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的《绿皮书》,奥斯卡得很意外!
最近看了奥斯卡最佳电影《绿皮书》,说说自己的看法。
Ps :下面有大量剧透。
《绿皮书》
托尼一开始是瞧不上黑人的,
在俱乐部工作的他回到家里时,
看见两个黑人装修工,
而妻子正请他们喝饮料,
因为需要他们帮忙装修房子。
在1962年的美国,民权运动正是愈演愈烈的时候,
种族歧视非常严重,
托尼跟大部分美国人一样,
骨子里对黑人充满偏见,
虽然他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托尼把被黑人碰过的杯子扔到垃圾桶里,
尽管他们的生活有些拮据,
任职的俱乐部要装修,
他将有2个月没有工作,
按理来说,他会舍不得丢失任一样东西,
但他还是那么做了。
这个细节,导演处理得很好,
托尼的妻子爱德络丝发现了垃圾桶里的杯子,
但是她很无奈,
因为她知道这种偏见无法改变。
就在这种无法“改变”里,
引出了故事的主体。
经朋友介绍,托尼要去面试一个司机的职务,
而他的老板是一个名叫唐的黑人古典钢琴家,
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在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
因为钱,托尼选择了忍受。
临行时,他得到一本书——《Green Book》,
《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出行指南书,
它的全称为《黑人驾驶者绿皮书》,
出版于1962年。
这本书指明了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方便他们出行。
当然,这也意味着,在美国很多地方时黑人所不能踏足的。
唐和托尼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一个温文尔雅,举止高尚,
一个狡黠粗鲁,喜欢打架。
但在美国的南部,却无法公正地对待他们两个,
西装体面的唐遭到高级酒店的拒绝,只能住住小旅馆,
如厕的时候,不能使用餐厅厕所,
只能去草地上临时搭建的厕所,
大雨倾盆,被要求下车淋雨查证件,
看中了一件西装,却被告知要先买才能试穿,
一桩桩一件件歧视,令人匪夷所思。
可是唐博士却选择默默承受,
因为他觉得唯有保持自尊才能改变一切。
他一路上教托尼写信给妻子,
教他使用优美的句子,歌颂心中的爱情。
他甚至希望托尼可以改掉他粗鲁的谈吐,
希望他也可以变得高尚,变得学会忍耐。
但是托尼始终觉得唐高高在上,
住在豪华的城堡里,到处旅行,
为富人们演奏,根本不了解黑人群体的苦难。
而自己,坐在街边,打零工养家糊口,
自己的世界比唐黑多了。
唐愤怒了,他要求托尼停车,
他吼到:是的,我住在一个城堡里,托尼,一个人。
富人付我钱,让我演奏,
因为这让她们感觉自己有文化,
但是一旦我从这个舞台上走下来,
对她们来说我就只是一个普通的黑鬼,
这就是他们真实的文化。
而我一个人忍受一切,
因为我不被自己的同胞所接受,
我和他们也没有共同之处!
所以我既不够白,也不够黑,也不够男人,那你告诉我,我是谁?
唐博士本来可以只待在纽约,
享受三倍的薪资,
不用去种族歧视的南方巡演,
但是他决定自讨苦吃,
他要改变人们对黑人的认知,
为此他愿受煎熬。
托尼一直想不通的问题,
为什么唐还能笑着跟歧视他的人握手?
这里有了解答,
因为成为天才还不够,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
这部《绿皮书》总体来说,中规中矩,
它不是第一部涉及种族的电影,也不会是最后一部。
小编看见朋友圈疯狂刷这部电影,
都是说它好的,也许是因为顶着奥斯卡的光环,
没人敢说它不好罢了,
也许说它不好反而觉得自己的品味不够上档次。
要小编的话来说,《绿皮书》是真实细腻的,但同时也是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