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忽略的意外杀手--溺水

  原标题:一个被忽略的意外杀手--溺水

  在这篇报告中,关于溺水身亡,尤其是青少年溺水,列取了相当的数据。按地区与年龄,溺水在十个主要死亡原因中排序情况如下:

  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中, 溺水是5-14岁少儿死亡十大原因之首, 而即便在高收入国家,5-9岁儿童致死第二位也是溺水。

  大家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一辈里,仿佛身边总能听到谁谁谁溺水的不幸故事,但到我们这一代,这种事情越来越少,大家有这个感觉其实很正常,因为数据清楚的表明,低收入国家的溺水率,比高收入国家的溺水率高出3.4倍。在中国,农村的溺水率也远高于城市。农村地区清洁水资源匮乏,很多偏远地区饮水、洗衣服等都需要水泵从井里抽水,或者从河边提水回来,这些都大大加大了溺水的概率。

  而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溺水概率也就低,另外,这些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让溺水事故得到有效的减少。

  但这远不够,到今天,每年依然有大量的人因为溺水而发生身故。

  在一份医学杂志统计中,2017的统计中,依然有4.3万中国人的生命因为溺水被夺走。而《国际金融报》总结了20多家2018年理赔报告发现,溺水事故占到了7.6%,这个比例,在我看来并不低。

  为什么在安全意识都非常高的今天,依然有这么多溺水事故?

  原因就是大家太过熟悉导致反而不重视,WHO也称其为“不太引人注意的杀手”。

  大家印象中的溺水通常在河边,但实际上,水桶,浴缸,池塘或游泳池:只要有水,就有溺水的风险。上文提到的WHO的这份报告中,披露了一项孟加拉国的全国调查数据:80%的5岁以下儿童溺水事件发生在距离家庭20米范围内。其中43%在池塘中,其次是沟(26%)和有水的容器(13%)中。而河流和湖泊只占到5%和7%。

  美国期刊网站slate上有一篇文章《儿童游泳课的危险谬误》,作者Melida Moyer讲诉道美国1-4岁的儿童,游泳淹死是死亡率最高的活动,比车祸还危险。而作者也亲身讲诉,自己儿子有两次差点在游泳池淹死,当时游泳池包括她的亲友和自己多人就在现场,但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儿子出现了危险。还好她突然找孩子发现不在,才在深水区发现儿子正在往下沉赶紧救起来,而这种情况,作者竟然经历了两次。

  可见,对于孩子溺水,我们神经是多么不敏感。

  说道儿童的游泳课,想必大多数家长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孩子嬉戏玩耍,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早点学到“防溺水”的本领,多一种安全加持。

  但事实和大多数家长想的不一样,因为溺水而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已经习得游泳的。因为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去主动下水,心理也更有防备之心。

  上面那位《儿童游泳课的危险谬误》的作者就这样说道:家长给小孩上了普通游泳课,可能会给一个过度自信的负作用。家长会觉得心在孩子已经会游泳了,跟孩子各游戏各的,不会放太多注意力,结果导致了危险。我们认为最安全的游泳池,反而成为了风险频发的地方。

  所以会游泳是好事,但作为家长,万不可因为孩子会游泳而大意,因为很多情况可能我们一般不会考虑到:比如体力耗尽、抽筋、不小心呛了水,在这些情况下,孩子不会自救,又没有像成人那样的自然呼救求救动作,最后酿成悲剧。

  说在最后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经常会参与一些火灾逃生演练,地震演练,防疫应急演练,但针对溺水自救或溺水后心肺复苏的训练却几乎没有,甚至连理论知识都很难被教授到,学校和社会显然不够重视。对于家长,我们天然会高度重视孩子的疾病风险、交通风险,但对于溺水-这一相当高发又很致命的风险,很少人会把在潜意识里把它当做一个重要风险来看待,天然的忽视导致了不少悲剧。如国际卫生组织所呈现的观点:溺水本是可预防的问题,但当下这一全球死亡杀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金融行业这些年有个词特别火,叫灰犀牛,形容我们常见,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风险。

  “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

  对很多家庭而言,溺水就是这样一只不折不扣的灰犀牛。本篇风险科普分享给大家,以示警醒。

  参考文献

  WHO. Global report on drowning: preventing a leading killer

  Melinda Wenner Moyer. The Dangerous Fallacy of Toddler Swim Lessons

  公众号:李若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