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脑袋里装了整个宇宙,《三体》描述的科幻世界让读者沉迷
刘慈欣说,他最怕有人想法跟他雷同。
刘慈欣最得意的就是提出过一个想法。他说,外星文明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文明,充满危险的未知数,两个文明的区别就如人类文明和蚂蚁文明的区别那么大,因此我们尽量不要接触他们,以免惹祸上身。
他的成名作《三体》就是顺着这个思路写成的。三体人生活的星球即将能量耗尽,正为往哪个星球迁移犯愁,忽然接收到地球发来的信号,于是全伙来到地球,但是并没有给地球带来友好,相反却带来了灾难,地球人为了保护家园,只好奋力一搏。
五年后,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提出了类似想法,他说,外星文明和地球文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最好不要贸然接触,否则就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危险。
此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刘慈欣还提出过一个想法。他说,地球是一个能量库,能量库的核心就在地心,一帮外星文明发现了这个能量库,就在地球周围安装了很多巨大的吸能板,类似于我们用的太阳能吸热板,要把地球上的能量吸光,使地球和已知的诸如月球等星球一样,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人为了保护家园,决定奋起抗争。
就在刘慈欣为这个想法跃跃欲试,准备写个长篇的时候,却发现国外一个物理学家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想法,于是非常失望,就把这个题材放弃了。朋友说,人家是科学家,你是小说家,即使想法雷同,也不妨碍你写小说啊。
但是刘慈欣说,科幻小说和其他题材的小说不同。其他题材的小说,即使故事情节雷同,人物设置雷同,也可以通过卓越的文笔写出别具一格的东西。但是科幻小说,关键就看想法,如果想法一样,即使文笔再好,也不能弥补情节雷同的不足。
如果我照着这个想法写小说,就有抄袭之嫌。虽然人家是科学家,我是小说家,但是丈夫有所不为。
刘慈欣说: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然后再描写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高度评价刘慈欣:我毫不怀疑,此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高度评价刘慈欣: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基础,把人间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这样的(创作)能力我不具备。
《三体三部曲》是刘慈欣的成名作,喜欢的朋友赶紧买一套回家看看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三体三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