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命如草芥,生如浮萍

  《绣春刀》——命如草芥,生如浮萍

  (全文由笔者观影主观感受组成,不求公允不求科学,不求会制冷,如有所失,请原谅)

  金庸老先生说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如果说有什么类型电影算中国独有的,我想可以算得上武侠了。在邵氏武打片过后,武侠片一度陷入了低迷姿态。虽然近年来,有成龙等影星奉上各种各样的武打片但是也都算不上武侠片了。

  说起武侠,我觉得这是一种献给成人世界的童话故事。它有着不同于童话的残酷浪漫,也有着背于现实的破格写意,与不拘于规则的快意恩仇。

  《绣春刀》的背景设定在明朝崇祯皇帝登基后,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被流放之后的故事。用最贴近于史实的故事结构来带给观众一种真实感。如果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期间有很多的道具与服饰也都相当的考究。例如沈炼一众人所着的飞鱼服,正是明朝锦衣卫的衣着。《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狸作鲤)。”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而飞鱼服的造型也是这么而来。

  回到电影本身,电影的结构采用还是单一线路,基本剧情展开的幅度很小,在开头时就已全部出场完毕。在单一线索,人物场景有所局限的情况下,设置悬疑和营造紧张感使读者不产生审美疲劳,导演则是使用十分激烈的人物矛盾来不停加速剧情,以至于电影在临近结尾时,观影者容易产生疲劳感,也算电影的一项不足。

  但是瑕不掩瑜,《绣春刀》还是不错的武侠电影,故事结构偏向于古龙一系的武侠混合悬疑,主角也不问身世出处等特点。故事立足于各个人物之间的细微情感,赋予了主角沈炼在钢铁般冷酷外表下属于平凡的人性。

  电影的镜头语言十分紧凑,空白内容或者单一特写十分的少,基本确保了镜头都是在推进故事的发展,这一点虽然说是基本功,但是十分的难得。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由张震所饰演的沈炼,外表隐忍刚毅,内心小小的柔软都留给了拜把子的兄弟和身处教坊司的周晓彤。使用的武器是官制的绣春刀。在围剿魏忠贤一役中,选择了安身立命,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场杀局。演技可谓是刚柔并济,开片时的近于残忍的杀伐果断,到看见周晓彤时的脉脉眼波,一收一放极其自如,角色和他所竖立的银幕形象极为配套。为了报仇,追凶千里,不惜同归于尽一般的战术。

  由王千源所饰演的卢剑星,子承父业的进入了锦衣卫,老实端正苦于清贫,却重于兄弟义气,佩刀为雁翅刀,大开大合,极有气势。对于沈炼与靳一川,亦兄亦父,更是为靳一川拿起针线修补衣服,早已看破沈炼谎言的他,最后选择了独自一人背负罪名。说句题外话,在近些年看惯了王千源各种邪典反派的造型后,再一看卢剑星的扮相,先是一觉反差极大,再细看又不得不佩服人物塑造的十分分明。

  由李东学所饰演的靳一川,本为江洋大盗,后杀了锦衣卫盜起衣物舍弃过去也成了一名锦衣卫,为人宽直。所用佩刀为蝴蝶双刀。苦于身体羸弱,肺病不断,结识大夫之女张嫣,一往情深。受累于同门师兄要挟,窝窝囊囊,却笑得像孩子一样,不带一丝邪气。最后却为保护师兄,替师兄挡下了致命一箭。

  由周一围所饰演的丁修,本为江洋大盗,靠不停勒索着师弟靳一川为活,无情无耻。人物在全片中描述不多,衣着上看来像极了浪人,武器为苗刀,与靳一川的蝴蝶双刀都是以迅疾凌厉的刀法为主。愤懑于老师不肯倾囊相授,收钱杀了大夫,与靳一川激战。却在靳一川死后,说出了,“从此只剩我一个人了”的台词。其实就人物来说,丁修这个人物是全片中唯一一个自由人,特性十足,也邪气凛然。但是在这个人物的处理上不够完整,在被靳一川舍命相救后的转变虽然勉强合理,但是铺垫太少,还是牵强。

  由金士杰扮演的魏忠贤,本是权倾天下的大太监,身怀金银无数,即使大难临头,也疯狂的为自己谋取利益。全片虽然给的戏份不算多,但是每一幕都是极为经典,每一句台词拿捏的极为恰当,嘶哑油腻的嗓音,为人设增加了不少剧情外的戏份。尤其是和张震的对手戏,时而如端坐高堂,时而疯癫嗜赌,大张大合之中又不失合理。在我反复观看的时候,不由被震撼到。

  ……(此处省略我对金士杰的无尽赞美。)

  由刘诗诗所饰演的周晓彤,身为忠臣之后,却被牵连入狱转入了教坊司,极其惧怕身为锦衣卫的沈炼。刘诗诗本身的形象美……评价完毕。

  《绣春刀》并不是一部顶尖优秀的电影,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对于服饰,情感与人物矛盾之间的刻画还是很优秀的。作为一部武侠电影,全片却没有特别关注于武功之上,而是将各个小小的人物捆绑在了历史的车轮上。甚至不够侠气,人物小得甚至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全片像一块武侠世界中的残片,断章取义的提炼了武侠的定义,却还原了一个时代,一些人的影子,因为小而让他们的爱与恨变得更加贴近观影者的内心。

  “兄弟,这窝囊日子你还没过够吗?咱没银子没路子,靠的就是机会,机会来了接住了,就能翻身。”——卢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