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900年,慈禧和光绪出逃,日本人进入故宫拍下罕见照片,反差巨大

  原标题:1900年,慈禧和光绪出逃,日本人进入故宫拍下罕见照片,反差巨大

  历史建筑是一段岁月的重要见证者,人们可以从中探寻出曾经的经历。故宫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整体建筑,距今已经上百年,虽然可以参观了解,但毕竟一定意义上不完全是那个时代的全貌。

  如果要真正了解,就应该从档案及历史资料中一探究竟。有这么一些照片,由当时随军进入我国的人所拍摄,真实记录了1900年慈禧和光绪出逃之后之景象,反差巨大。

  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神秘紫禁城

  照片中建筑是有没有变化,首先要先了解这些被记录对象的背景。

  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其实在很多时候,不了解它的人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这是属于清朝时期的产物。

  准确地来讲,故宫的建造早在清几百年之前的明代就完成了,在朱棣的命令下,故宫有了一个大致的雏形。

  等到清兵入京后,距离竣工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外表无疑是沧桑的,还有许多没考虑到的不合理因素,这些人又在明故宫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打造了一个更加开阔大气之样。

  这种磅礴大气且十分讲究的红墙与明黄色基调,向来都是权利的象征,处处充满了神秘。

  要知道俗话说的“深宫”一词,已经暗指了故宫必定不是个人人都可随意踏足的地方。

  普通老百姓在城外远远看着,看不清内里景象,也无法进入,而宫中的人又不能轻易出去,因而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等,使得故宫究竟怎么样在外界看来更加神秘。

  如果说这座紫禁城是富丽华贵的,那么不得不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再美好的东西也会留下岁月的痕迹。

  那么故宫到底什么样子?

  没落之态

  清朝不仅仅在于思想形态的落后,更是制度的落后,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一步一步导致走在了灭亡的道路上。

  在鸦片战争后,看似泱泱大国实则“纸老虎”的遮羞布被彻底掀开到世界面前。咸丰的几十年中,清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战争几乎不断。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民众清醒过来,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当然也作出了一些举措,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里面最不应该发生的一件事,大概就是义和团运动导致的悲剧。

  义和团运动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慈禧发现了一点,对待复杂的外部环境,自己一方可以不出面,让义和团的运动来与西方的势力对抗,自己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起初,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运动逐渐演变成了无差别攻击在清外国人,由此一来,激化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虽然八国联军战争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但义和团和清的无能策略在某些方面还是推进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光绪和慈禧仓皇出逃至西安。

  当大军攻破国门后,发现竟然偌大的宫殿中居然没有最高管理者,于是对于东方建筑好奇的这些人开始了“一探究竟”。

  本来故宫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出的,这下可好了,苦心经营的一切被侵略者占了去,有的人搜刮一些当时慈禧没来得及运走的宝物;有的军队在广场阅兵;更有一些者公然在这把金灿灿的龙椅上随意拍照。

  这一切包括紫禁城的样貌,都被一名随军建筑学家伊东忠太和名叫小川一真的摄影师记录并保存了下来。

  真实原貌

  尽管当时记录的形式只有黑白没有彩色,却还是真实映照出岁月在它身上的斑驳之迹,黑白的颜色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渲染了凄凉且物是人非的感觉。

  遥想当初清康熙乾隆在世时,是多么繁荣的盛世,如今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紫禁城,尽显落败。

  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属太和殿内部的全貌,这是现在人们参观故宫止步的地方,虽然人人都对历代皇帝举行大型典礼的这个神秘之处十分感兴趣,也只能从照片上了解它。

  一名太监双手抱着巨大的盘龙柱,不得不感叹,这柱子及建造是十分令人震撼的,就连木柱子上的金沥粉彩画也是无比精美。

  太和殿中的正中间,跨越了北京中西轴线摆放着一把龙椅,殿内的每一物的设置都经过了仔细的考究。

  往上看,盘旋着巨大的盘龙雕像,龙嘴中含着龙珠,正好对着龙椅上方,即为“龙珠验天子”。

  其中房梁上方的牌匾,为乾隆亲手书写的“建极绥猷”四个字,阐释了身为君王的职责,不仅不能愧对皇天,更不能愧对于百姓。

  从照片上看,这块牌匾是非常壮观的,短短的四个字一下子就表露出曾经恢弘的历史。

  后来这块真实的牌匾在袁窃取胜利果实时被取下,不知所踪。

  如今所能见到的是专家们历时一年在多方考证下复制而来。

  除此之外,照片的多数景象都是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富丽堂皇,毕竟我们现在见到的故宫经过了解放后针对各种文物大修缮,以及数以百次的小修复,才看得出比较新、比较干净,而实际上,在各种战争之下,故宫早已残破不堪。

  由太和殿为中心向外,先是紫禁城与外部交接的午门,这里很明显墙上的颜色已经掉了很多,砖瓦斑斑点点,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清朝晚期逐渐没落无力承担,还是巨额的条约赔偿带来的财政负担让其没钱维护。

  进入午门来到太和门,这里门前门后的杂草丛生,甚至长到了金水桥上。

  而在桥上,太监宫女已经不受约束,随意走动也不会受到惩罚,因为最高当权者早就逃走了,剩下的人人人自危,谁还顾得了那么多。

  由太和殿再向更深处,就是保和殿了,这里同样杂草茂密,门窗都破了洞。

  当权者每日驻足最久的地方,是养心殿,这里应该是照片中看得出维护最好的一处,可能是因为是寝宫的原因,各项物品都还完好,只是略显陈旧。

  天子生活办公之处都如此,更不用说后宫了,在慈禧的住处,放眼望去只能用破败来形容。

  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