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细数《无证之罪》的八大逻辑硬伤!
文/韩大贫
无意diss,《无证之罪》和《隐秘的角落》都是非常良心,制作精良的国产悬疑犯罪剧。
下面只是客观陈述一下在看剧过程中留意到的一些小bug,逻辑上的硬伤。
如果也有一样细心二刷三刷这部剧的,欢迎在留言区补充。
【1】李丰田是我在剧中非常喜欢的人物,抽烟的动作非常帅气。
可是真的感觉他是村通网啊!
平时也不怎么看个手机的,在火葬场工作。
看不见他刷手机上网,可他居然还有个网名叫雪人。
那么,他是在哪里用的雪人?网站上吗?
如果说是网站上的话,说明他看论坛啊!
可他就是个老头,后面看到骆闻的时候,甚至有种不认识的既视感。
还有如果不是骆闻提起,他甚至都不知道还有“雪人”杀人案件。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他不上网,不关注新闻啊。
你看他那么有钱,还穿着破棉袄,去勒索吃的喝的。
这么一个狠厉的角色,怎么可能缺吃少喝?
拿了几十万,几千万之后,也只是在大马路边赌博。
难道不应该是去买房买车,去国外旅游,各种浪吗?
搞不懂,这种块儿八毛的浪费时间值得么。
按说他谁也不怕,开个赌场也是可以的。
何况他又不傻,知道自己惹了事,还在马路边晃悠,
让严良抓个正着?
剧中从骆闻的角度,将“雪人”这个角色塑造的极其神秘。
按说他应该是一个比骆闻还要高智商的凶手。
可是看看他的出身,他平时的吃穿用度,真的想象不到。
不上网,用老年机。
出身不详,都不知道这个人有没有身份证。
骆闻怎么说是司法刑侦,法医出身,对于司法程序非常了解才能够完美作案。
那么这个李丰田,这个老头,他杀了那么多人,
居然一群警官在叫嚣着“没有证据”?
这怎么可能,李丰田怎么懂得警方办案需要的必要条件?
他又不是律师,又不是法医,更没有警方从业记录。
更没有关于他的高智商的介绍。
甚至最后逃亡的时候,还逃亡到了内燃机厂。
事业单位,国企啊!
一个没有身份,甚至一直默默无闻在火葬场工作的“野孩子”。
居然能够轻易混进去上班?
【2】剧中的警察、郭羽还有徐慧茹的羽绒服都是租来的。
前期看着就觉得很奇怪,尤其是郭羽。
他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啊!大冬天的,怎么说东北是有暖气的。
在室内大家都是穿着春秋装,只有出门的时候才裹得紧紧的。
怎么无论是郭羽或者是林奇、严良在单位里,都要穿上羽绒服?
这样的单位不应该暖气都供应的很足么。
从东北室外的天寒地冻,也让人觉得黄毛的死有些离奇。
黄毛开了个没有空调的小破面包车。
车门还大开着,这大冬天的还在江边,多冷啊!
这小破车又不是劳斯莱斯,更不是林肯。
黄毛居然就想在这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小破车开着车门就把徐慧茹办了。
【3】郭羽变成郭总的速度也太快了点。
前面郭羽还只是一个实习的,后面一转眼李丰田干掉上司之后摇身一变就成老板了。
前面还说要考什么证来着,就算是全套的证书考下来,这时间也不够吧?
奇怪的是,这律师事务所前面还对郭羽爱理不理,对他颇有微词的。
居然一下子都这么听他的话了?
就算是为了钱,也应该背后有什么小声议论吧。
上司突然死了,跟郭羽同住的邵海也失踪下落不明。
就没有人问他们的下落,没有人管他们的死活。
他们就是工具人。
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郭羽上位。
郭羽前期只是有小心机,只是心思深沉,多疑。
可是变成郭总之后,忽然变成了“没有他打不赢的案子”?
一般这种职场上的蜕变是需要量变引发质变的吧。
郭羽前期根本没有接手多少案件,怎么忽然间摇身一变天才律师了?
郭羽的转变太过于没有说服力。
知名律师还是需要人脉的累积吧,更何况他前期的资金并不多啊。
就是给勒索的几十万,即使拿回来了。
盘下整间公司,加上前期人脉累积都远远不够的。
如果这些真的够的话,郭羽的上司也不至于走投无路了。
【4】最不可思议的是取钱的环节。
郭羽一个劲儿的拿着卡去取钱,那边的火哥只知道看着短信着急。
不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账本丢了,就去把银行卡全部冻结吗?
至少也挂失一下啊!
既然你都收得到短信,不至于连个卡号都弄不到吧?
这个账本也是全剧中的迷之存在。
一直就藏在郭羽的手中,没有人知晓。
说是这本账本是火哥的命根子,警察似乎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只有最后郭羽逃跑的时候,似乎故意遗落了它。
不知道账本设定的意义何在,大概就是为了让郭羽从中提钱吧。
那么,既然郭羽已经提了钱,并且拥有了账本。
其中还有很多人的账。
那么为什么不全部把钱都提出来?
这样也不至于过去要挟骆闻了。
那么多的银行卡应该不至于连个一百万都没有。
【5】骆闻卖专利赚了那么多,死了卡里的钱怎么处理。
这一点默默揪心了一下 ,原谅我的关注点有点奇怪。
可是前面真的铺垫了好多骆闻多么有钱。
用了四万多块做了迷惑行为的案发现场。
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应该是有的。
那么一下就去世了,卡里的钱也没交代后事,真是急skr人了!
最后一场骆闻的杀人布置现场。
就在大街上,那么多人,虽然没有给镜头。
可是就在这么人来人往的地方他就能把人杀了。
并且还堆了个雪人?
在这样人流量这么大的地方堆雪人,媒体来的比警察来的都要快。
那么媒体就没拍到骆闻堆雪人的过程?
这么多人看着,还没有证据的么。
【6】媒体来的比警察快这一点也值得深思。
目前,如果媒体都有那么大的权限,可能新闻报纸画风都会翻一番吧。
真是太敢拍,这勇气我是服气的。
【7】李丰田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火葬场工作人员,同事都不太了解他的消息。
并且他可以在工作时间随便烧人了。
【8】回到开始,不明白骆闻为什么每次都要费劲堆雪人。
直接留个指纹难道不够干净利落吗?这样不是更加省心吗?
你费那么大的劲堆雪人,谁能够想到这是李丰田的网名?
……总之到最后除了骆闻自己说出雪人是李丰田的网名之外,
没有人查出来雪人是李丰田的网名。
这也就是说骆闻一直以来堆的雪人都是白费劲,都是迷惑性为。
这么一想,感觉好心疼骆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