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一部心理学电影
《心灵奇旅》电影中使用了很多心理学的元素。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人的精神分三大部分: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协调本我、超我关系;“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一个人的人格中也隐藏着三个小我:一是本我,它是一个跟随欲望的人,是天生懒惰,自由自在,什么都不想做的我。二是超我,它有强烈的个人价值判断和自我目标,追求人活着的意义,生活中的目的性非常强,它时刻围绕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三是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关系的自我。它通过社会文化对社会角色的期待,迫使本我努力行动,实现超我的目标,但同时又要修正超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努力使本我和超我都能够得到在地球“生存”,而不是进入天堂。
电影《心灵奇旅》中乔伊、22号和妈妈,就是三个我的代表。其中22号代表本我,它在没有降临到地球之前,是纯粹的、本真的、无相的、虚化的精神,遵循着快乐的原则,整天无所事事,随心所欲。是人的婴儿时期的“无我”状态的体现,是人内在的自我特征描写。
乔伊代表超我,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超我”形式,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就是做一个音乐家。但纯粹做音乐则难以适应社会生存法则的需要,对本我和超我的生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超我一直处于一种得不到满足的受压抑状态。
妈妈代表自我。它十分现实,十分理智,它能够跳出超我和自我的狭隘,保持自我和本我与外界的联系,并协调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影片中的乔伊就是处于三个“我”的冲突之中。他有自己的梦想,却一直不能实现,被生活、社会的各种压力所束缚。它为了完成“母亲的期待”,努力扮演好社会赋予的各种角色,一直不停地打拼,说假话(表扬学生),做不愿意做的事(教音乐课),讨好不喜欢的人(吻母亲的同事)等等。但是他一直放不下超我的目的。于是,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他突然即将实现个人超我目标。然而却因此遭受现实的残酷打击,乐极生悲掉进了窨井,导致把灵魂摔出了窍,游离于生死之界的中间。
于是,影片开始了三者之间的再协调、再统一之旅。这让我想起来了心理学中的另一外术语,自我同一性。影片的内容就是围绕人格内在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展开剧情冲突,不断发展,最终寻找到暂时的同一。
然而三者之间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不停的相互转化。乔伊本因为生活所逼,被迫做音乐老师,接受了学校的邀请当一名专职教师,说明超我在慢慢改变,接受自我的安排。但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当他接到乐队的演出邀请之后,超我又立即被激发出来,欣喜若狂,全然不顾马路上的各种危险,最终导致了“乐极生悲”事故,掉进了窨井。22号本我在体验过生活之后,被自然、社会产生了美好的感觉,于是产生了执念,一心想留在地球,变成了有梦想的超我。妈妈本来在严格执行着本我的理智,但是在最终还是被乔伊的执着所感动,最终改变主张,支持乔伊的音乐梦想,自我也失去了“理智”。这也说明在实现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就是三我之间不断协调,内在心理的博弈与妥协共同演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当内在自我统一协调之后,外界社会也会随之产生了变化,对以前看似不过变化的规则进行了变通,这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心理学埋伏,说明不仅是社会在改变个体,个体同时也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在三者的冲突过程中,编剧构思的情节起伏跌宕,处理矛盾的技巧诙谐,让人在快乐中得到心灵的感悟,对自己的生命不由自主地引起一波波的深思,从而得到启迪和教育。
然而,如果说三我冲突是展开剧情矛盾的载体的话,那么贯穿剧情发展的内在引力却是“生存价值”。无论是飞升天堂,还是转世地球,抑或是留在不死不活的灵魂空间,影片中没有过多的对死亡的描述,展示了影片积极的生命观。而对生命的价值,影片提出了“活在当下”的价值观,而对注重所谓刻意追求人生价值的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观念。认为太过刻意的追求意义,本身是一种执念,毒化了很多人的灵魂,给灵魂背负了虚幻的负担。在影片中,大鱼和小鱼的对话“你已经生活在海洋中,却还在寻找海洋”,翅果从枝头飘落,“活在当下”等剧情,无疑都是对这种价值观的诠释。活在当下,感受生命,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基本尊重。如果没有对当下生命的体验,又何来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判断呢?
这种价值观,对当下充满竞争压力的资本社会生活中,无疑带来了一股新意。不过,这种价值观在中国早就有数千年的土壤,即是道家的学派。
点燃生命价值的火花是什么呢?一亿个人有一亿个人的判断。在我看来,也正是这各种各样的存在,才展现出这样的丰富多样人性世界,让我们领略生命的奇妙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