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被禁播、删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白鹿原》影视剧都没敢拍出来的一个真实而荒诞的故事:一个过门时间不长的新媳妇,半夜饿醒,发现丈夫不在床上。披上衣服去院子里打水喝,发现公婆屋里的灯亮着,她心想:又在偷吃。凑到墙边一听,发现丈夫也在。听了几句后,吓得连夜跑回娘家。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当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满足不了的时候,人已经不是人了,人变成了一个野兽。
都说女人最爱为难女人呢,婆婆最心急,她说不如今晚就行动,要么煮要么蒸?
男人有些不舍,才娶了没几天,就这么吃了?食色性也,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个儿。
公公敲了敲已经干瘪的烟袋锅子,声音沙哑:怕什么,等过了这阵,再找一个更水灵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要是饿死了,要媳妇有什么用?
门外的小媳妇吓得腿一哆嗦,赶紧脚底抹油——溜了。连夜回到娘家,小媳妇惊魂未定,一见到母亲就往她怀里钻。
一把鼻涕一把泪,把在婆家听来的话如此这般全部告诉了父母。父亲气得抄起家伙要找亲家算账,可是饿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刚把锄头举起来,就累得气喘吁吁。
母亲把最后半个地瓜烤好了递到女儿手里。小媳妇吃了,睡下了。
谁知半夜又被奇怪的声音给吵醒,迷糊之间,小媳妇忽然从梦中惊醒,不对啊,家里的鸡鸭鱼肉早就吃光了,为啥还要磨刀?小媳妇偷摸趴在窗户上往外瞧,借着月光,她听见爹娘在院子里嘀咕。
娘:造孽啊,哪有这样的事,那是咱们的亲骨肉!
爹:她逃不了这么命运,还不如咱们自己动手,我下手轻点,孩子不受罪。
晨起第二天,村里多了一个女疯子,满口胡言乱语,说有人要吃她。最后因为她娘舍不得,到底没吃,但是这人受了刺激,差不多废了。
这个故事是被陈忠实icon作为作为引子埋在《白鹿原》中,有人觉得陈忠实是瞎编的,现实中哪有这么可怕的事情。
其实不然,古籍里有记载,在饥荒盛行的年代,出现过“人相食”的情况。鲁迅的《狂人日记》里也有关于“吃人”的描写。另外冯小刚曾拍过一部电影,《1942》,描述的就是河南大饥荒,饿殍满地的惨状。有这些例子,咱们谁还好意思说这事是编的。
写《白鹿原》之前,陈忠实做了大量准备,为了增加作品的真实感,陈忠实专门去各地的图书馆查阅地方志。
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都是陕西人,路遥就不说了,早就名声在外。贾平凹一部《废都》声震文坛。
都是陕西作家,难免被比较,陈忠实不甘心居于人后,开始了《白鹿原》的创作。有人质疑陈忠实写不了长篇,陈忠实以开玩笑的方式回应道,放心,一定是长篇,这部书足够我拿来当躺在棺材里的枕头。
在查阅县志的时候,陈忠实一度被里面记载的贞洁烈女给弄得头大,在他看来,黄土高坡的女人们绝对不是这样单薄的形象。
于是在他的笔下,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悲怆女子轮番登台,上演一出出令人感慨的悲剧。
其中田小娥是最具悲剧色彩的,当她被卖给一个老地主的时候,她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之后所做的挣扎也根本跳不出泥潭,而是越陷越深。
还有冷先生的女儿被公公欺负了,冷先生不是找加害者算账,而是把女儿毒哑。目的是怕女儿乱说话。
这一桩桩一件件鲜活的人和让人惊讶的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白鹿原这片大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遭遇。
相比电视剧,更推荐大家去阅读原著!也唯有原著的内容,更加让《白鹿原》的爱恨情仇得到最佳展现!只有认真读过原著后,才会发现《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罗万象、意蕴深长,让人读完回味无穷。
小说中的关于人性、关于情爱、关于文化内涵、关于家族历史巨变的描写,堪称“史诗级”经典。
《白鹿原》小说曾经一度删减才能出版,造成不小的遗憾。如今,这部令无数中国人骄傲的无删减版的民族巨著,再度上线,弥补了作者陈忠实当初的遗憾,以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追溯着那些被世人遗忘,却又不得不回味和谨记的历史。
书中描写的波澜壮阔的乡村民族秘史中,自从陈忠实写下那句不明原因的开篇后,白家和鹿家的两代子孙就开始了50年的争斗不休: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背后,也是陈忠实对乱世中的百态世事最真实的描述。
陈忠实的《白鹿原》原著小说,从出版到获奖的过程,充满了无数困难与曲折。这部小说由陈老历时6年完成,2年采风4年创作,长达50余万字。1997年因为评选茅盾文学奖,陈忠实不得已删掉了近5万字,因此1997年之后的删改版的《白鹿原》是没有灵魂的。
未删减的《白鹿原》原汁原味,接近作者本意,阅读体验最佳。真心推荐喜欢这本书的朋友,首选93版,这一版会有更多的人性描写,给大家展现更加恢弘而又动荡的世界。无论您是自读、收藏、或是文学研究,都非常有价值。好书,经得起一辈子的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