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贞,文采不输李清照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朱淑真是可以与李清照齐名的才情女子,诗词文赋样样精通,且相貌亭亭玉立,可谓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北宋时,浙江钱塘(今杭州)城南坐落着一处大园林,园林又分东西两园,在东西两园中,有桂堂、水阁、西楼、雪霁、依绿亭等胜景。而这座园林则是当地世代为官朱家朱延龄的府邸,朱家小姐朱淑贞一天到晚在里面蹦蹦跳跳,活波可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小小年纪的朱淑贞就已经饱读诗词,工书画,晓音律。大约在她12岁那年便有了童稚天真之作《书窗即事》。
《书窗即事》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译文:花瓣静静飘落,春天无声无息;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去,还在那里独自啼鸣。只有小蜜蜂和蝴蝶甚是多情,飞过白色的墙壁去追寻春的足迹。
书窗之前,落红纷飘,春风和暖,小才女遐思联翩,诗意满怀。
朱淑贞欢快的度过了童年,渐渐的她懂事了,有了自己的恋人。但不久后恋人就离她远去,从此她虽然人在家中,但心已到了万里之外。清明过后,云雾笼罩着华丽的小楼,楼中的朱淑贞,回首早日的欢乐,止不住思绪万千。又是一年过去了,朱淑贞的思念愈来愈深,想起背井离乡,远在天涯的恋人,她看到的一切都使她愁肠寸断,从一曲愁到百般愁到万斜愁,朱淑贞对恋人已是由思念到离愁。
《探梅》
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寒梅已满坡。
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
译文:严冬即将过去,细细的微风吹过脸颊,梅花漫山遍野地盛开着,女孩子粲(can)然一笑,轻轻折下梅花插在云鬓上,对着心上人娇嗔道:我漂亮吗?
少女时代的朱淑真,情窦初开,是一个典型的“罗曼蒂克”型的人物,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至上”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淑贞长大了,此时的她肤如凝脂、眉若柳梢、睫毛细长、双瞳剪水,简直就是画里走出来的仕女。然而在她20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母亲逼着她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婚,古代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淑贞无法选择,于是她草率地与一个俗吏结婚。开始她对丈夫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怀大志,于是便作“美璞莫辞雕作器,涓流终见积成渊”,“鸿鸽羽仪当养就,飞腾早晚看冲天”来鼓励他,可惜那男人毫无大志,一事钻营,搜括钱财。在吴越荆楚间辗转做官,朱淑贞也虽是间关相随,但已渐渐地流露出不耐的情绪,这种感情体现在《春日怀泪》中。
《春日怀泪》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她抱怨“不自由”,“亲帏千里”“无家信”,纵有鸟语花香般的美景也如同虚设,生活过得一点情趣也没有。
后来她的丈夫越来越不像样了,公事之余就整天泡在妓院中(宋代妓女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由官府直接控制的官妓,有的以娱乐服务为主,有的以性服务为主;第二类是官僚和富豪们私人拥有的声妓,她们以技艺或者色相为主人及其朋友服务;第三类是文化市场的艺伎,主要以技艺为观众服务,然而有时也承担一些官差,也有的艺妓附带从事性服务;第四类是纯商业的商妓,有以陪酒为主,有的以卖淫为主),有时甚至把妓女带到家里来寻欢作乐,并且经常家暴,而她,独坐闺中,落寞神伤!
《愁怀·其一》
鸥鸳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译文:鸥鹭和鸳鸯羽翼不同如何能在一个池子里生活?春天的神若是不为花儿做主,还不如不要让其生长出那连理枝。
《愁怀·其二》
满眼春光色色新,花红柳绿总关情。
欲将郁结心头事,付与黄鹂叫几声。
“三从四德”是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三从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也就是女子没嫁之前听老爸的,嫁人了之后听老公的,老公死了得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宋代刑律规定:凡是女方提出离婚,即使判决允许离婚,女方也要坐三年牢狱,所以朱淑贞并没主张离婚,只是不告而别。这样的封建礼教几句话就把女子的一生都规划好了,压抑了她们的人身自由权、严重地迫害了女性。朱淑贞毕竟是一介女流,她只能以文绘绘的诗句来表达她的血泪心酸,直至忍无可忍,离家出走。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译文: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独自吟咏还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久地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春寒招惹我的愁绪。这份愁情有谁曾见到,让我眼泪滚滚,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一丝不留;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难以入眠。
这首词正是由于自己的婚姻的不幸,所嫁非偶,日夜思念自己的意中人所写。朱淑真书写时心中充满矛盾,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对知音的渴望,对自我才华的肯定,对自我实现的期待。
朱淑贞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的诗词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当朝宰相曾布的妻子魏芒正寓居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过着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贞接进汴梁,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从而成为了曾布夫人魏芷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但总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
《会魏夫人席上 其四“群”字韵》
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
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汴梁的生活开阔了朱淑贞的生活视野,这一时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让她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烟带露的黄梅季节,她来到湖上与恋人相见一块游玩,按捺不住内心的爱情烈火,不顾一切地倒入恋人的怀抱之中任他抱着,在默默不语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人间美好恋情的幸福。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译文:夏日的西湖,苍青翠绿的湖光山色,烟萦雾绕撩惹人驻足。与恋人携手漫步在荷花盛开的湖畔小路,一瞬间洒下一阵黄梅细雨。娇痴的情怀不怕人度猜,我和衣睡倒在他的胸怀。最是分手的时候,依依不舍流连徘徊,归来陷人愁苦的深渊,懒得走近那梳妆台。
这首词描写朱淑贞和情人夏日幽会、情意缠绵的过程。当时朱淑贞沉浸在浓浓的恋情之中,对人生的短促,青春的易逝感叹不己。上片写她随同恋人一起游湖玩乐的情景,下片写她在玩乐中忘记了一切,回家后又陷入孤寂愁苦的境地。这首词感情表达坦率大胆,充满热情,人物感情十分融洽、真切,把热烈的爱情表达的淋淋尽致。
但是天公不从人愿,没过多久金兵攻破汴梁,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被掳,朱淑贞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不得不分手,于是写下这首《江城子·赏春》来追忆爱情。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辗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译文:在这欺人的风雨寒春,对着酒杯,不由忆起美好幸福的恋情往事。我曾手拿梨花,泪水涟涟粉面破痕,招惹了无限痛苦。尤其想起了那芳草萋萋,断烟南浦的送别路上,依依惜别,伤心已极,盈盈泪眼,遥望青山,本想多看几眼他的身影,但由于泪眼朦胧,怎能看得清呢?昨夜难得梦中相见,重温旧日云水之情。本来有许多别后的话要诉说,但见面后却悄然不语。怎奈蓦然醒来,愁恨依旧,反而更增加了自己的痛苦。于是在锦被之中,辗转反侧,空添烦恼。看来这一生一世,要见天容易,要见他却难了!
上阕是写别时的无奈,下阕是写别后的想念,特别是最后的“天易见,见伊难。”更是她急切想重见恋人的真情流露!盼望,等待,失望,怨恨,灰心,心里是五味杂陈!
朱淑贞无奈之下只身回到钱塘娘家,她的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把她写下的诗词一把火烧掉了。而今天留传下来的已百不存一,有人把它辑录起来,叫做《断肠集》。
为什么叫《断肠集》呢?我想或许是因为朱淑贞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空虚寂寞失望到了极点。有段朱淑贞真实的记载“每到春时,下帏趺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盖断肠人也。”所以后人把她的诗词集定名为《断肠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