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惊悚标题下的温暖救赎

  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突然被告知自己的同班同学只剩下一年的生命,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知道自己只剩下一年的生命,你会怎么办?

  一本叫做的小册子,让原本于生死无关的青春年华,突然被迫面对这种让人难以面对的困境,你会怎么应对?

  ,这个怎么都不觉得浪漫,甚至有些渗人的书名。却映在了唯美无比的封面,惊悚与浪漫的反差,不仅仅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更成为了贯穿全文的话语。

  其实如果说实话,这个题材算不上是新颖,身患绝症的少女与默默无闻的少年之间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日本青春题材轻小说的王道了吧。往前面细数也有《四月是你的谎言》,《可塑性记忆》这种同类型质量有相当不错的动画作品。

  那么为什么在这种题材泛滥,内容套路如此“丰厚”的作品,可以超越其他的同类型小(ce)说(zhi),拥有高达200多万销量,并被改变成真人电影,动画电影……

  很简单,它拥有一个非常值得人讨论的结尾。

  前方剧透!(我知道你还是会看下去,我就象征性的提示一下)

  这其实是这部动画电影,甚至是这个IP最值得讨论的一个地方。

  很多将这个当做纯粹爱情片的观众或是读者,在看完故事的结局时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让人整体的观感不是那么畅快。虽然在前文中已经非常“贴心”的做出了非常多的铺垫。但是在看到最后的结局时,

  那这个少的部分是什么呢?

  很简单——。

  在女主死前的所有小故事中,无论是吃烤肉,出门旅游还是其他的等等等等,始终围绕着一种浪漫或者说暧昧的环境氛围中。

  观众们按照同类型的正常套路来观看思考,等待是女主即将病逝,或是在最后的海边旅行中身体不支,男女主就像同类型的那样,男主哭的死去活来,女主反而笑着安慰,在伴着BGM和回忆杀。最后女主不幸阴阳永隔,煽情的感人泪下。

  但是恰相反的是,《胰脏物语》选择了一个最不浪漫的方式处理女主的死。它不仅不浪漫,反而一反常态的干脆利落,冷酷而又真实,连给你哽咽的机会都没有。就像是你在共同关注看到的一则恶性新闻,与你无关,你也不会在意。

  毫无疑问,倘若只将它当做爱情片看。那么这一处或许确实不讨好,虽然在后续的故事中,通过男主读日记的方式,补全了一部分两人之间的情感线,但是哪怕用老掉牙的故事套路还是可以在爱情这个方面营造出更为煽情的剧情氛围。

  那这种不一样的故事结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或许制作组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救赎,而非是纯粹表现恋爱的浪漫或是虐心。

  在电影最开始的吃烤肉中,有非常有意思的一段原创对话

  故事并没有在女主死后草草结束,而后反而有男主与女二之间的漫长对白,甚至最后的彩蛋也是纠结于男主女二以及樱良母亲三人,与樱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并不是想要表达男主最后和女二在一起了这种令人蛋疼的言论)

  因为在女主死去的那一部分故事的明线才刚刚结束,而关于男主,乃至他人救赎的故事线才说到一半,因此才会有后面的相当长的一部分。

  因为它想表现的是女主的离去,用一本《共病文库》最终完成了彼此的救赎——

  而由此来看,女主的死亡,阅读《共病文库》的情节,其实不只是为了升华两人的感情。更是将樱良的“死”将化作男足“生”的一部分,让他们一起欣赏这个她无法看见的,饱含明天的世界。

  或许这样想,这个故事的结局就不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当然,至于两人的关系。

  或许他们确实成为了隐形的恋人,或许他们最终也只是保持暧昧,友情之上,恋人未满。

  但或许更是小说中的那一句话

  当然这份救赎并非纯粹我的个人解读,这其实实在电影的故事中一直存在的。

  无论是原作,还是有所改编的电影,都在故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将男主的姓名掩盖住,樱良的称呼也一直是用“XXX同学”代指。哪怕在列车上男主说出“春树”的名字时,也被刻意的用列车的声音所掩盖。

  因为那时的女主还是一个“寿命比别人短一些的高中少女”。

  而仅仅只是“和我交情不错的同学”? “保守秘密的同学”——就和《心》中的主角一样,是一个。

  当两人溜出医院,看烟花时,当男主大胆的说出“不想失去你”时,女主终于成为了那唯一的存在,她成为了,成为了自己。

  当男主通过阅读《共病文库》,将樱良的“死”化作自己“生”的一部分时,男主也才真正的成为那个与“山内樱良”名字相配的。

  就像后面一直出现的《小王子》那样,他们成为了故事中那彼此驯养的狐狸与小王子,成为彼此世界里的唯一。

  不同于中国大陆经常能接触到的新海诚这种表现生活中”孤独“与”疏离“的文艺片,虽然是悲剧,但是电影却依旧想用一种方式表达出一种不一样的。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就不再是女主突然死亡的致郁,而是所有人都获得了救赎的治愈。

  当然,由于制作组并没有找我打广告,所以我也要如实说说原作和电影中对观众不太友好的部分。

  先说原作,首当其冲的,作者文笔实在不怎么样!!

  作者想在前文不借助过多的男主的心理描写,试用人物对白和行为来表现出男女主之间的关系和心理变化。可惜……也许是汉化翻译的问题,

  以至于我在独到结局之前,都在想这种套路文为什么可以脱颖而出卖出几百万本?

  当然,万幸的是,在动画改编中,制作组非常好的用改编和原创剧情处理了这些部分(比如《心》那一部分和烟花那一部分就是电影的原创)。让人有一种电影的总体感观好于原作本身的感觉。(具体分析可以看这篇文章)

  当然,也“托福”与原作独特的人物表达方式,每一次想要表现两人的心理与关系变化时,都会出现非常多的长镜头与长对话,让很多路人粉觉得中期剧情太过拖沓,让人昏昏欲睡。这对于“伪文艺片”来说,可谓是致命的。

  而女主的CV,Lynn也给我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总觉得这位元气少女实在是元气过于充足了。当然这就只是纯粹的个人感受,就不多说了。

  总的来说,《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无论是原作还是电影,都是比较值得推荐读一读的。毕竟就如书中最后所传递那样,

  “每个人都有属于彼此的比“爱”更纯粹的话。”

  “人是无法单独生存下来的,自己之所以可以活出自我,都是除了我以外的人在身边陪伴。”

  “那是一种会在自身上上感受到的责任,是不能言语的感受,却会让你有握紧拳头的感受。”

  我想可以让我感受到这些的书籍,无论如何也都可以算作一本值得一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