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寻声记》:追寻声音背后的百年党史故事

  山东卫视《寻声记》以“追寻过往,致敬荣光”为主题,用声音故事回望百年党史,每期聚焦一座英雄城市,沿着历史的声音,探寻党史故事,延续红色精神,唱响经典红歌。

  作者:刘卓然

  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寻声记》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广播电视节目”,5月9日起晚间黄金时段在山东卫视播出。节目根植齐鲁大地上的红色资源,以具有代表性的声音为线索,以党的百年历史为主线,深入挖掘每一段声音所蕴含的党史故事,传承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

  

  用声音串联党史故事

  《寻声记》设置一条条颇具悬念的声音线索,由青年歌手、演员、主持人担任“寻声人”,追寻声音背后的党史故事。节目走进英雄城市和革命纪念地,探访故事亲历者及其后人,在声音故事中回望百年党史,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首期节目“德州篇”,以经典革命歌曲《大刀进行曲》为切入点,探寻“跨越3700公里的脚步声”“革命母亲家的挖土声”“枣林里的枪声”“隐秘的打刀声”四条声音线索背后的党史故事。

  随着节目的推进,四条声音线索蕴含的感人故事逐渐清晰。“革命母亲”常大娘带领全家参加抗战,成功掩护我党400多名战士顺利脱险。“革命母亲家的挖土声”指的就是常大娘挖地道、救伤员的声音。“跨越3700公里的脚步声”,讲述了渤海军区教导旅从渤海西征到新疆的热血故事。“一群人牺牲后变成了一个数字,有的人连数字都没有”,92岁的老战士于树棠回忆起这段往事,数度哽咽、热泪盈眶。

  

  “东营篇”中,寻声人根据“动员参军的口号”这条声音线索,寻访到西商村村支部书记,听他讲述广北大参军集体模范“商家连”的事迹。这个由西商村120名村民组成的“商家连”,以大无畏的精神,参军抗日、共赴国难。娘送子,妻送郎,父子兄弟齐上场的感人场景,穿越了历史云烟,再度呈现在观众面前。

  “临沂篇”,以“解放军是咱的亲骨肉,鱼水难分一家人”“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等歌词为牵引,让观众跟随嘉宾实地探寻歌词背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节目生动还原历史细节,娓娓道来感人故事,情真意切、触动人心,体现出初心不改、精神永续的思想内涵,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用歌声致敬荣光岁月

  节目嘉宾既是寻声人,也是创作者。他们把寻声过程中的感悟,融入对歌曲的再创作之中,为经典老歌赋予青春化表达,用更具时代气息的曲风和更加丰富的内涵,为经典歌曲带来全新的意义。

  首期节目中,寻声人来到崔杨村,了解到抗战时期,乡亲主动变卖家财换钢铁,为八路军游击队打造3000多把大刀的故事。红色故事令人热血沸腾,也为寻声人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灵感。在改编歌曲《大刀进行曲》时,寻声人以“滚烫”为核心重新改编填词,既保留原作最激昂经典的高潮部分,又融入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津杂技”和小民歌等元素,激情澎湃、特色鲜明,为红色经典歌曲赋予新的含义。

  6月27日的节目来到泉城济南,在这里,寻声人了解到王尽美与邓恩铭组建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的革命故事,走访了参加莱芜战役的96岁双枪老战士滕西远,观看了莱芜梆子剧团的表演,对曾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革命故事和民风民情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在改编歌曲《英雄如山》时,寻声人加入了莱芜梆子戏曲元素,用苍烈、豪放的唱腔唱响邓恩铭狱中绝笔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革命精神。

  以镜头记录时代变迁

  在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节目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相勾连,在过去与当下的对比中,展示新时代乡村翻天覆地的巨变,彰显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的生动实践。

  观众跟随节目镜头走入一个个美丽乡村,崭新的民房、整洁的街道和淳朴的民风,无不体现着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在“临沂篇”中,寻声人走入火红峪村,吃着特色美食、喝着山泉水和鸡汤,听着村民讲述80年前为救助伤员杀了全家唯一一只鸡的故事。大家不禁感叹:“现在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节目中,传统的粮食摇身一变成为村民致富的艺术品煎饼花;抗日时期为对抗敌人封锁而成立的制药小组已经成为智能化、全自动的新华药厂;曾经掩护解放军的枣林已经变成国家级枣树品种资源库的百枣园……百姓如今的幸福生活跃然荧屏,强烈的今昔对比,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体现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

  网上网下广受好评

  《寻声记》联动手机小屏、电视大屏,运用新闻报道、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手机直播等多种形态,进一步增强传播效果。节目正式播出前,通过闪电新闻客户端、抖音、快手、微博等对录制过程进行现场直播,让观众在有趣的“剧透”中,产生对电视节目的期待感。

  《寻声记》在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等同步播出,通过微博、抖音等进行“碎片化”传播,扩大节目影响范围。截至目前,#山东卫视寻声记#微博话题阅读量达5.1亿,抖音话题播放量达6222万。《沂蒙山小调》《国际歌》等歌曲的全新演绎获得网友积极评价,#中西合璧沂蒙山小调##唐朝乐队30年后再唱国际歌#等微博话题阅读量分别超2006.6万、5357万。网友纷纷表示,“期待节目组也能到自己的家乡来,把当地的英雄故事讲出去”“这样的音乐太有魅力了”。

  编辑 | 张琬 随芳芳 宁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