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游戏的通关秘籍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在互联网的各种大数据整理中,人类有三个核心需求。

  如果你所提供的服务,业务,包含在这三大需求内,你肯定不会“没有市场”。

  第一,是健康,health。

  第二,是财富,wealth。

  第三,是幸福,happiness。

  第三大需求,看起来很抽象,幸福?什么幸福?

  排除了健康与财富之后,这里所指的幸福,其实是指向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

  健康,关联着我们的物质肉身,这个人性游戏中最大的“我”之幻象。

  财富,关联着我们生存议题之后的自我价值感、社会位阶,它又与第一个主题息息相关——花钱买健康的现象非常普遍。

  幸福,往往指向爱与关系。几乎每个人都为爱所困,为情所扰过。

  三大需求,都是人才有的。而属灵的本质并不需要这些。对灵来说,肉身是衣服,健康问题,只是衣服的破损问题。

  财富,金钱,本就是一个人才执着的概念,是人类人为制造出来的等价交换物。

  但很多人能逐渐放下对生死与金钱的执着,却很难跨越爱情考验,因为我们认为爱是灵肉通吃的,真爱是超越人间世俗的,比前两者更高洁,更真实,更不像游戏。

  但是,爱情也是一个Matrix的游戏设置。

  任何情况下,你要判定什么东西是游戏道具和游戏设置,只需要想一想:灵魂玩这个吗?

  如果灵魂对这个不刚需,那这玩意儿就是人性游戏里的设置而已。

  在常见的爱情故事里,无论剧情看起来多么荡气回肠,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能量博弈。

  两个人在玩注意力博弈的游戏。

  谁关注谁更多,渴望谁更多,谁就是弱势的一方,谁自我满足的能力更强,或更专注于自身,谁就是强势的一方。

  我们所谓的爱情,其实都是把自己的潜在价值渴望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当两个人潜意识中达成了相互投射的契约,关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当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注意力博弈的游戏是,爱情游戏机制就显露出它最大的跳坑属性。

  你会发现自己时时刻刻在关注着对方。关注什么呢?

  关注对方有没有回关自己。

  然后此时的你,会怎么样呢?

  无心工作、寝食难安、生无可恋,又舍不得去死——就这样吊死在一颗树上。

  因为宇宙的能量运动法则,已经决定了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

  注意力也是一样的,是流动性的,并不是像“一见钟情”所描述的那样,从此以后钟情下去。

  一见钟情只是那一刻投放了巨大的注意力,但注意力早晚会发生变化,保持运动。

  所以,爱情关系里,想要一劳永逸地得到对方的关注,并不现实——宇宙的本质决定了“行不通”。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后,会有一系列的互动扯皮,不断调衡双方的注意力。

  其实这本身没有问题,这不是爱情游戏的错。

  但是当我们无意识滥用自己的注意力时,就会在很久之后发现——我咋浪费了那么多自己的生命力量呢?

  当我们,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全部用来hold住他人时,我们就没有能量来自我建设,或者为打造自己的宇宙做全方位的贡献。

  相当于,宇宙给予一个灵魂的蓝图,核心主线是:实现你的灵性潜能。

  而你却把大部分能量用来呼唤NPC的关注,以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这时,你的人生电影里,你不再是主角,而是把一个配角生生供养成了主角。

  这种剧,俗称烂尾剧。演员半路吸毒去了,昏昏沉沉地演完了后半生。

  这就是爱情游戏最大的迷惑和坑洞。

  有句话说,好的爱情是彼此成长。那么反推一下,不好的爱情,就是彼此拖垮。

  看看自己,是在成长,还是在垮塌,就能大概知道自己在关系里的能量状态了。

  吸引力法则里,显化真爱或者显化前任,都需要当事人先自身调频,提升自己的内在状态与创造性。

  调频自己,提升个人创造性,需要我们对自己给予极大的关注,将最主导的能量投放在个人的成长上,内在的圆满上。

  学会将注意力用于自己,而不是透过渡让给他人再来反哺自己。他人的注意力是一件美事,但不是唯一的事。

  爱情这个游戏设置,和其他游戏道具一样,都是硬币的两面,有迷惑性,也有跳板作用。

  一个能管理自身注意力,积极自我建设的人,会明白好的爱情关系,是两个创造者的协同创造物。而不是两个掠夺者的无硝烟的战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