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大太监刘瑾的发家之路,揽权招贿本事超群,人称“立皇帝”

  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讲立皇帝的富丽皇庄。贪腐盛世怎么少得了太监,虽然钱宁江彬足够凶险,但武宗朝最著名的贪官还得算刘瑾,某种意义上他已经突破了“官”这个层面,因为他已经被人称作“皇帝”——虽然不坐龙椅,是站着的“立皇帝”。刘瑾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耳濡目染,觉得太监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于是也阉割入宫。

  结果进了宫方知宫廷险恶,很快就获罪被判死刑,还好明孝宗仁厚,将其免死,但贬至太子东宫做苦差。谁知这反而成了刘瑾的人生转折,他竭力讨好太子,成了东宫宠婢,一旦太子登基,他顺理成章就会成为正宫太监。宦官和文官不同是皇帝私人的奴婢,一旦换个皇帝,后宫人员几乎要全部换班,新皇帝会把太子东宫的太监宫女都带进正宫,“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现象在明朝是指宦官而不是文官。明武宗,一个游龙戏凤的风流天子,他当了皇帝,小伙伴们可就都发达了。明武宗从东宫所带宦官中有八人权势极大,号称“八虎”,与“跋扈”谐音。

  这八人分别是: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其实刘瑾起点不算高,刚进正宫时仅任钟鼓司掌印太监。明代内宫二十四衙的十二监、四司、八局中,钟鼓司排名第十四,离权力核心相当远。不过刘瑾非常用心,钟鼓司的职责是掌管后宫礼乐歌舞表演,刘瑾就深挖这个职能,将很多民间的野路子带进宫来,大大称了明武宗的心性。刘瑾更深知明武宗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但他当时没有资源满足明武宗演将军、武侠的需求,他手头只有一些太监、宫女的资源,这能演什么呢?刘瑾将后官装修成街市,让太监、宫女扮作商户、百姓,让明武宗从中取乐。甚至有传说称刘瑾将后宫某些庭院装修成妓院,让宫女扮作妓女,自己扮作龟公,让明武宗扮嫖客来游乐。刘瑾如此用心地满足皇帝的癖好,很快被提拔为内官掌印太。

  内官监是掌管后宫采办、营造、库藏等事宜的衙门,曾经是内衙之首,著名的郑和公公当年就是内官监太监。但后来内官监权势太大,皇帝有意打压,扶植司礼监取代其地位,实际排名掉到了司礼、御马、御用等监之后,虽然比钟鼓司进步了不少,但仍然略显边缘。万万没想到,一次来自外廷的攻击,反而促使刘瑾走上人生巅峰。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告诉明武宗,派往各地的镇守太监其实都是肥缺,他们蒙皇上恩典捞了那么多,却不贡献点出来,太不够意思了,于是明武宗下令每位镇守太监先交纳一万两贡金。这简直是丧伦无耻,公开激励贪腐!十月,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率户部尚书韩文等重臣入谏,请立斩刘瑾这个奸贼。

  明武宗令司礼监太监陈宽、李荣、王岳到文渊阁去和宰相们商议,看能不能将惩罚降低到贬至南京。刘健等坚持不可,一定要杀刘。王岳等几位都是前朝遗留下的老太监,地位受到刘瑾等新贵的威胁,也很嫉恨“八虎”,于是与刘健等合谋,准备内外夹击。他们先去向明武宗表示阁臣们说得有理,捅刘瑾一刀,第二天上朝时诸臣再给其致命一击,内外说辞俱已合计妥当。未料文官中出了叛徒,吏部尚书焦芳紧急把情况告诉了刘瑾。刘瑾大惊,连夜率八虎围住明武宗,叩头哭求。一直哭到明武宗心软,刘瑾才说:“王岳这些老太监想害奴婢等,他们跟外廷勾结,想阻止皇上出入,所以先除掉我们这些障碍。这样下去,皇上的鹰犬损失成千上万啊!”明武宗一听是想阻他出入游玩,那可不行!尤其外臣也就罢了,你们这些太监是私奴,怎么也这么不称主子的意?刘瑾再适时地补上一句:“如果司礼监用人得当,怎会让这些人得是?”

  明武宗立即下旨,刘瑾任司礼监掌印大监,马水成提督东厂。恢复西厂,由谷大用提督。当夜,收王岳、徐智等太监发往南京充军,后在途中被杀死。以往换皇帝确实意味着后官势力的重新分配,但也未有过如此剧烈的动荡,刘瑾这次堪称太监中的政变。第二天,大臣们如约上朝,却发现形势不对。刘健等按原计划向明武宗揭发刘瑾的贪腐行为,明武宗却说:“太监能贪多少?我看前朝不法行径,十之六七都是文官干的。”继而得知刘瑾已经升任大公公,刘健等宰相见明武宗宠幸私奴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以内阁集体辞职为威胁。万没料到明武宗居然就坡下驴,准了他们请辞的奏章!这就完全不是成年人的游戏规则了,但明武宗就是个生性放纵的顽童,刘健、谢迁堪称一代名臣,遇到这个对手也只好认栽。

  刘瑾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揽权招贿的本事超过了历代大公公太监并没有实权,大公公的权力只是来源于皇权的散逸,刘瑾非常用心地搜集这种散逸出来的皇权,他的一大技巧是侦查清楚了明武宗正在嬉戏时就去奏事。明武宗玩儿得正开心,被政事所扰非常厌烦,立即跑开,边跑边说:“我用你是干什么的?拿这些事来烦我?”之后刘瑾便经常直接加盖御印,不告诉皇帝,皇权便大量沉入他的手中。以至于时人论及称大明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坐皇帝”指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明武宗,“立皇帝”便是指立在他身后的刘瑾了。刘瑾这个技巧很可能来源于秦二世(赵胡亥)权臣赵高揽权的典故。

  赵高是秦始皇之子秦二世的近臣,干的工作和后来的太监很类似,所以常被误认为是太监。赵高专权的技巧是侦知秦二世玩得正在兴头上时通知丞相李斯来进谏,每次都弄得秦二世很扫兴,李斯也越来越得罪皇帝,逐渐失去信任,赵高得以专宠。刘瑾将这个典故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堪称运用之妙。当然,揽权也是为了贪污,在贪污受贿的方式方法上,刘瑾也用心作了很多创新,以巩固其理论地位。刘瑾的第一个创新发明是“见面礼”,意即新进京上任的官员,都得向他进献见面的礼金。见面礼的金额据说最初以一千两白银起价,之后越来越高,以至于到了五千两甚至上万两的地步。

  根据小编了解到有些官员刚上任,还没捞够那么多钱,于是向京城富户预借,捞够了连本带利还给富户,谓之“京债”这种钱借出去一定收得回来,而且利息不薄,京畿富户争相出贷,竟然成了一个不错的理财产品。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素材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