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菜市场搭上互联网+快车 市民坐享送货上门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在菜市场买菜不用“带钱”?享受“五星级”服务?足不出户新鲜蔬菜能送货上门?如此便捷的买菜方式已在津城各大菜市场悄然实现,这都得益于天津市精心打造智慧型菜市场的民心工程项目,目前天津市传统菜市场搭上互联网+快车,让市民买菜更加方便。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津城那些智慧型菜市场,看看在你家门口没?
厉害了!河北区一菜市场配备wifi中央空调
现如今,大型商场里配备wifi已不是新鲜事。但您听说过菜市场里也有wifi设施吗?没错,位于河北区曙光路的一家正在建设中的菜市场,以后就会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场借鉴“互联网+农贸”的运营理念,将引进一卡通支付系统。届时,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优质安全的生鲜食材配送服务。此外,市民还可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曙光路菜市场”了解项目的最新信息,未来菜市场还将使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功能向消费者传达第一手的商品信息。
津城首个“智能微菜场”进社区涵盖69种商品
自助取钱、自助购水、自助买火车票……自助机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方便。而今,在天津市河东区金色家园小区,一台“智能微菜场”的出现,让市民不出小区便能“自助”买到新鲜蔬菜。自助时代带来的是人力的解放、成本的节约、生活的便捷,“聪明”的服务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的自助设备是为了解决为不方便购物的人们提供服务,对于这样的“智能微菜场”,上海、北京等地早有尝试,不过与天津不同的是,他们在社区放置的只是一个“密码箱”,市民可以网上订购蔬菜,配送员将蔬菜放置到密码箱,市民回家取出便可。这种方式已经在很多社区得到推广。
除了“智能微菜场”,如今很多种类繁多的自动售货机出现在了我们身边,除了我们熟知的饮料和零食的自动售货机外,像自助售药机、自动售货机等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外国还有可买到酒类、点心、香烟,甚至盆栽、内衣的自动贩卖机,在日本每23人就拥有一台售货机,自动售货机数量居全球之首。
线上买菜下单 随时能取鲜菜 上网能逛社区菜市场
上班族挤不出买菜时间怎么办?河北区近期在王串场和中山路菜市场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智能“云柜”,免费提供给商家使用。上班族在网上选购下单,商家把食品存到云柜里,市民下班后可凭回执密码取走已购新鲜瓜果蔬菜。
记者在河北区王串场社区菜市场看到,菜市场最近新安装了20部智能云柜。每个云柜类似一个小冰箱。顾客只需网上订购,便可凭回执密码从云柜领取新鲜的蔬果海鲜,同时也可选择快递到家,给下班比较晚的上班族买菜提供方便。市民李先生说:“现在有了云柜,取货时间随意、食品质量也有保障。”
王串场社区菜市场经理方美荣告诉记者,目前王串场社区菜市场已有13家店铺加盟京东商城,消费者登录京东到家搜索乐氏王串场、中山路店即可在线上购买到满意的商品,实现了线上下单、配送到柜、顾客自提或由快递员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取货、送货到家的便捷消费模式,逐步将社区菜市场由便民型向智能型转变。
据悉,目前天津市通过探索“互联网+”模式对传统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在河北区王串场、中山路智慧型菜市场建成后,今年还将在河西区、河东区推行智慧型菜市场建设。
“五星级”菜市场开张:可全部刷卡WI-FI全覆盖
日前,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五星级”菜市场——滨海新区泰达食代菜市场开张,该市场有像大型超市一样的公共购物车,除了可全部刷卡消费外还有全部的WI-FI覆盖。
“智慧菜市场” 新鲜果蔬送到家
坐落于天津站后广场的老龙头菜市场引进了一款名为“秒时代”的网上订菜APP,精选了菜市场内20多家店铺,蔬菜、水果、肉、蛋等2000多种商品应有尽有。附近小区的居民网上下单,不到半小时,新鲜蔬菜就送到家。目前,天津已建成标准化菜市场330多个,社区覆盖率达到95%,今年还将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0个。而将菜市场搬到网上,打造“智慧菜篮子”,则是工作的重点。着力实现居民坐在家里动动手指,15分钟所需要新鲜食材就能送到家的模式。目前,天津市各区县都在探索“互联网+”菜市场的新模式,和平区、南开区也相继出现这样的电子菜市场,红桥区也将于近期建成首批O2O社区菜店,今年天津市商务委还将继续推广这种模式,借助互联网打造“智慧菜篮子”,给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津门首家O2O社区菜店24小时营业
天津市首家连锁加盟O2O社区菜店在红桥区开张迎客,该项目由坐落于红桥区的科技型企业天津众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以线下体验+线上选购的模式,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将地头菜直送百姓餐桌,省去层层中间环节,让百姓享受最大实惠。据了解,首批6家社区菜店将于近日在大胡同、水木天成、湘潭道等地区开始营业,覆盖周边近3万居民,缓解市民买菜难的问题。
红桥区近年来不断加大菜市场建设,先后建成红卫桥、和苑、水木天成等大型菜市场,并对中嘉、西青道、泊胜达等菜市场进行提升改造。为了帮助出行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解决买菜难题,红桥区商务委积极探索,引入科技企业打造“智慧菜篮子”项目。
天津年底前实现全市347个菜市场快检设施全覆盖
菜市场、小作坊、食品摊……这些食品流通环节的末端,既和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息息相关,又因为流动性大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自今年五月以来,本市已经开始着手在全市347个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建立快检中心和快检室。截至11月底,已有300个基本建设完成。
这些快检室主要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是否达标、肉类是否含有瘦肉精。每天,工作人员将随机对菜市场内不少于6类蔬菜、肉类的样品进行抽检,检测结果一般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检测结果将在菜市场入口处公示。一旦发现不合格商品,将立即下架封存,并展开追溯。
根据规划,今年本市将建设快检室或快检中心347个,年底之前将全都建成。(北方网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