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下雪了,南方的我在梦中堆了个雪人,迎诗联:琼花玉体梦中立

  据说北方下雪了,南方的我只能在梦里堆个雪人。记忆中比较大的雪还是孩童时期,长大以后好像大雪见得少了。似乎长大了,在城市里生活就失去在农村生活那种见到雪的乐趣和惊喜。

  也许是城市钢筋混凝土的空间太多了,限制了我的想象,户外的美景一眼望去总是高楼,还是高楼,高楼挡住我所有的视野。即使下雪了,白茫茫一片天地,在城市里,还是高楼,无尽的高楼挡住了所有美景的视野,折断我所有的童话般的 幻想。

  如下配图雪景欣赏都来自于欧洲日本的摄影师!仅供欣赏!

  

  

  

  我记忆中下雪天,可开心了,早早起床,奔向了一望无际白茫茫的田野。可以看到一群鸟出来找食物吃,可以看到屋檐下到处冻上冰溜溜子,可以看到山上的马尾松,树叶全部是冰块结晶,都成了冰树,非常美。我总是用手触摸那些一串串树叶冻成的冰叶子,还专门跑河边去找长长的冰溜溜子,回来吃,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好吃的,只知道长长的,光滑的冰棍很好玩,就想尝一口,也不晓得什么是冷。。。

  

  

  这一切都只能成为封存记忆,随着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在城市里,即使偶尔看见大雪,也没有去外面奔跑的冲动,缩在家里,欣赏下窗外的雪景,就以为自己了解了雪的全部!

  看样子岁月不仅剥夺了我们的童年,还剥夺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情和好奇。

  这该死的岁月,就不能慢点走么!

  总觉得自己似乎有颗不死的童心,想 抓住童年的梦!

  长大了虽然失去童年那种在雪地里奔跑的冲动和乐趣,但看见雪,我还是会想起诗的,这或许是,对自己还拥有一份童真的慰藉吧!因为诗,在我眼中,是单纯无邪的。

  

  

  古人总是有各种美好描写雪花的词儿,譬如:琼花

  《观雪二首》

  [ 宋代 ] 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诗人想象力特别丰富,雪很大很厚,发着寒光,不怎么飘雪,来阵子风天地间又忙起来了,雪花像是天上下的“琼花”。诗人又把雪花比作“梅蕊”,玉洁冰清,没有香味。

  竟然还想到谁能把这雪做成吃的汤饼,来清理人们满是人间烟火的肠胃。

  

  

  

  沈约《雪赞》:用“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

  诗人用“凝雨”形容雪,表达雪的贞洁,至死不渝。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诗人将雪花比作柳絮

  

  

  明代:徐渭

  春雨春风能几宵,吹香落粉湿还飘。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徐渭就是徐文长,有名画家,用寒酥形容没有融化的雪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朝|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将雪花落在树上比作白色梨花,很多人不看前两句,还以为是真的是 春天的梨花开了呢?

  

  

  范仲淹《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

  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

  诗人用寒英比喻雪花,英这个词在古代一般代表花,花瓣,譬如落英缤纷。

  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这里诗人用的不仅比喻还有拟人,琼芳,一般叫什么芳古代指美女。

  

  

  郭应祥《念奴娇·次贾子济韵》

  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

  琼苞,玉屑,都是指代雪花的样子,大小,

  张可久《黄山雪霁》

  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

  琼妃这里用的比拟手法。生动形象还亲切。

  郭应祥《念奴娇·次贾子济韵》

  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

  琼苞,玉屑,都是指代雪花的样子,大小,

  

  

  张可久《黄山雪霁》

  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

  琼妃这里用的比拟手法。生动形象还亲切。

  张说《奉和圣制》

  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诗人将仙藻比喻为天上飘来的雪花,想象力丰富。

  

  

  此处,就以琼花形容雪花出一上联:琼花玉体梦 中立。下联:

  敬请五湖四海朋友们发挥灵感,赐香留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