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偷家族》,会让你暂时放下内心的道德观

  要说这个八月最受欢迎的电影,非属是枝裕和导演的《小偷家族》莫属了。

  自从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之后,《小偷家族》的口碑不断攀升。

  在之前的上海电影节,更是被大家戏称为“一栋房子换一张票”。

  

  而作为买不起房的苦逼小员工,团团儿只好等到前两天正式上映的时间才去看,

  

  但很多提前看的朋友都告诉团团儿,要了解这部电影的精华,就需要放下内心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

  在最开始,团团儿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到看完之后,才深深地体会到为什么他们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里的一家人,都生活在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

  无论是骗钱,还是教唆小孩子偷窃,在我们的观念中,这都是需要被斥责、被批判的行为。

  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大家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斥责他们,

  因为观众深深地知道,他们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生存下去。

  其中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是奶奶去世场景。

  奶奶在一次睡眠中再也没有醒过来,大家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妈妈平静地阻止了要打救护车电话的爸爸,因为他们没有钱,连火葬场也去不了,最后只能选择就地掩埋,并且默默地占用了奶奶的养老金。

  看到这一幕,团团儿的内心堵到发慌,

  为什么?

  为什么最亲最爱的人离开了却没有流半滴眼泪?

  为什么还能这么心安理得的拿走她的钱?

  但是当我置身其中之后却蓦然发现,我根本没有理由去指责他们,

  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们不是没有眼泪,

  只是因为无奈的现实,他们没有资格去流眼泪。

  

  当然,如果只是因为现实的无奈,团团儿最多只会在内心同情他们,却不会因此放下心中的道德观。

  真正让我这样做的,是他们在贫穷生活之下隐藏的人性光辉。

  尽管自己食不果腹,爸爸还是将受虐待的小女孩带回家抚养;

  尽管哥哥嫌弃妹妹是个拖累,但关键时刻仍旧站出来掩护妹妹,不惜被抓;

  为了保护家人,妈妈独自一人承担起所有罪行;

  他们可以为生活放弃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却没有抛弃内心的真善美。

  他们之间,有着打从心底的关怀,真心诚意的关爱,无微不至的关心。

  在他们贫困潦倒又见不得光的生活里,你感受不到丝毫的负面情绪。

  他们可以用偷来的食物做成其乐融融的晚餐,也可以在生活窘困的闲暇时光跑到海边狂欢。

  他们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行为和语言,展现出直击人心的人性温暖。

  这个小偷家庭,每个人之间都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他们都是在原有的家庭关系中被遗弃的人。

  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偷”来的。

  但是他们之间的亲情却比血缘来得更加深刻。

  全片最触动人心的两句台词,是无声的。

  奶奶在去世前的海滩上,轻声对口型说出“谢谢你们了”;

  儿子在“小偷父亲”追着公交车狂奔追赶时,对着窗户无声说出“爸爸”。

  无声的台词,却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他们什么都没有,没有钱,没有血缘,没有身份,只有爱。

  在这种纯粹的亲情面前,又会有谁去指责他们这个家族是“偷”来的呢?

  在《小偷家族》当中,是枝裕和导演没有批判人性的高高在上,也没有俯视底层生活的态度,而是用一种写实平淡的手法,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记录下这个家庭的生活与牵绊,让你忘记非黑即白的准则,去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情感。

  这种平淡却又真挚的情感,超越了“治愈电影”带给观众的触动和震撼,也是这部电影真正的魅力所在。

  好的电影,

  应该让观众发声。

  最新最快影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山海观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