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颖颖》,一部融屏剧蕴含的力量

  “爷,今年春节我又不能陪您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已决定奔赴疫区一线。”

  央视综合频道昨晚刚刚收官的短篇电视剧《家道颖颖之等着我》,在结尾处补了一场“老兵长孙写家书奔赴疫区”的戏,向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表达了这段时期来,我们心中“只要众志成城,就一定会守得春暖花开”的坚定信念。

  老兵长孙决定奔赴疫区

  虚实交融的剧情,伴随着悠扬激越的片尾曲,让观众心中充盈了一股浩荡之气,“大丈夫以身许国不畏死”,没有什么是我们闯不过去的。这部硬核电视剧来得及时,秀得有力,熨贴着我们的忧伤,提振了我们的士气。

  《家道颖颖》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中宣部文艺局、中宣部电影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协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家风”主题片项目,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承制。

  《家道颖颖》第二部《等着我》

  该系列强调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第二部《家道颖颖之等着我》讲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兵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世另有隐情,毅然决然“离家出走”,踏上了寻找母亲的征途。“生要见人,死要见碑”的决心,感染了他的孙子,从被动照顾到主动跟随,孙子开始慢慢懂得老人的牵挂和执着。然而,仅凭一纸“拜师帖”的线索和老人的点滴回忆,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是否能够得偿所愿,成为整部剧集让观众牵肠挂肚的悬念。

  酷云数据显示该剧首日直播关注度为全国傍晚档电视剧第一,在全部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三。全国网收视数据显示,累计超过4000万观众共同“围观”了该剧,还有网友因为“太感动”,激动地为剧中人物改编表情包。

  酷云智能端数据

  家道颖颖,彰显传承的价值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西晋文学家潘岳在他的《家风诗》里表达了一个朴素的价值观:一个家族如果能够一直秉持正确的家风传承,在乱世、苦难中也毫不动摇,那么这个家族一定会绵长兴旺。家族如此,民族、国家亦复如是。

  《家道颖颖之等着我》以爷爷寻亲为主线,在对太奶奶现实层面的寻找中,不断闪回爷爷对家族往事的记忆,构成对家族历史、家族信念精神层面的寻找。以爷爷的父母为起点,这个家庭的四代人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友人,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时期。在每一个时代里,这个家庭的成员,都义无反顾地追求着民族大义,用生命进行人生的选择,把平凡的人生,活成了精彩的历史。

  《家道颖颖》第二部全家福海报

  抗日战争时期,爷爷的父亲为送情报被日寇杀害,母亲临危受命接替任务,却阴差阳错与儿子就此失散。

  母亲托孤

  解放战争时期,抚养爷爷长大的皮影戏班师父师叔们,实为我党地下交通员,被国民党特务团团包围后,集体英勇就义。

  戏班班主英勇就义

  抗美援朝战争中,爷爷参加了最为惨烈的上甘岭战役,直面狙击“妖”枪下山打水,全排坚守山头“请求炮火覆盖”,只剩他一人生还。

  爷爷少年时期在抗美援朝战场

  和平年代的爷爷,复员后在矿区工作,因为同情矿难遗孤,先后收留了三个“儿子”,从此将自己奉献给他们,打了一辈子光棍,也因此被自己的养孙笑称为“我的光棍爷爷”。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大儿子西南边境排雷成英雄,孙儿辈有的加入消防队,有的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爷爷中年时收养三个孩子

  《家道颖颖之等着我》的故事背景,高度凝练了中国人经历的近百年时代变迁。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面临它们各自的苦难,或许是内忧外患,或许是地质灾害,或许是病毒肆虐。特定的苦难考验着身处时代之中的每一个人,该如何面临我们的使命,是选择逃避,是选择旁观,还是勇往直前。

  在疫情胶着的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家道颖颖之等着我》借用爷爷一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战场”仍旧硝烟弥漫,“敌人”仍旧青面獠牙,幸福的生活依旧得来不易,唯有担当,唯有战斗,才是吾辈保家护国之大道。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

  《家道颖颖》第二部消防员海报

  等着我,源于真实的力量

  在包括央视一套《等着我》在内的众多正能量寻人节目舞台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寻找、等待、重逢和失落,那一声声发自心底的呼唤,成为我们感念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的源头,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有了这些现实生活的对照,《家道颖颖之等着我》基于真实人物原型的故事改编和再创作,便脱离了当下影视创作中经常存在的突兀离奇,让观众在电视剧的戏剧性和艺术感之外,感受到更多的朴质和真诚。

  这支创作团队,显而易见在细心呵护着这份真实。

  他们选择让老戏骨罗京民扮演主角爷爷,这位《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父亲,《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郝兽医,再一次用其稳重、内敛、劲道的表演征服了观众,完美刻画了这个历经岁月涤荡,却保持赤子之心的老人。

  爷爷忆往昔

  他们为了追求场景真实,不惜用最“笨”的办法,但却是最“电影化”的方法复原现场。在拍摄抗美援朝的战争场面时,为了追求历史质感,剧组动用多台挖掘机连续工作近20多个小时,搭建出一片志愿军战士们守卫的山头阵地,布设了上百个枪火效果炸点,最终完成的效果令人信服。

  炮火袭击场面

  他们用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细节,塑造时代感、生活化的平凡角色:爷爷与孙子一起乘坐拥挤的公交车被挤到快要变形,爷爷在酒吧鼓励孙子“硬上”也要努力表白心仪的女孩。这类喜剧感的细节遍布整个故事,让重量级的主题得到轻松演绎,让观众在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爷爷与孙子挤公交

  爷爷陪孙子去酒吧团建

  没有流量明星加持,没有八卦噱头张扬,剧组踏踏实实地创作,观众才能切切实实地投入。“等着我”这样一句朴质的话,通过艺术的再创作,被输入更多的情感内涵,它一边承载着家庭牵绊,一边承载着民族大义,简单的三个字却迸发出力拔千钧的能量,让处于疫情中紧张的我们感受到必胜的信念。

  正反馈,得益于“融屏剧”的坚持

  《家道颖颖》系列剧目传递出满满的时代正能量,但如何将这份能量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受众,考验着创作团队的能力。

  据了解,该团队的主创们大部分为新锐电影人,并有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东京电影节、蒙特利尔电影节上的参展获奖经历。主创们严格按照总台领导“一定要做成精品”的指示,努力追求着短篇剧电影化的新高度。创作团队大胆创新,对内容进行深加工、再创作,针对短视频平台、长视频与直播社交平台和大屏端等不同端口的受众特征制作出网络微剧、网络电影、短篇电视剧等不同类型作品,形成了首个“一剧多屏、一屏多端(多版)”的“融屏剧(矩)阵”产品。

  《家道颖颖》第二部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微剧海报

  1月11日,《家道颖颖之等着我》网络微剧《我的“光棍”爷爷》,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央视网、央视频联合推出,其后百度好看加入宣推并与虎牙、快手、抖音等平台用直播看剧、快剧、碎片化视频的方式对该剧进行二次传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非常时期‘剧’能宅”的主题进行首页推荐。

  2月5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网、央视频首发,爱奇艺、优酷接力上线其网络电影《最可爱的人》,致敬武汉战“疫”前线救死扶伤的“逆行者”,该片已进入优酷战争、历史电影热度榜前五,与《战狼》、《芳华》等片比肩而立。

  网络电影版《最可爱的人》热映

  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的剧情让该剧内容矩阵首月全网播放量就高达3亿+,转评赞互动量超280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8500万+,引爆了用户的互动热情。感人肺腑的剧情让网友们用滚滚弹幕表白:“致敬老兵,不能忘、不敢忘”“好男儿自食其力,站着生”“泪点太密集了这剧受不了”。

  网络端和大屏端的处处开花绝非偶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的战略布局下,由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牵头的“台网拼播实验剧场”《融屏剧阵》,早在2018年就开始力图通过深度媒体融合试验,打通电视屏和移动端,利用互联网平台,一剧多吃,高效利用剧目制作资源,打造全新的多维度“融屏剧”制播模式。

  2019年春节期间,配合电视端《家道颖颖》第一部《回家》的播出,6集微剧在互联网端同时上线,每集12分钟,以三个典型家庭为载体,讲述了新中国两代人因不同的生活环境、时代氛围产生各种摩擦和矛盾,却最终在共同的家风传承下齐心协力、同渡难关的故事,该剧首月全网播放量破亿,获得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年度优秀网络剧”。

  《家道颖颖》第一部《回家》

  2020年春节,我们再次与《家道颖颖》在全媒体上如期相遇。由高度专业的影视团队进行内容创作,配合不同播放端口有的放矢地打造适合不同受众的类型产品,同时进行集中化的品牌管理。《家道颖颖》系列剧的运作模式,就是挖掘出一部好作品的最大传播潜力,用科学的生产流程为正能量的传递保驾护航。

  《家道颖颖之等着我》是一个讲家庭的故事,让这个春节里不能团聚的亲情,得到抚慰;《家道颖颖之等着我》是一个讲战斗的故事,让这场战“疫”里咬牙坚持的人们,坚定信念。此时此刻,如果你感到焦虑、忧伤,不妨去刷一遍这个故事,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光棍”爷爷定海神针般的存在所感染,面对寒冬,心向朝阳。

  母子分别许下一生承诺

  张成人与母亲最终相见

  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最全资讯信息及防护知识↓

  ▼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原标题:《《家道颖颖》,一部融屏剧蕴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