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首次在黑龙江展出

  【解说】近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南美术馆展出的“喜迎党的二十大 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展出的中共党员人数和成分统计表、战争时期照片、中共一大纲领俄文版等一份份珍稀历史文献清晰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过程。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李淑娟

  本次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展出的“民族复兴伟大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历经十余年的时间,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征集到的一千多万页珍稀文献当中,精选出来的268份原始档案和文献,此次是在黑龙江省首次展出。

  【解说】此次展览按时间脉络,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个版块展出珍稀历史文献。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李淑娟

  这是一份1928年中共党员人数和成分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显示出中共一大时,中国共产党有党员57人,其中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占百分之九十二;到中共五大时,党员发展到6.4万余人,这个时候呢,党员的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工人是党员的主体,占百分之六十五;到中共六大时,我们党员的人数发展到13万余人,这个时候农民是党员的主体。那么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8年中共六大,短短的几年时间,党员人数就从57人发展到13万余人。

  【解说】据了解,中国历史研究院高度重视中共党史研究和文献资料征集,早在2012年即部署近代史研究所启动“海外近代中国珍稀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经过近十年努力,在不少方面填补了党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次展出的绝大部分档案、照片,展现了中共党史上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李淑娟

  这次展览主要是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党史,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事例,讲好党的百年奋斗故事,使广大师生汇聚在党的旗帜下,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解说】此次展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国的光辉岁月,也让广大师生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辉煌历程。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 金丽雪

  这里面展出的文献都是非常珍贵的、有价值的,都是在海外的一些珍藏,可以说这个展览对于我们来说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从我们学历史的这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我们从这个里面可以了解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增加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同时对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同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 李想

  我今天来参观了这个文献展,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其中这一幅“地雷战”使我深受教育,这里面的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顽强斗争,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觉得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同时我觉得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我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扬下去。

  (王宁 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责任编辑:【彭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