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高段位姐妹花曝光:出道27年,原来是这样上位的…
原标题:娱乐圈高段位姐妹花曝光:出道27年,原来是这样上位的…
历史视频库
历史好故事
视频看历史
作者: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
01
2006年,百花电影节颁奖现场。
李冰冰凝神注目,等待颁发结果。
来之前,尹力导演对她说:
“我觉得你这次获奖的机会很大!”
她特意从剧组请假,飞到杭州,只为加冕。
名单宣读在即,李冰冰几乎按捺不住——差点以获奖姿态站起来。
“元秋!”
李冰冰的笑脸瞬间凝固。
随即用手捂了下脸,掩饰尴尬的表情。
面对媒体,李冰冰毫不掩饰情绪:
“百花奖的确让我很意外,我没想到自己不能拿奖。”
2008年,李冰冰凭借《云水谣》“王金娣”一角,终于摘得桂冠。
她手拿奖杯,哭得像个孩子。
“连续四年,可以说是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但这一次,是属于我自己的奥林匹克。”
台下一阵哄笑。
她毫不掩饰得奖心切。
不仅为自己,更因为妹妹,李雪。
02
李冰冰和李雪出生在黑龙江一户普通人家。
年龄相差2岁,成绩却天南地北。
李冰冰从小偏科,后考入中专。
李雪聪明伶俐,成绩年年第一。
一年过年,大姨给李冰冰买了条红裤子。
妈妈却勒令道:“不能穿,成绩不好穿红裤子,给人笑话吗?”
李冰冰低下头。自那后,自卑如影随形。
中专毕业后,李冰冰进入师范小学做了名音乐老师。
每天就是教小朋友唱歌打鼓。
日子随着时间,一页页被翻过。
一眨眼,李冰冰任教已经一年半。
有时,她的目光越过低矮的教室,偶尔会生出无聊感。
一次学校文艺汇演,李冰冰遇到了一个话剧演员,高强。
他看李冰冰颇有才艺,鼓励她考戏剧学院。
“什么戏剧学院?老师,我不爱看戏。”
高强哈哈大笑。
“不是唱戏的‘戏’,是学表演。”
李冰冰妈妈听闻,也鼓励女儿去。
“考上大学,人生才是真的成功。”
李冰冰第一次被人期待,信心满满。
为了弥补文化课的不足,李冰冰日夜背诵。
下的是笨功夫,好在以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家里给李冰冰凑足了一年的学费,让她南下求学。
但好景不长, 妈妈心脏病复发,需要3万医药费。
那一年,妹妹李雪也考上浙江传媒学院。
去,还是不去?李雪面临抉择。
远在上海的李冰冰也焦急不已,提出要退学。
爸爸不同意,“记住你妈的话,考上大学才算成功。”
于是,李冰冰成了班级最用功的孩子,从不早退迟到。
还认识了老乡任泉。
任泉带着李冰冰拍了很多广告,赚了些钱。
靠着广告费,家里渡过难关。
妹妹李雪,也如愿进入大学学习。
03
1999年,内地开始拍摄武侠剧。
李冰冰踩准契机,饰演了很多“女侠”。
3月,北京某郊外,天气阴冷至极。
某武侠剧拍摄现场。
从河里抽上来的“人工雨”不断兜头浇下。
李冰冰身穿薄衫,在“雨里”拍了7个小时。
拍摄结束后,她冻得浑身发抖。
休息片刻后,她又继续下一场拍摄。
她苦熬,强撑,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毕业后,李冰冰更忙了,整日泡在剧组。
一年国庆,剧组终于决定放假几天。
还特意给每个演员发了一箱梨。
很多人嫌梨太重,就把梨给了李冰冰。
李冰冰把这些梨装进双肩包,塞得鼓鼓的,然后踏上去往杭州的火车。
到杭州后,李冰冰还细心地在妹妹床上围了一圈帘子。
“我姐姐只比我大两岁,却像妈妈一样照顾我。”
短暂相见后,李冰冰又要赶去拍戏。
李雪永远不会忘记:
学校外,李冰冰坐上一辆三轮车远去。
两姐妹依依不舍,“就像‘十八相送’。”
2001年,内娱第一次评选了“四小花旦”——
赵薇,周迅,章子怡,徐静蕾。
李雪看着杂志上的“四小花旦”光彩照人,生出“不平”:
“我觉得姐姐和她们一样优秀,应该和她们站在一起。”
图来源:《人物》
她辞去“记者”一职,来到北京找李冰冰。
“我想做你的经纪人。”
一听李雪这个建议,李冰冰立刻拒绝。
“那怎么行?那不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李冰冰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也无法阻止李雪前进的脚步。
她师从王京花,在北京郊外租了个房子。
拥挤又狭小,“一到晚上9点,电梯就没电。”
图来源:《人物》
李雪一声不吭,每天两点一线。
遇上电梯没电,就爬楼梯上去。
没多久,李雪就从王京花那正式接手李冰冰的经纪业务。
她希望,姐姐能走上更大更广的舞台。
那几年,李雪认为最红的女星是赵薇。
于是买来有赵薇代言的杂志,照上面的电话,一个一个拨打。
无一例外,都是拒绝。
理由是,“李冰冰给人的感觉太冷了!”
图来源:《人物》
“我意识到,姐姐需要角色的转变。”
04
2004年,冯小刚筹拍《天下无贼》。
还差“女贼”一角。
为了争取这个角色,各大经纪公司争破头脑。
坊间传闻,冯小刚当时开了个玩笑:
“这个“女贼”是会武功的,你们谁能把腿翘到头顶,谁就来演。“
李冰冰二话不说,就把腿举到头顶。
图来源:搜狐新闻
真假不知。
但李冰冰能得到这个角色,李雪功不可没。
之后,《天下无贼》火遍全国。
李冰冰演的“女贼”虽是配角,却不输刘德华和刘若英等大咖,十分出彩。
李雪也抓住机会,想到了用“艳贼”一词给李冰冰做宣传。
令李冰冰名声大噪。
尝到爆红滋味,李冰冰开始正视自己的职业。
“我开始有了功利心,一定要拍戏,一定要有戏拍。”
2005年,她带着《天下无贼》第一次冲击百花电影节。
很遗憾,她落选了。
同年,经纪公司华谊兄弟面临“危机”。
王京花率领一众老戏骨——陈道明、夏雨、佟大为、任泉等人离开华谊,加入橙天娱乐。
一半艺人出走,令华谊“元气大伤”。
李雪和李冰冰却选择留下。
“强劲对手”的离开,对于李冰冰来说是个机会。
李雪有意扶持姐姐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此时又来了一个周迅。
从此,坊间关于“华谊一姐”的争辩无休无止。
李雪显然看到了周迅的实力和人气。
她努力说服让李冰冰接下尹力的《云水谣》,险些让李冰冰丧命;
接下《功夫之王》,令李冰冰腰伤复发。
直到2009年的《风声》。
这也是李冰冰和周迅第一次正面“交锋”。
华谊首次破例,让两个当家花旦合作PK。
周迅灵气四溢,演技毋庸置疑。
李冰冰也不差。
她胜就胜在,她为电影贡献了3分钟的“裸戏”。
别想歪了。
这是一场极具考验底线的戏——裸体量身。
饰演“鬼子”的黄晓明,要一件一件脱去李冰冰衣服。
然后用各种度量仪、尺子、针,来测量她身上的每一个器官。
非常羞辱人。
拍摄时导演一直不喊“咔”,李冰冰一度情绪崩溃。
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
这一幕,成为电影最令人经典的一幕。
也把李冰冰送上了金马奖的宝座。
05
“华谊一姐”之争,谁输谁赢,已见分晓。
李冰冰手握华表、百花和金马三大影后桂冠,顺利挺进“一姐”宝座。
她也被称为2009年“最具性价比”的女演员。
当时有个说法。
“片商每付给李冰冰1元片酬,就能赚回110元的票房”。
图来源:大河网
李冰冰成为电影界的“香饽饽”。
片约纷至沓来,眼看前景一片大好,两姐妹却爆发了第一次“争吵”。
2010年,章子怡爆发“泼墨门”事件。
人气下滑。
侮辱诽谤不绝,打得她措手不及。
她被投资方——电影《雪花秘扇》“抛弃”。
电影方找到李雪,希望李冰冰能够出演。
“如果你想让我死,就去拍!”
李冰冰在电话里直接拒绝。
因为连轴拍戏,她已濒临崩溃。
李雪不为所动。
因为她看到的,是邓文迪在国外的影响力。
如果李冰冰出演,这是打开国际知名度的大好时机。
“我知道我姐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李雪换换了个方式。
她发了一段客观真挚的短信给李冰冰。
逻辑顺畅,利弊清晰。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看完后,我知道我输了。”
果然,一切如李雪所料。
《雪花秘扇》在国外大火。
好莱坞看中李冰冰,邀她参演——《巨齿鲨》《生化危机》等电影。
一跃成为国际影星。
之后,李雪带着李冰冰离开华谊,成立和颂传媒,正式成为老板。
38岁时,李雪选择成为一个母亲。
但她依然马不停蹄。
甚至为了工作和李冰冰再起争执。
2011年,《生化危机5》团队再次找到李雪,希望李冰冰出演。
但条件极为苛刻。
1.拍《生化》时,不得轧戏;
2.第二天早上8点前不给答复,视同放弃。
当时李冰冰已经在国内拍摄另一部电影。
一听好莱坞的要求,立刻拒绝。
“现在班子都搭好了,我走了,这戏还怎么拍?”
李雪不想让李冰冰为难。
她挺着大肚子,继续和好莱坞“斡旋”。
每天对合约、对细节到早上5点钟。
直至进产房的前一天,李雪和好莱坞才敲定:
同意李冰冰兼顾两部电影的拍摄。
06
李冰冰经常说,自己是个笨鸟。
“所以要一直努着劲,一刻都不能放松。”
自己不够聪明,还连累李雪,她很自责。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两姐妹不要有任何工作关系,太影响感情。”
图来源:《人物》
李雪听罢,直接摇头。
“我不这么认为。我在这个圈子得到很多尊重,是我拿出了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感到很快乐。”
一句话直击要点,可见妹妹思想之成熟。
我一直觉得,李冰冰有李雪做经纪人真的非常幸运。
李雪没有李冰冰,依然会是个好记者。
但李冰冰没有李雪,可能难成大器。
在李冰冰的自我认知里,她是低价值的。
穿红裤子不配;
考大学是“被逼”的。
做演员只是为了赚钱。
她几乎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略微耿直木讷的个性,更不会争取什么。
她的发展,需要有人不断在后面鞭笞和推进。
好在李雪出现了。
情感上,她无私奉献;
工作上,她有条不理。
她像是个开垦者,一路披荆斩棘,带着李冰冰杀出重围。
让李冰冰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
出道至今,李冰冰姐妹有过被非议和被质疑。
但能在弱肉强食的娱乐圈披荆斩棘,有立足之地,这就是能力。
难能可贵的,还有她们姐妹之间的惺惺相惜。
2019年,李冰冰参加一档表演综艺。
第一次,她把妹妹李雪请上了舞台。
也是第一次,对李雪表达感谢。
“如果不是她(李雪),就没有今天的我。”
李雪也直夸李冰冰认真努力。
我曾以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找到合意的另一半。
但是李冰冰和李雪这对姐妹,让我重新审视了姐妹情。
好的姐妹情不就是如此吗?
你理解我,我包容你。
吵不散,分不开。
即使立场不同,观念相左,争得面红耳赤时,还是会在下一秒,看着彼此说:
“我不强迫你,你自己做决定。”
“我想过了,我听你的。”
作者简介:周冲,出版《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等多部畅销书。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公众号,以文艺的笔调,以理性的思维,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
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
世界历史号
ID:shijielishihao
每日分享中国历史、近代历史、古代历史、抗战历史、世界历史、历史秘闻等视频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名片一键收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