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拍的神怪片《盘丝洞》,到底有多大胆?(4)
这里有必要详细介绍影片的导演但杜宇。但杜宇,原名祖龄,号绳武,祖籍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生于江西南昌。曾在上海以画仕女月份牌和替报刊画封面、插图为生。1916年冬,由但杜宇、钱病鹤等人发起组织上海文美社,但杜宇任社长。这个艺术团体集合了当时的漫画、中国画等艺术工作者,编辑出版了《美人世界》。1919年,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个人漫画集《国耻画谱》,同年还出版了画集《图画新趣味》。1920年,但杜宇出版了《杜宇百美图》,此后还陆续出版了《杜宇百美图续集》《最新时装杜宇百美图续集》;摄影集《美的结晶》[36]等。在从事电影工作之前和之后,但杜宇都是美术界的活跃人物。但杜宇在其美术创作的题材上钟情于女性,尤其擅长采用西画的技法,绘制或拍摄各种美丽女性的身体。有资料提出,他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有些渊源。[37]该校曾在1920年让女性裸体模特儿走入讲堂,学校的创办者刘海粟当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质问甚至辱骂,很多人认为裸体模特伤风败俗,称刘海粟为艺术叛徒、教育界的败类。到了1925年8月24日,江苏省召开教育会议,通过了禁用模特儿的提案,引起各艺术院校的关注。1926年6月,军阀孙传芳下令当时的上海县公署封闭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禁令人体写生,逮捕刘海粟。[38]巧合的是,这大致也是电影《盘丝洞》筹备和摄制的时间。很显然,电影较之绘画和摄影的“刺激性”更甚,如果说上海影戏公司为了单纯地追求商业利益拍一部卖座的电影,那么可以选择其他更加安全、便捷的方案,而不是要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冒这么大的风险。
但杜宇是否关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禁裸事件,并将他的态度带入《盘丝洞》,目前无据可查。然而,他从未将电影仅看作赚钱的工具,是不争的事实。但杜宇是一位有着自觉的文化担当和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他18岁时取字“杜宇”:“寓杜鹃虽小,但在黑暗中其鸣声可唤醒沉睡的宇宙之意,表达了他直面惨淡的人生,立志奋起救国图强之心。”[39]在当时的美术家当中,但杜宇表达出的反叛精神和抗争意识相当强烈,他的大量漫画作品就具有鲜明的斗争性,对当时政府奴颜婢膝、崇洋媚外、鱼肉百姓、丧权辱国的罪恶行径进行了批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但杜宇也是以爱国画家的面貌为人所知的。但杜宇最初迷上电影,也是因为“深感绘画艺术在宣传教育民众方面,很难与电影艺术相匹敌,遂决定攻克电影艺术的堡垒”[40]。从精神气质和文化形式来看,新文化运动很像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以文明的再生为目标,肯定了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解放,尊重个性的自由。但是,新电影先生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也有很大的不同,欧洲文艺复兴是从内生发的,历时三个世纪,有政治、经济、科学等作为基础和铺垫,而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遭遇下突然发生的,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早熟的文化运动”,因此它对许多文化问题本身的认识不够真切。[41]
作为一次文化实践或者说实验,《盘丝洞》的探索本身十分勇敢和宝贵。然而,不能否认,它就是一枚新文化运动酝酿下的早熟果实,还带有早熟的酸涩,它不完美,甚至可以说不足甚多。从作品本身来看,前述之抗争意识和人本主义,仅存在于视觉层面,是潜意识下的表达。但杜宇的兴趣点是影片在视觉上或美术上的创造,“精于美术的但杜宇和置景师夏维贤将重点放在‘布置一如真景而又宏伟异常’之‘盘丝洞内景上’,他们将盘丝洞布置得蛛网密布、鬼影憧憧”[42]。在对故事主题的提炼上,主创者缺少升华,主观上未跳出保守的、扼杀人欲的封建思想,说它有“封建毒素”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盘丝洞》被公司定为“神怪哲理剧”[43],劝世人跳出七情六欲的“魔”网,将欲望视为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