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年姚楚忠给杨开慧补上致命的一枪,40年后,毛主席才知道真相
1930年11月14日,双手被束缚在背后的杨开慧直挺挺地站在识字岭刑场中央,监督执行死刑的晏国务一声令下,帅保云将手中的枪瞄准杨开慧,朝她打了两枪,杨开慧瘫软在地。
而后姚楚忠与另一个士兵把束缚杨开慧的绳索解开后返回了驻地。特务们正在吃午饭,晏国务便收到上级通知,杨开慧并没有死,需要再派个人过去看一下。
姚楚忠受命去到刑场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杨开慧烈士真实的死因为何尘封四十年后才公布于众?
“中原大战”于1930年爆发,共产党领导即刻命令彭老总以及红三军团攻打长沙等城市。因此,这些战略城市很快就被攻占了。
丢失长沙的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立即在边境收兵,紧接着安排了主力军,对共产党采取了强硬的反攻。
然而双方战斗力还是太过悬殊,红军无奈退出长沙战场,争夺长沙的作战方案也因此产生变动。
对于撤退的红军而言,这仅仅是一次需要反省的磨难,然而被迫困在长沙的国家干部以及红军亲属们,却意味着平静的生活远离他们而去。何键不单单把红军扫除出长沙,更是采取了各种措施打压革命势力。
而被迫处于反革命这一环境中,杨开慧就悲惨罹难。毛主席更是在一个多月后才从报纸上知道这一凶讯,悲痛地说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但是对于杨开慧的遇难存在各种争议,直到70年代初姚楚忠坦承一切之前,毛主席也对“砍头”这一版本深信不疑。
过了四十多年,如果姚楚忠没有坦承,毛主席也无法知道爱妻杨开慧真实牺牲内幕。所以,杨开慧烈士究竟是如何牺牲的?就连毛主席也不知其中真伪?
1901年,杨开慧在湖南长沙一书香门第诞生,她的父亲杨昌济乃其时出名的进步学者。
受杨昌济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开慧自小知书知礼,收获了很多进步想法,成长为一位容纳新旧、融通今昔之长的女子。
而后毛主席来到湖南,机缘巧合下见识到杨昌济渊博的学问,以及浓厚的修养,便常约好友一起去往杨昌济家中切磋学识。
而一个坐在小板凳上的十四岁的女孩,便经常兴趣盎然地看着父亲与这位年富力强的青年激动地辩论。日复一日,毛泽东主席与杨开慧在懵懂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1920年,毛主席、杨开慧二人为杨昌济先生办完葬礼后一起离开湖南长沙,回到北京。没有八抬大轿,没有订婚彩礼,杨开慧仅仅带着几件衣服搬进毛泽东的宿舍,定下人生大事。
结婚后,杨开慧夫唱妇随地跟着毛主席一同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此展开了自己的革命旅程。
夫妻二人信念一致,即使结婚后的生活并不太平,却也安定。但是,这样辛苦却又充实的生活并没有让这个凄苦的女人享受多久。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受命前往指挥秋收起义,而杨开慧则遵循组织的部署,带着小孩回到安庆市进行地下斗争工作。
毛泽东在赶赴湘赣根据地时,挤出时间与妻儿团聚,然而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却是最后一面。
在秋收起义结束后,毛泽东又率领起义军登上井冈山;随后,朱德也率领参与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前往和毛泽东汇合,组成了红四军。
没多久以后,彭德怀也率领了平江起义的武装和朱毛集合,三支队伍团结一致,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红军的战斗力。
而由于红军的力量不停地扩大,国民党反动派纠集了大量军队进行会剿,还会登报放大战绩,这使得杨开慧心里头七上八下。
何健在1930年夏天的时候,调集一切主力去追捕张发奎、李宗仁等人,长沙此时的兵力不足;红军便想趁此机会将长沙夺回来。
彭德怀依据部署率领红三军部队向长沙发起进攻,历经几天的浴血奋战,顺利夺回了长沙。何键得知老窝被端,马上指挥主力回击,彭德怀在强大的火力面前,无奈只能选择退出长沙。
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顺利在浏阳聚首,发展成为红一方面军。李立三见红军力量积蓄充足,请求上级再次进攻长沙,然而何键在被攻陷过一次后,强化了长沙的防御功能,红军久攻不下。
杨开慧知晓丈夫正在长沙指挥战斗,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见到丈夫,然而红军此次进攻伤亡惨重,无奈退出战场。
一路走来,杨开慧见到的都是退出战场的赤卫队,一番询问才知晓红军早已撤退,杨开慧无奈之下也返程板仓。
何键在毛主席第一次攻打长沙后,便集结清乡团大举猎杀共产党员,甚至悬赏1000银元来捕捉杨开慧。
杨开慧回到板仓及时通知了其他同志一块撤离,然而未等她们动身,范瑾熙率领六十多名特务们包围了杨开慧的住处。
而后不容置疑地连同其儿子毛岸英以及保姆孙嫂一同给捕捉了,并拘押到了长沙司禁湾陆军监狱署。
冷落了杨开慧几日之后,反动政府主动提审了她。在杨开慧身上,反动政府希望可以挖掘出更多毛主席的信息以及有关地方组织机构,借此给予湖南当地的党组织致命抨击,并许诺杨开慧一定的“功绩”。
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杨开慧自身的革命心志坚毅,只字不交代,完全没有泄露丝毫有价值的信息。
反动政府对俘虏一贯作风都是威逼利诱,为了取得结果,对杨开慧采取了压杠子、抽鞭子、扎竹签等酷刑。
即使他们的手段如此狠毒,还是无法在杨开慧口中得知相应的结果,反而使得杨开慧抵触的精神愈发强烈。
打从杨开慧母子等人被捉后,她的娘家立马联系杨昌济先生生前的的人际关系,甚至请出章士钊、蔡元培等社会名人为杨开慧主持公道。
何键看着办公桌上一沓来自全国上下社会名士的电报,皆是强烈要求放杨开慧等人出狱,这使得何键一时间犯了难。
而就在此时,曾担任湖南省委领导干部,任卓宣背叛共产党后投身于何键,作为领属下的“反共专家”,何键一有事就与其相商。
任卓宣觉得对杨开慧这种意志坚定的人不适宜用酷刑,反而应该从思想上瓦解她的斗志。
任卓宣提出让杨开慧主动登报与毛泽东解除夫妻关系作为出狱的前提,这样不仅可以对付社会上的言论,也能够取得“政治上的胜利”。
假如杨开慧不配合的话,便有了借口可以处死她。听完任卓宣的建议后,何键便全权委托他解决此事。
杨开慧在狱中与其他同志交流时得知任卓宣早已叛出组织,因此任卓宣在审问杨开慧时提出不需要她提供任何消息,只要做到登报与毛泽东解除夫妻关系就可以获得自由。
听完杨开慧掷地有声地拒绝道:
“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何键看到杨开慧软硬不吃且如此坚决的态度,再加上社会各方势力强硬的施压,何键大发雷霆,便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何键先是花钱雇请一班流氓无赖,安排他们举行游行示威,以此来抵抗外界的言论。
接着,在言论的讨伐声中,何键又惺惺作态,将“必须解决杨开慧,不然无法平息众怒”为由头,与蒋介石请求处死杨开慧,再以没收到保释电报为由打发章士钊之流。
章士钊
而何键这一丧心病狂的操作,杨开慧似乎也有所准备,因此在六舅妈严嘉女士探监时,再三嘱咐她下次一定要给自己带一套新衣服、一面镜子以及一些化妆用品。
严嘉女士回去按着杨开慧要求的准备好物什后再次来到狱房,她似有所感应般,抵不住地泪流满面。而杨开慧却很平和地安慰着舅妈,与她说道:“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
没多久,何键便安排了其“御林军”特务营负责对杨开慧行行。特务营里的官长和兵士都是来自何键的老家,乃所有部队里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厉害的一个营。
而在营里混了许多年的姚楚忠,由于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只是四连二排的副班长。
1930年11月14日这天早晨哨声响起,四连值班的军长晏国务集结了两排身负真枪实弹的士兵们来到杨开慧所在的监狱。
执法处处长李琼、姚楚忠以及罗国林等人把正准备吃饭的杨开慧从监室里押解出来。临行前,杨开慧感恩保姆孙嫂一直以来的扶持,也寄望儿子毛岸英有朝一日可以为她报仇雪恨。
李琼当众通报了杨开慧的“一连串罪行”,接着便拿出毛笔在杨开慧三个字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叉,一系列操作下来没有超过五分钟。
而姚楚忠与罗国林则在士兵们的拥护之下,羁押着杨开慧前往识字岭刑场。
执行完杨开慧的死刑后,姚楚忠与另一个士兵把束缚杨开慧的绳索解开后返回了驻地。
没过多久便有士兵过来报告,还在刑场的杨开慧疑似还未死亡,晏国务便指派姚楚忠过去确认。姚楚忠抹了一下嘴,随即扔下碗筷,便领着两个士兵回到识字岭。
远远看见地上有一滩血迹,而杨开慧满嘴沙子,凑近一看,身体还略有起伏。姚楚忠见此,从兜里掏出手枪又补了一枪,在确认杨开慧彻底死亡以后才离去。
许久以前,杨开慧曾经帮助过一位独居老人杨乐山,他获得杨开慧在识字岭被枪杀后无人认领尸体的消息,立马推着手推车,不分昼夜地赶往识字岭,把杨开慧带回板仓好生下葬。
而在江西,正率领红军反“围剿”军事活动的毛泽东,却在一个月之后,才从敌军的报刊上得知这个噩耗。
毛主席潸然泪下,他带着无比深沉的愧疚之心,给冒死从监狱接回他孩子的杨开智修了一封信,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经过二十几年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最终获得最后的胜利,姚楚忠在得知毛泽东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后,恐惧不安地过着日子,姚楚忠才知晓当年他打死的竟是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
不久以后,中国开展“镇反”活动,姚楚忠由于之前曾经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兵役,所以被遣送往农场接受改造。
但是此时还是无人知晓姚楚忠便是残杀杨开慧的凶手,所以他也紧紧捂住这个秘密,不给任何人知道。
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到1970年,姚楚忠终于抵挡不住自己内心的谴责,主动向组织将自己的罪行如实地说出,他就是1930年残害杨开慧的凶手。
得知这个真相的农场负责人非常震动而惊惧,这已经不是他能够解决的问题,于是便把姚楚忠转移给公安机关处置。
最后通过四年的时间取证调查,证明姚楚忠确实是残害杨开慧烈士的行刑者之一,并且是最后去补多几枪的人,这个真相迟来了四十年。
197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反复审查,最终裁决姚楚忠处以死刑,即刻执行。
杨开慧烈士牺牲的几十年时间里,因为各种不同一般的原由,毛主席并不清楚夫人牺牲的环节。
但是在姚楚忠坦诚自己所犯的滔天罪行之前,民间流传的版本是杨开慧烈士为了革命斗争殊死搏斗。
为了中国革命,毛家人因此牺牲的实在数不胜数。而毛主席更是得承受着失去爱人、兄弟以及儿女们的悲恸,一代伟人也有平民百姓的感情。
所以即使毛主席与杨开慧两人的传奇故事变为过去式,他们独特的爱情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致敬杨开慧,致敬毛主席,致敬所有为了新中国而付出的英雄前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