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这些方法你不妨试试,帮助孩子克服网瘾

  把电子产品放在家中,孩子肯定能找到。之前她也试过只背路由器出门,可孩子玩单机游戏也能玩好长时间。如今,中小学生沉迷电子游戏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成为困扰广大家长的难题。许多家长发现,就算把电子产品藏起来或者直接收缴,孩子也总会找到办法玩电子游戏。不过,笔者认为,将三十多斤重的电子产品随身背,治标不治本,也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首先要明白其沉迷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一方面,家长和学校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孩子们的压力无处释放,只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解压。另一方面,家长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一有空就盯着手机等电子产品,让本来自控能力就差的孩子“有样学样”。再则,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交流,不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只会以家长的角度来管教孩子,亦容易将孩子推向能寻求快感的虚拟世界。

  电影盒子

  沉迷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坏处?

  

  ①学习成绩下降

  孩子沉迷游戏之后,把大部分的精力全都放到了游戏上,根本就无心学习,甚至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愿意完成。

  这样当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让他的排名出现直线下降。古代有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道理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一旦孩子沉迷到游戏当中,游戏就占据了他们全部的生活,会让他们的大脑中充斥了各种游戏人物角色,听不进别人说的话,只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②孩子会喜欢上偷东西

  像上面的这位孩子一样,为了满足自己玩游戏的私心,就偷了妈妈还房贷的钱。

  如果这一次没有被发现,孩子说不定会变本加厉。人性就是这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会做出各种各样不被允许的事情。

  时间长了甚至会习以为常,喜欢上偷东西,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而且在这种时候,母亲就算想要阻止孩子也已经来不及了。

  

  ③让孩子变得虚荣

  在游戏当中有许多的道具可供玩家购买,种类五花八门,十分炫酷。

  在孩子眼中这些精美的道具很有吸引力,希望能让自己的人物角色打扮的漂漂亮亮,这样在班级里也会变得很有面子。正是这种虚荣心理让孩子在游戏中无法自拔,希望能够找到存在感,得到别人的尊重。

  然而这种不健康的虚荣心却是以金钱为代价,如果家庭比较富裕还好,对于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只会雪上加霜。

  

  ④暴力相向

  为了吸引玩家,很多游戏的内容都比较刺激,可能是一些格斗类游戏,赛车类游戏,甚至是射击类游戏。在这些游戏当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暴力招式,让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一些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也有待提高,因此看到游戏里的动作招式非常炫酷,就把它用到了现实生活当中。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最终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⑤出现健康问题

  很多孩子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对于大人来说长时间采用一种坐姿身体都受不了,更何况小孩子了。这会影响他们身体的各方面机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近视,驼背,以及出现一些其他健康方面的问题。

  据美国科研机构介绍,经常看平板或手机的孩子,会在记忆功能,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这些能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引起家长的警觉。

  

  一、想要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先要改变家长的认知。

  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探索多彩的户外世界,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或者带着孩子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研学实践等,拓宽孩子的视野,建立和谐的关系。

  

  爱玩、自控力差是孩子们的天性,需要家长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渐渐明白沉迷游戏的危害。家长自己在家也要做好榜样,不做“低头族”,多将空闲时间花在和孩子做有益的活动上,如一同阅读、运动、旅行等。

  二、防止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学校和社会也要积极承担责任。

  

  学校要在孩子的学业压力上做“减法”,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上做“加法”,将单一的周末作业变得多元化,分学科布置一些有趣的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作业。

  我们应该认识到,让孩子适当地接触电子产品、玩电子游戏是有益处的,但对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的行为应及时制止,这需要多方长期努力。孩子们卸下了沉迷游戏的枷锁,家长们也就不用在背上这三十多斤电子产品的“包袱”了。

  

  玩具不只是用来玩的,还应该对孩子有所帮助,建议家长最好多选择益智玩具,益智玩具不但能锻炼孩子专注力、观察力、手眼协调,帮助孩子进行脑力训练,提高孩子的智商,减少看电视和玩手机的时间,还能让孩子越玩越来劲!

  比如:对于小宝宝,可以选一些磨耳朵的音乐早教类的玩具。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挑选需要手眼协调的玩具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小编强烈推荐这款来自日本的“活”的纸玩具——《惊掉下巴·中村开己动态纸玩具》,助力孩子智力的开发。

  折纸源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发展迅速,甚至成为一项“国粹”级别的艺术。在家庭教育中,日本的父母都很支持孩子玩折纸。

  

  看到这套小玩具,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纸做的,它们能蹦会跳,活灵活现,孩子见了欢呼雀跃,不肯撒手。

  我也瞬间被种草。

  

  企鹅爆弹,平面的纸壳,随手一丢,立马惊喜弹起↑

  

  目前国内已经引进了中文版——《惊掉下巴·中村开己动态纸玩具》。

  

  令人惊喜的是,中文版改良后,纸模上有压线,孩子上手一抠,就能轻松拼折。

  

  这么有趣的手工,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做出来!就太有吸引力了。

  据我的经验,只要能让宝宝手头忙起来,她就不会想去看电视,玩手机。

  果然,买回来之后,我家宝宝和爸爸都抢着玩,一大一小都被拽回了现实。

  想让孩子放下电子产品,暗黑惩罚是下策,定规矩是中策,现实吸引才是标本兼治的上策。

  如果你也有孩子长时间玩电子产品的顾虑,不妨试试这些纸机关,它会是那个把孩子拉回现实世界的好玩伴。

  

  我总结了一下:

  屏幕的一大吸引力不就是视觉冲击吗?色彩、画面的切换,让孩子停不下来。

  但屏幕里的东西,孩子看得到,摸不着。

  而纸机关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孩子亲手创作的!

  你看,从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孩子折折折,变成立体的了!

  再扣上卡扣,装上小机关,妈呀,动起来了!

  

  这种从2D到3D的转化,让小卷儿惊喜地尖叫:妈妈,你看,南瓜里蹦出一个马车!

  与其他玩具相比,它帮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最大的感受是,暗藏的小机关,能启发孩子去观察、探究。而科学探究,正是学习一切科学的基础。

  

  其次是思维的拓展。它引领孩子从平面,到立体,再到弹跳,孩子的空间推理和逻辑思维随之一步步得到拓展。这对将来学几何、物理都很有帮助。

  拼折的过程,孩子会投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专注力、图解能力、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动手又动脑。

  爸爸和孩子抢着玩,然后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作品。一个纸机关,让全家都洋溢欢声笑语。

  

  哇,鳄鱼嘴里居然藏着青蛙,哦不,是乌龟,哦不,是小鳄鱼。

  如果你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如果你想高质量陪娃,不妨试试纸机关,它会给你带来多重惊喜。

  之前朋友从日本背回的原版,花了200多块。国内改良后多收录了8个玩具,团购价居然才99.9元!

  99.9元,制作18个纸玩具,一个才5块多,也就一根冰棍的钱,就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开心畅玩好多天!

  心动就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