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5+0.8

  近期正在上映的《悲伤逆流成河》,是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影片,电影拍的不好,演员演的也不好,但还是靠着题材和剧情担起了票房。?5分剧情

  

  早在2006年,《悲伤逆流成河》原著就作为郭敬明的第四部小说稳坐《最小说》“读者最喜欢的文章”排行榜头把交椅。时隔十二年,在国家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社会不断谴责“校园暴力”的当下,《悲伤逆流成河》被改编成了电影。没看过原著,单就影片来说,剧情一点不矫情,很现实。不论是在十八线的小县城、还是一二线的文明城市,“校园暴力”都是部分中学生难以跨越的一道关卡。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社会和动荡性,他们的思想越发敏感,对社会生活越发关注。如果把人比作果实,青少年所处时期就是果实的“半生不熟”阶段。稍不留神,就走向了“叛逆”。“看着不顺眼”、“和异性走太近”、“不合群”……在施暴者眼里,哪怕一根发黄的头发丝都能成为他们施暴的理由。影片中,女主易遥因为穿旧校服而被嘲笑;因为身患性病而被歧视;因为和“校草”走的太近而被嫉妒。

  种种“不合群”的原因,使易遥成了同学欺凌的对象。被粘到头发上的口香糖、“从天而降”的一盆水、被贴在背后的带有红墨水的纸张、还有各种传播于校园的“污言秽语”,铺天盖地的朝易遥奔去。即使易遥什么也没做,麻烦也会找上门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校园欺凌”。“既然是校园,老师呢?”中学生的暴力世界里,就是没有老师。或者说,老师总是迟到的那一个。影片很少有老师的镜头,最长的一次,是在易遥反击之后的一次批评大会上。“以暴制暴”的结果往往就是“受害人反成施暴者”。“一个巴掌拍不响”总是老师训斥学生打架斗殴的理由,事实上,在校园欺凌中,这种理由完全不成立。唐小米是因为校园暴力而转的学。

  换了一所学校,也换了一个“地位”。从之前的“备受凌辱”到转校之后的“众星捧月”,极大的差别让唐小米害怕失去现有的“荣光”,更害怕自己不堪的过去被同学发现。说唐小米才是杀害顾森湘的凶手,不如说唐小米是杀死自己的凶手。她把被欺凌的、曾经的自己亲手杀死,在虚荣心与优越感中换上一副丑恶面孔,向暴力屈服的同时,换一种手段把施暴的手伸向下家。而害死顾森湘的原罪,实则是校园暴力。高年级的欺低年级的,强壮的欺体弱的,开放外向的欺内敛孤僻的,这些早已成了校园欺凌默认的“暴力链”。在很多充满“社会气息”的学生中,他们结交新同学、新朋友的首要条件就是:“他势力大不大”?“黑社会”是他们忌惮又向往的名词,“老实乖巧”成了他们眼里最不受待见的形容词。成年人的欺凌暴力尚有法律制裁,而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却只能由成长来买单。既然制度、反抗都难以奈何“校园欺凌”,就需要有人把这样的社会问题提出来,《悲伤逆流成河》的情节做到了这一点。《悲伤逆流成河》来源于生活,却并不高于生活,也无法成为一种艺术,因为整部影片就是被戏剧化了的现实。0.8分其他几位主演的演技是硬伤。薄弱的台词功底、毫无波澜的面部表情,怎么看都叫人出戏。如果导演是希望新人演绎出片中人物“青涩”的特点,那么导演或许应该找一些真正经历过、理解透彻了人物心境的演员们,而不是这些一眼就能看出是来自于象牙塔里的少年们。年轻是他们表演的资本,却无法成为让剧情升华的作用力。整部影片下来,演技最好的竟然是易遥她妈(邬君梅饰)导演把“校园欺凌”这一题材搬上荧幕本是好事,只可惜成也《悲伤》,败也《悲伤》。除了影片末尾易遥跳河前的控诉,似乎很难找出其他值得称赞的呈现方式。

  ?某种程度上,这部完整的影片还不如它短暂的推广MV来的打动人心。题外如果你经历过或见过“校园欺凌”,那么这部影片值得一看;如果你的少年时期无忧无虑、阳光明媚,无须浪费一张电影票,因为你看了只会觉得矫情和夸张。(剧照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