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剧透向)浅析《闪光少女》

         最近电影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朋友圈、微博、贴吧推荐,《战狼2》、《建军大业》、《神偷奶爸》,还有刚刚上映但不怎么光彩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而在这纷杂的列表里,我们听到最多的大概就是贴着“二次元”标签的《闪光少女》了。

          《闪光少女》是讲述一群从懵懂但热爱民乐的专科学生,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还有一些青春期的冲动,努力去向外界展现民乐魅力的故事。在民乐传承观念越来越薄弱的这个时期,音乐学校不重视民乐,很少给民乐演出的机会,甚至考虑取缔民乐部,不在为民乐部招新。为了民乐部不会消失,各个年级的民乐生精心准备了一场个性表演。

          在这样一个故事中,“二次元”的标签,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严肃来讲,这是故事发展的重要设定。不熟悉二次元的女主,搬出“手办”这个超必杀,才把502的大家拉到自己的团队中,故事才得以开展;不被理解的小众群体的502宿舍,带着女主走进了一个她不曾涉足的领域,有了相互的磨合,才产生了彼此之间的羁绊;在二次元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千指大人,把这个稚嫩的团队带到了舞台上,有了认可和掌声,才给了他们继续下去的动力;顺着这条线,在最后的节目上,才有了前来应援打call的“同萌”,他们才有了完成表演的勇气。

           另外,“二次元”也催生了该电影的一些亮点。就我个人观影来说,我在听到女主承诺502全员“一周一手办”的时候,不禁为女主捏了把冷汗,手办真的贵啊……而听见《权御天下》响起的时候,看见天依出现的时候,情绪是很激动的,我相信有不少人会和我一样情不自禁地“哇!?”出了声。熟悉的ACG元素的出现会让我们感到亲切和惊喜,而这可能就是这部电影吸引我们的原因。

          抛开二次元的标签来看,这部电影想传达的是民乐的传承问题。电影中的音乐学校,西洋乐部人多,民乐部人少;西洋乐部前途光明,民乐部前途茫然;西洋乐部演出不断,民乐部甚至连排练机会都难得。最后矛盾推到极点——学校决定民乐部不在招新。这里的情节十分贴近现实,现在给孩子报名艺术兴趣班的家长不在少数,但其中给孩子报名民乐班的就少之又少了。《闪光少女》和之前的《百鸟朝凤》主旨一样,希望民乐的魅力能被很多人看到,希望民乐能得到传承。

          综合看来,《闪光少女》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我最喜欢的青春电影,它有青春期的冲动,对所爱之物的执着,表现自我的勇气。也许前段时间的“下跪”事件让你觉得《闪光少女》剧组造作、恶意炒作,但我想说,请抛开偏见正视这部作品,尝试去看看官方最近放出的电影片段,或许,你会喜欢这个故事。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