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部长们》韩国政坛里的腥风血雨
历史和真相
一如既往地喜欢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虽然《南山的部长们》片头说明细节部分属于虚构,但真实细节还是让人充满好奇和想象。网友们一直惊呼韩国对电影创作自由的包容,说他们把南北分治之后的几十年历史从各种角度拍了个遍,着实令人羡慕。
说起这部电影,它是相对平缓但有韵味的类型,稳步推进的故事,堆叠而成的高潮。缺少跌宕起伏的悬念和反转情节。但它是一个越看越有味道的作品。其画面配色,人物演绎,情节演化都拿捏得十分精准,看完之后细细品味,有种王家卫《一代宗师》的感觉,不同的是一个讲政治,一个讲江湖。
政治可比江湖要现实得多。翻阅网上对朴正熙褒贬不一的评价,主要是其长达18年的执政史,在铁血强权统治中,打下韩国经济腾飞的基础。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搬运工的功劳而非严谨的考究,真正能通过影片传达的,是韩国历届情报部长的险恶处境和政坛里的腥风血雨。
总统对两届情报部长和警卫室室长说着同样的话,用意和套路之阴毒,不禁让人感叹伴君如伴虎。总统(李星民饰)暗示着对属下说:“你身边不是有我么?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第一次是对朴部长(郭度沅饰)说,朴部长帮总统处理了金议员,处理完之后总统苛责他,并让他交出财富并退出岗位,朴部长只能流亡海外;第二次是对金部长(李秉宪饰)说,金部长按照示意暗杀了前任朴部长;第三次总统又对电话那头的人说了同样一句话,根据剧情大概可以推测是让郭室长杀了金部长。
可见,总统每次都不直接下令,但是事情完结之后又采用倒逼的手段使得为他奔走的人走投无路,说是过河拆桥借刀杀人或斩草除根都不为过,而且形成了套路和模式,可想而知还有多少人为此丧命。每个人都曾是总统心腹,但也就是棋子罢了,用完的棋子都是要弃掉的,权力中心之险恶,可窥见一二。
但在导演眼中,金部长并没有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他更多是回想革命的初衷:追求民主。他忍辱负重多次力谏无果,最终决定暴力推翻总统独裁。当警卫室室长、保安部部长以及总统都同意派遣军队对一二百万民众进行屠杀镇压的时候,观众难免会觉得不可思议,这真的是一个国家元首下达的指令么?如此视人命为草芥。
所以在这,金部长成为悲剧英雄主义的代表。他拒绝一起屠杀,拒绝独裁和动乱。决心刺杀总统,了结这一荒诞的恐怖统治。
演员魅力
电影中的另一种魅力,几乎完全来自演员自身。李秉宪在剧中刻画了情报部长之沉稳,隐忍和冷酷。无论是关键时刻紧张生气地撩头发,还是被总统骂的狗血淋头时脸部抽搐,还有躲在衣柜中窃听时颤抖的眼镜上的雨滴滑落,每一个都味道十足。
在最后二十几分钟的宴会中,他慷慨激昂,回首革命初衷,又痛斥警卫室室长卑鄙如臭虫。这些都是观众咬牙切齿想说的话。他和总统怒目相对的勇气,举枪射杀的气魄,痛打郭室长的气愤,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射杀过后胸膛起伏的慌张,还有踩到血泊滑倒的茫然,这些都完完全全突出他独到的演绎功力。
借用豆瓣网友西楼尘的一段话来做总结:
朴部长押错命运的筹码,被挚友绞为齑粉;金部长听错权力的擂鼓,被君王划岀裂缝。那日过得了汉江桥,今时走不出宫井洞。曾是举事的狼豕,今是火烹的狗兔。昔日权倾朝野的将士,而今弄权挟势的走卒。历史吹了一阵风,有人丢了帽子,有人掉了皮鞋,有人醉于汽酒,有人滑入血泊。为何要过桥,早没人记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