才是自己本身获得的。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靠权力财富获得的拥护并不长久。

  要学会用自己的学识、见解及修养去赢得别人的认同,只有这些才是自己本身所具备的,也只有这些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真心支持。

  谢利与托尼的友谊始于金钱,托尼最初并不情愿与谢利相伴同行。房租、孩子,他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不得不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不得不从事没有兴趣的工作,不得不和不喜欢的人推杯换盏。

  半辈子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托尼,自然在各方面都与在上流社会如鱼得水的谢利格格不入。谢利的优雅在他看来带着几分“装”,谢利对礼仪的坚持在他看来何尝不是一种“假”。同样,托尼生活的粗糙、言语的粗鄙,在谢利看来也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托尼第一次发现谢利的闪光是在谢利弹琴时。

  端坐在钢琴前,十指飞动,歌曲旋律欢畅地流出如一条河流,即便不知道弹奏的是什么曲子,托尼也不得不承认此刻的谢利身上有光。“还不错。”他这么评价自己的雇主,眼神出卖了他的内心。

  后来,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改变。最终让两人成为好友的是两人内心对彼此行为的认同。

  随着相处时间的延长,托尼开始了解谢利的生活,开始明白谢利坚持背后的辛酸、光耀背后的孤独。他之所以对礼仪如此看重,是因为这是他赢得别人尊重的基础。

  他可以做到别人认为他做不到的,他的种种努力是为自己的种族赢得相应的尊重。如果自己的原则自己都不坚持,那么怎么可能宣传自己的原则、获得别人认同?谢利只能选择这样走下去,即便前路艰难、路途艰辛。

  文化修养不高的托尼是否只能给谢利提供一些浅层次的帮助?谢利一开始可能这么认为,后来,他发现托尼让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为了改变人们对黑人的歧视,谢利选择了这次南下。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此斗争。

  开始学习弹奏钢琴,成为学校第一个黑人学生;拒绝接受黑人不能弹奏古典音乐的观念,成为全国知名的钢琴大师。他勇于挑战旧有观念与偏见,不断获得突破。但是,他最终发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为了别人而活,失去了自我。

  在大雨倾盆中,谢利质问托尼也是在质问自己,如果模糊了肤色,模糊了地位,谁还能分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托尼多次提出黑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在谢利看来这是一种偏见,刚开始,谢利也很反感这套说辞。后来,他明白没必要为了反抗人们的偏见就刻意不去做这些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很反感别人对自己生活的强加干涉,比如过年催婚,很多人甚至不惜与父母翻脸。但是,不屈从别人的意志并不代表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如果剥去职业等外衣,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是否完全一致?

  真正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事物。真正让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是我们勇于放下成见,听从内心的呼唤,更自如地去生活。

  影片最后,谢利在得不到相应尊重之后拒绝登台演出,这是一种反抗,敌人是他人的歧视;在酒吧,他尝试新的曲风,和黑人朋友一起狂欢,这也是一种反抗,敌人是自己的成见。

  我就是我,坚持自己所坚持的,成就自己想要成就的。《绿皮书》,在反对歧视之外,还有别的启示。

  作者:孙建民,笔名:青锋暮寒,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检察院。旁听者、记录者,客观但不冷心,著有长篇小说《逆天血》,有作品散见于《电影评介》、《检察日报》、《水城文艺》等报刊。个人微信公众号:世间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