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疯狂动物城的N个理由

          刚上映就赶着去看了,看过一遍还不够,这是第一部我去电影院二刷的电影。二刷的原因单纯就是想在影院,在那种气氛里,毫无包袱地大笑一场,以及补上一刷来不及注意到的细节。

          二刷很值得,经得起推敲和回味的好电影。

          那么为什么我喜欢它呢?理由太多太多了。

          疯狂动物城的英文名叫zootopia,乌托邦的英文是utopia,所以这部电影的名字直译过来应该是动物托邦。

          为什么它是个动物托邦?

          我想,大概因为种族、外形、性格千差万别的动物们都能十分和谐地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人性化”地划分了各种不同动物的生活区,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设施,因此高到长颈鹿,小到老鼠般大小的朐腈,都能在这里井然有序的生活。可是设施上物质上的平等包容,就等于精神上观念上的平等包容了吗?

         似乎并没有。

         在动物城里,人们还是想当然地认为兔子弱小,所以当不好警察;狐狸狡猾,都不是好东西;食肉动物天性凶残,而食草动物天性善良……

         外在的隔离墙拆了,而人们心里的墙从来没拆,所以在出了十几个肉食动物发狂的案件之后,这座城市的和谐才能那么不堪一击地被摧毁。

         记得兔子朱迪去警局报道的时候,前台豹子说她可爱。她皱起眉头说,兔子可以说兔子可爱,如果别的动物说这句话就有点……

         朱迪是敏感的,但是我不禁猜想这种敏感,是否来源于长期贴在他们种族身上的标签?这些标签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局限,让她们只愿意世世代代安安稳稳地在兔窝镇种植物,而不敢妄想着去做警察一类的职业。

         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标签是不是也无处不在?

         其实仔细想想,标签的存在自有其道理。

         现在社会来去匆匆,时间宝贵,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花时间慢慢了解其他人,而标签化是通过经验总结来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方式。我始终觉得,贬义的标签比起褒义的更容易传开,比如狐狸是狡猾的,大概是人们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因此对这样的标签格外敏感。所以我们的新晋男神尼克才会收到那么多不友善的待遇。

         刚刚说到,标签是经验总结的结果,我们都不可否认标签有一定的参考性。那么,我们为什么厌恶标签呢?

         我们厌恶的是标签背后的歧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都带来过很多悲剧。

         狐狸狡猾这个标签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什么?是狐狸聪明,有头脑。事实上,尼克就是这样一只狐狸,不管他在经商方面,还是帮朱迪破案方面,都表现出了聪明的优势。因此这个标签是没有错的,但是标签背后的歧视,伤害了尼克幼小的心灵,让他破罐破摔,把聪明的优势用在做一个奸商。直到遇到朱迪,他才打开心扉,跟随朱迪做一个正义的人民警察。

         除了歧视性标签,还有那些狭隘而充满误导性的标签,同样让人厌恶。

         地域标签大家都不陌生吧?我个人是很反对地域标签的。常常听到有人对我说,你们南方人怎么怎么,听到这样的话我就反感。我相信但凡一个见过一点世面的人也会发现,众生百态,各不相同,一样米养白种人,我们怎么能用一个标签去脸谱化所有的人?

         还有我只要看到就反胃的一个句式:中国人就是怎么怎么。拜托,中国太大了,想用一句话来一概而论这片土地上的十几亿人?简直是笑话。可惜这样的句式,简直无处不在。

         还有星座,简单粗暴地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划分成十二种,仅当娱乐还可以,可如果把它当真就太傻了。每当有人问我,你们双鱼座是什么样的?我都无法回答。就我认识的双鱼座的人当中,几乎找不出一个标签可以统一概括每个人,如果有,那也远远不是双鱼座独有的标签。

  更不用说什么90后,00后,把这些标签运用得如此淋漓尽致,你真的不是嫌代沟不够深吗?

              V这部电影,它能让你发笑,也能让你思考,它用最可爱的方式,反映了最客观的可惜我们要想像电影中的朱迪和尼克一样打破这些标签的束缚,并没有那么容易。动物乌托邦在给我们反映现实的同时,也给了人们美好的期望。毕竟在这座动物城里,anyone can be anything.

  说到这句标语,anyone can be anything。我真的会忍不住联想到深圳的一句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

  朱迪怀揣梦想,努力拼搏,获得了动物城中心区警察的职位,告别小镇的父老乡亲,独自踏上远行的列车来到动物城,大城市光怪陆离,让人应接不暇,朱迪兴奋极了,哪怕看到自己的小蜗居都是满心喜欢。

  这段我相信肯定很多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反正我是想起了我第一次来深圳的情景。

  包括工作上遇挫折回到小公寓跟爸妈电话,和爸妈之间那种观念不同但血浓于水的关系,实在太贴近你我的生活了。

  但这个故事不是简单地贴近生活,它还展示了人们美好的希望。

  尽管困难重重,朱迪最后还是在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里证明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诚如朱迪最后所说,anyone can be anything 是不太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动物乌托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你可以发现甚至打破自身的局限性,不是成为anything,而是成为我们自己。

  但这毕竟是在乌托邦,朱迪的奋斗之路充满了乌托邦的美好,我们虽然在朱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乌托邦毕竟不是现实。但这就是我们喜欢这部动画的原因,它贴近生活,又寄托着美好的愿景。

  动物乌托邦里还无处不在反差幽默。

  狐狸尼克和兔兔朱迪是一种反差,朱迪一本正经,火急火燎,尼克满不在乎,不紧不慢。

  而狐狸尼克自身又有一道反差,他外表玩世不恭,是个狡猾的奸商,内在其实埋藏了曾经深深受过的伤,他为了自我保护建立起了一个坚硬的外壳,内心却是深情而真诚,对朱迪满是宠溺。

  这样的内外反差角色,简直苏到炸,绝对狂戳万千少女心的萌点,他现在已然成为新晋大众男友了。

  文中很多出彩配角也充满了反差的幽默。比如,Mr.Big(大先生),一个让动物们闻风丧胆的黑帮老大,一个手下全是彪悍壮硕的北极熊的“教父”,却是世界上最小的陆生哺乳动物鼩鼱;一个行动迟缓,反射弧长得可以绕地球两圈的树懒,却有个名字叫flash(闪电);最温驯的动物绵羊,却是全片的终极大boss……

  通过反差,我们可以看到幽默,看到出乎意料,看到讽刺效果,这是这部剧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我们都爱动物乌托邦?

  因为这是一个住着各种动物,矛盾又和谐的大城市,这是一个充满局限又鼓励你超越自己的城市,这是一个高度进化的生物圈,一个反差中产生幽默的世界,因为她够疯狂,够有爱,让你眨一下眼睛,分一下神都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