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一部充满生气、优雅、文艺、经典的电影

  《傲慢与偏见》改编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穷乡绅的女儿伊丽莎白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英俊多金的贵族青年达西。对于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电影以精致的服装,唯美的镜头将英国乡村的风貌赋予了近乎完美的还原,而在内容上这亦也是一部对原著高度尊崇的电影,令那昔日文字中傲慢与偏见的爱恋,在光影的映画中变的触手可及。

  《傲慢与偏见》一部充满生气、优雅、文艺、经典的电影。场景的精心布置给人以光影、色彩、音乐等的美的享受。典型的欧洲自然风景、英国传统乡村景象、华丽的庄园风貌、文化中的礼节都被捕捉、展现得十分完整,而且并不繁琐,也没有盖过人物的表演,真实可感。 整部电影用悠扬动人、感情丰富的钢琴曲作为配乐,节奏伴随情节变化而变化,其中有一段还加入了仆人伴随着钢琴声哼歌和清晨小鸟的啼鸣;除了音乐,还有用阴天和晴天里的意象等景来烘托情感。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而且至今,根据这部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作品也不下十几部不过其间佳作甚少。或许,只有1948年版本的《傲慢与偏见》算是能给我们留下些许的印象,影片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在电影之外还有脍炙人口的音乐得以流传。

  《傲慢与偏见》的中心思想是现实主义作品,虽然是以上层阶级的眼光来看的现实主义。正如书中作者借伊丽莎白之口说出的一样:“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这是场门当户对的婚姻,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片。95版的《傲慢与偏见》初看起来不突出,然而行云流水,演技一流,剧本还原度极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

  奥斯汀所写的傲慢与偏见,分别对应了达西与伊丽莎白,达西的傲慢是假,伊丽莎白的偏见是真。换个词语形容他们可能更贴切更容易让现代人理解,高贵富有帅气的庄园主二代达西是个闷骚,书读多了的文艺女青年伊丽莎白就是傲娇。而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讲的就是这么个闷骚与傲娇谈恋爱的故事。

  伊丽莎白本身也是傲慢的,达西动情的告白足以让很多姑娘热泪盈眶,但却未能打动她。她极其有主见,不屑为了金钱而接受一个不爱且品行不好的绅士,正是有了这样的品性,所以她值得拥有一份属于她自己的爱情。

  达西是一个相貌英俊,却又不善于表达的贵族。他爱上伊丽莎白的时候,正如他所说,他挣扎过,只是因为两人不属于同一个阶层。然而,内心强烈的爱,打破他对这些的所有的顾忌。那天,雷电风雨交加,四周散发出寒冷的气息,正如他的内心,激动万分。可是,痴情的告白却遭受到无情的质问与谴责,我从达西的神情都能看出他内心的寒冷与悲伤。

  05版的《傲慢与偏见》电影让我又回味了一遍那个故事。电影还是不如小说。但是不可否认的,画面真的很精美,色调是那种小雏菊的温馨淡黄色,充满了宁静的英伦风情。尤其喜欢女士们的长裙子,色彩淡淡的不张扬,长长的仅到脚踝,得体却能显现女性曼妙而修长的线条,配合那含蓄的淑女礼仪,那个优雅不言自明。还喜欢其中的舞会,悠扬的圆舞曲声中,男人和女人们各自排成一排,随着乐曲集体起舞,偶尔眼神相碰,指尖摩擦,勾起的却是一个个的心潮澎湃,场面犹如一副华丽的画卷一般引人入胜。

  导演对于长镜头有种迷恋,长镜头的存在使得片子情感更加细腻,空白场景留给观众想象空间。正是因为这样,这版的《傲慢与偏见》所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浪漫和唯美。这本就是一个很浪漫同时又带着理性的故事,导演这样的处理无可厚非,给观众带来一个全新,与众不同的《傲慢与偏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