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如何散伙不结仇怨?冯仑:以江湖方式进,商人方式退
“冯哥,出事儿了。”
十几年前的一个早上,冯仑就接到一个非常着急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熟识的朋友手下小弟打来的。
他告诉冯仑,大哥半夜被穿制服的人带走了,不知道在哪,到处找不着。
01、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合伙人困境
那天,冯仑帮着托人打听后,在火车站见到了被从火车上押下来的N先生。
被带走的N先生,冯仑早年间就跟他相识。而背后使坏的H先生,冯仑也熟悉。
这两人曾经作为合伙人,一起下海创业,有过激情打拼的艰苦岁月。
但是,事业初期的共苦一心,却在事业有成后的利益分配和困难面前出现了争执,彼此互不相让,闹得红了眼,最后大打出手,成了难以理清的江湖恩怨。
冯仑找朋友跟相关领导沟通,把N先生和H先生的个人恩怨告诉了他们,并且请求调查清楚后能尽快把人放了。
相关领导经过调查,确认这件事不涉及经济犯罪后,N先生被放了出来。
冯仑劝他:“你们打架,打到这儿了还没打完?别再折腾了,见面谈一谈,了断恩怨吧。”
N先生:“这事肯定没完,我先歇一下,找日子再跟你聊。”
于是,他就回到西部一个城市,暂时躲起来了。
02、“这半辈子不干别的了,就干他”
这事儿过了大概半个月左右,冯仑偶然遇到了N先生的合伙人H先生,还没开口问之前他跟N先生过节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H先生先开口责怪道:“你管闲事干什么?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非把他弄进去不可。”
冯仑心想做个和事佬,劝两人放下成见,就对H先生说:“你们已经折腾七八年了,能不能坐下来把账算清楚?如果没法一起做事,那就各做各的,也不枉当年的激情岁月。”
H先生坚决不同意,他红着脸梗着脖子说:“这是我俩的事,你别再管了。”
自此之后,冯仑再没有见过H先生,只是听说他花了很多精力和钱财,一心想要找到N先生,把他办进去。为此,H先生公司和家庭都不管不顾了,几乎倾家荡产。
有些执念,如果钻进去出不来,人就进入魔怔的状态,H先生本可以在事业上再创辉煌,然而他却走上了偏执的道路,错失了太多大好的事业机会。
03、“躲起来,我获得了新生”
后来,冯仑有次去西部城市,见到了躲起来的N先生。
此时的他,房地产、金融、夜总会、餐厅等产业做的很大,俨然一副商业大佬的意气风发模样。
冯仑问他:“跟H先生的纠纷什么时候才能了结?”
N先生:“我是想跟他好好谈谈,但他跟走火入魔一样,已经把我弄进去两次了。”
看上去,H先生已经没有了之前被抓时的那种火气,冷静下来后,他选择了躲在西部城市闷声发大财,任你H先生如何丧心病狂,我就躲着不吭声。
冯仑看着N先生的一堆产业,心想这哪儿是躲啊,虽然人是不好找,但这产业也太高调张扬了,没准什么时候就成了祸端。于是,他把自己的担心讲给N先生,对方感觉很有道理,表示要认真琢磨下。
04、以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的智慧
又过了好多年,冯仑发现自己也找不到N先生了。托人打听消息,朋友告诉他N先生已经把产业全部卖了,换了电话,不再跟之前的一些朋友联系,彻底躲起来了。
直到有一天,冯仑遇到N先生的一位老友,再问起他的近况,才知道N先生拿着变卖产业的钱云游四方,后来投资了收藏品,现在收益比之前产业还厉害,断了一些朋友的联系,是为了断了之前的是非,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
十几年的躲藏,或许已经淡化了两人的仇怨,但结果却是一个倾家荡产,一个乐享人生。
其实,中国合伙人总是不断上演能共苦不能同甘的故事,根本上这是创业和发展中的一种悲剧。
冯仑说,创业伙伴发生分歧时,不要陷入野蛮生长时期的局限,要摆脱江湖规则的窠臼,用商人规则和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意人之间的矛盾,以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
只有把僵局变成和局,才能确保合伙人之间合则两利,散则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