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了,国产绝版科幻,碾压90%漫威英雄

  知乎上有人问:有哪些以为是开端,其实是巅峰的历史事件?

  球迷们说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杀进决赛圈,歌迷们说是2004年的飞儿乐队和张韶涵,可对于一个影迷来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扎心了。

  一部电影,本以为是萌芽的种子,承载着无数种可能,后来却活成了明日黄花,无人问津。

  影史上这样的悲剧,比比皆是:《霸王别姬》透支了陈凯歌几辈子的才华,《宝莲灯》动画版穷尽了上海美术制片厂最后一口气,《武林外传》之后国产情景喜剧断崖式坍塌...

  碗哥最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科幻热。

  那时候,市场经济刚刚兴起,国人对资源的开采少有节制,因此,讽刺人性贪婪,探讨人与自然共生的科幻剧本,由此脱胎。

  在这股浪潮下,以黄建新、冯小宁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人,从苦大仇深的“伤痕文学”中走出来,开始把镜头对准太空。接着,诞生了80后印象最深的几部科幻影片

  《错位》《疯狂的兔子》《大气层消失》等等...

  挑一部标杆性作品,恐怕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霹雳贝贝》。

  

  30年弹指一挥,《霹雳贝贝》可以说是至今最好的儿童片之一,也是国产科幻片不可跨越的经典。那个带电的小男孩,依旧是80、90后的记忆。

  

  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科幻片画风粗糙,与主流的超级视效和动作场面搭不上边,但不可否认,主人公刘贝贝,就是那个年代的超级英雄。

  美国超级英雄的诞生有“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的规矩,贝贝的超级英雄之旅,是从一架UFO开始的。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修理工刘天焦急地等在医院妇产科的门口。

  UFO的到来,让城市灯火通明,接下来一个自带光环的人出现在荧幕中,医院停电。

  几分钟后,异象消失,贝贝出生。

  

  从诞生过程来看,《霹雳贝贝》比漫威超级英雄们要高级的多:编剧拒绝了不着边际的想象,选用了硬科幻为内核,剧情推进有了科学依据,电影因此有了写实的基调。

  反观漫威,超级英雄满天飞,昨天拯救世界,明天称霸宇宙,编剧没考虑到钢铁侠在外太空能否摘掉面罩,奇异博士能够控制时间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

  因此,贝贝又并非传统意义的超级英雄,他不会上天遁地,人间疾苦尽数体会。

  

  相反,全片展现的,是特异功能对一个正常人的伤害。

  揭示了这种超能力给一个儿童的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超人能想变则变,不想变则不变,贝贝却没有控制电流的“开关”。

  从出生起,父母就常有“被针扎”的感觉。

  查出手掌带有电流发射器后,贝贝的双手再也没离开过手头。

  爷爷觉得,贝贝因为超能力而出名,反而很可怜。

  最后,大家决定为这件事保密,贝贝决不能成为“怪胎”。

  同时,由于祖辈和父母都不能拥抱带电的贝贝,贝贝认为自己从小失去了家人的爱。

  

  贝贝的童年,是孤独的。

  幼儿园不能送,保姆不敢请,贝贝的成长过程,没有玩伴。有一次,他看到楼下小朋友摔倒,跑出去扶了下,结果把人给电倒了。

  自此,懵懂的贝贝接受了自己“不正常”的设定,并被迫与父母约法三章:一要戴手套,二不许摸别的小朋友,三带电的事不许跟任何人讲。

  

  小学时光就更加艰难了。

  贝贝的不自由一方面来自于父母,另一方面来自于老师。

  母胎带电的自己,不能随意伸手伸脚,也不能成为老师眼中的不遵守纪律的人。

  有一次,上音乐课,老师偏偏教了首《拍手歌》。和贝贝拍手的同学告诉班主任宋老师被贝贝用针扎了,宋老师误会贝贝有意伤人,便将他罚站一旁。

  自此,这种伤害随处可见,贝贝的童年非常孤独。

  

  但导演并没有一味地把故事拘泥于苦情戏,毕竟是超能力,超越常人的地方,就是影片的笑点。

  比如,随意控制电器、控制游戏设备、控制红绿灯。

  甚至,还歪打正着抓获了一名小偷,治愈了双目失明的老人。

  

  

  

  最终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贝贝见到了那个赋予自己超能力的外星人,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本片告诉观众,做一个普通人有多么可贵和幸福。

  这个桥段,如果放在当今好莱坞,贝贝一定会踏上UFO,跟随外星人一起回原本属于他们的星球,然后是第二部续集...第三部...

  经此一役,当年有幸走进电影院的影迷无不欢呼: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片终于来了!

  但这批为国产科幻注入原始生命力的电影人绝对想不到,自己职业生涯的“试水作品”,竟然成了中国之后几十年仅存的电影门类。

  中国是全球第二票仓,讽刺的是,如此方兴未艾的市场,几十年连一部像样的科幻片都拍不出来,既没有漫威、DC们软科幻包裹的爆米花大片,更没有《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系列探讨哲学的硬科幻。

  《三体》的胎死腹中,更加重了中国科幻电影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