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解读《我不是药神》
纵观整个影片,结构上还是挺值得其他一些国产电影的学习,毕竟这是一部剧情片。开头叙述男主程勇(徐峥饰)惨淡经营一家男性保健品店,生活困顿,并且同时面临与前妻争夺儿子抚养权、年迈老父亲罹患重病的双重压力,自然而引入代理印度抗癌假药“格列宁”的剧情,开头无过多繁冗的叙述,故事就围绕“卖假药”展开了,两度卖药的波折以及悲剧英雄式的结尾,可以说是许多国产电影暂时很难达到的高峰了。
整部剧最大的泪点应该就是对人性的拷问了吧。初次卖假药,程勇可以说是以赚钱为目的,几番周转,成立了五人卖假药集团。除了程勇,其他四人都深受慢粒性白血病的折磨,五人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的举动极大缓解了成百上千的白血病患者的经济难题,使无数人再次看到了生的希望,当然程勇也达到了自己挣钱的目的。假药贩子张长林的出现打破了剧情的平静,尝到了甜头的程勇开始担心自己的安慰,害怕因贩卖假药被抓,于是想收手,卖药五人集团在程勇的店铺散伙。许多人此时都会站出来骂程勇了,自己赚了钱就跑了,留下一大帮子病人不管,说起来还真的是挺残忍的,以及后来吕的死,病人堵在吕的家门口,吕的孀妻以及其他白血病群主们的眼神,真的就如同一把把刀子在刺痛着程勇的心,迫使程勇做出再度卖药的决定。
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程勇卖药是赚了钱不错,但相较瑞士公司的天价药而言,程勇卖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正义的举动,而停止卖药以自保也是人们普遍所有的正常心态罢了,对此,黄毛的反应是最大的,黄毛在剧中的人设是一个单纯的农村孩子,他无法理解程勇中途结束卖药这一行为,他也许认为程勇一开始就是以单纯的赚钱为目的,现在他赚的盆满钵满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其实如果换位思考的话,你是程勇,上有老下有小的,既然已经赚够了钱,金盆洗手是在正常不过的想法,他也没有义务去冒着判刑的风险当所谓的救世主。这种道德绑架就好比某一天你在公交上给一个老人让了座,但你今天恰好身体不适,不想让座了,然后老头就不高兴了,因为你对社会中一些弱势群体的怜悯已经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正常人去接济弱者是理所应当的,相反,若果看到弱者在眼前,你却无动于衷,就会被绑上道德的法庭,接受万人的唾骂。你错了吗?没有,帮与不帮是你的选择权利,剧中那些白血病患者对程勇的眼神中所透着的就应该是一种道德绑架的尖刀。
尽管如此,程勇在经过吕的自杀后,还是被触动了,从本性上讲,程勇也是一个有博爱的人。后来,程勇还为了帮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倾家荡产,放弃了自己的企业,甚至被判刑入狱。这不禁让我想到著名电影《辛德拉的名单》的剧情,辛德勒同样也是为了解救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犹太人,放弃了自己的企业与财富,最后也沦为战争罪犯。这情节上的雷同不禁让我打了一个寒颤,希望不会说是照搬之类的,毕竟国产剧情能有这样的作品已经很棒了,也期待国内电影能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剧中还有很大一个泪点就是黄毛之死,之前说过黄毛性格十分单纯,也是程勇再次卖药,并且是慈善式的卖药,打动了黄毛,一向不苟言语的黄毛都能够对程勇言谢,并在警方追捕中掩护程勇,最后意外身亡。程勇来到黄毛住处,紧握他生前定下的火车票,眼泪就不由自主的落下。诚然,在当今这种复杂的社会之中,我们呼唤能够有更多像黄毛一样单纯的人能够站出来,改改这种风气。
影片结尾,程勇在所有买药的白血病患者的送别下被押解到监狱,情节与《辛德拉的名单》过于相似,建议没看过的影迷可以看看这部电影,真的挺有意义,立意是责任与担当,就如同蜘蛛侠的本叔叔所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不是药神》要是能够在这方面在升华一下估计可以更完美了。
总的来说,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国产好片。
(以上能容纯属一孔之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