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峰会背景分析(二):沙特为何与美国渐行渐远:美国才是沙特最大的安全威胁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作者简介:退役大校、曾任驻疆独立单位副师职军事主官,从军二十余年、国家部委工作数年,长期从事军事战略研究、宏观政策研究。笔耕不辍是爱好、逻辑思维是习惯,希望爱好与习惯的结合,能够为你送上最专业的解读。

  续前:

  沙特为何与美国渐行渐远(一):沙美罗曼史

  上篇简要梳理了沙美关系的历史渊源,简单归纳,沙美关系的根基,一是沙特对美国的安全需求,二是美国对沙特的能源需求(主要是石油),三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石油美元体系。

  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三大根基,都在发生缓慢而深刻的变化。

  

  拜登与小萨勒曼的碰拳礼,预示着沙美关系即将进入拳脚相加的阶段

  今天咱们先说说安全方面。

  贰:世易时移,美国非但不再是沙特的安全保证,反而变成了沙特最大的安全威胁

  沙特建国至今,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四方面:

  一、伊斯兰世界的内部争斗

  (一)派内矛盾:沙特与哈希姆王室的矛盾

  虽然同属逊尼派,但在建国的过程中,沙特吞并了哈希姆王室建立的汉志王国,从他们手中抢到了至关重要的伊斯兰圣地麦加和麦地那。

  不过哈希姆王室日渐式微,现在只掌控着小小的约旦。虽然他们是默罕默德的后裔,但在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已经很难对沙特构成现实威胁。

  

  曾经建立四个国家的哈希姆家族,现在只剩下约旦王室了

  除非中东局势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否则沙特用不着担心哈希姆王室,这个矛盾暂时可以放一放。

  (二)教内矛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

  凡事有利有弊。占据圣地的沙特,确实成为了伊斯兰世界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埃及率先与以色列媾和从而丧失领导权之后。但沙特同时也是逊尼派的扛把子,必须站在对抗什叶派的第一线。

  关于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世界人民的耳朵应该都磨出茧子来了,这里不细说。

  作为逊尼派的扛把子,沙特与什叶派老大伊朗的关系,说势不两立都不准确,只能说是不死不休。

  (三)国内矛盾:沙特王室与瓦哈比派的矛盾

  不关心中东局势的人,估计大多没有听说过瓦哈比派。不过如果校尉告诉你,大名鼎鼎的本·拉登,就是瓦哈比派的“杰出代表”,你大体应该就明白瓦哈比派的地位了。

  瓦哈比派属于伊斯兰复古主义派别,主张要严格奉行“认主独一”(可以理解为一神论)的教义,革除多神崇拜和一切形式的“标新立异”,坚持要以《古兰经》、圣训立教,恢复先知穆罕默德时期的正统信仰。

  

  身着“布卡”的瓦哈比教派女性,她们只能做如上打扮

  简单说,瓦哈比派不单将非伊斯兰视为异教徒,也将信仰不纯洁、不坚定的伊斯兰教徒视为异教徒,至于如何定义纯洁、坚定,则是瓦哈比派的专利。

  沙特王室建国的过程中,瓦哈比派是其重要盟友。沙特建国后,不管在教义层面还是武力输出层面,都依赖瓦哈比派抵挡什叶派以及其他派系,因此将瓦哈比教义定为国教。

  与此同时,沙特王室还积极向外输出瓦哈比运动,以强化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

  沙特王室这样做,其实好理解,思想越极端、信仰越虔诚、战斗力越强,瓦哈比派就是沙特王室的传教士和御林军。

  

  瓦哈比派创立者瓦哈卜(瓦哈比就是瓦哈卜的谐音),他是沙特国王之外最重要的开国元勋

  但作为现代国际社会成员,沙特王室又必然要对外部世界保持一定的开放度与容忍度。比如与美国合作开发石油,比如海湾战争期间,允许美军进驻自己的领土,成为美军打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

  对瓦哈比信徒来说,伊斯兰的内部矛盾只能内部解决,美国人来开采石油也罢、美军攻打伊拉克也罢、美军进驻沙特也罢,都是异教徒对伊斯兰国家的入侵与亵渎。

  实际上,瓦哈比派极端分子一直对相对开明的沙特王室不满,早在1979年,就曾攻占麦加清真寺,要求回归伊斯兰原始宗教并废黜沙特王室。海湾战争后,极端瓦哈比派与沙特王室的矛盾逐渐激化,由此催生了针对沙特王室和美军的多次恐怖袭击事件。

  

  瓦哈比极端分子攻占麦加清真寺

  即便如此,由于沙特王室与瓦哈比派血脉相连,对于瓦哈比派,沙特王室还是以怀柔为主,同时加大瓦哈比教义的向往输出。本·拉登炸了帝国大厦,就是教义输出的间接成果。

  911事件的爆发,使得美国对沙特当局纵容瓦哈比派的行为大为不满。为了平息美国的怒火,沙特不得不对瓦哈比派做出约束,这又进一步激化了王室与瓦哈比派的矛盾。

  对沙特来说,在这三重矛盾中,与什叶派的教内矛盾还有缓冲区间,毕竟沙特、伊朗并不直接接壤,单纯恐怖袭击,不可能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与哈希姆王室的派内矛盾只是疥癣之疾,暂时不用担心;唯有与瓦哈比派的国内矛盾最为复杂,看似纯属沙特内部矛盾,其实与伊斯兰世界的教义之争、国际反恐、沙美关系息息相关,有可能演变为沙特的心腹大患。

  

  如果没有石油美元的绑定,瓦哈比大佬拉登制造的911事件,很可能导致沙美关系的彻底破裂

  二、伊斯兰与犹太人的外部斗争

  在美、英的操控下,1948年,以色列强占巴勒斯坦领土建国,由此开启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阿拉伯国家无奈地接受了以色列的存在。尤其是1979年最大的武力输出国埃及与以色列和解后,阿拉伯国家再也无法对以色列形成足够的武力威慑。

  以至于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时,除了受到打击的巴解组织(当时盘踞在黎巴嫩)、叙利亚军队(当时在黎巴嫩驻军),再无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施以援手。

  

  即使第五次中东战争中发生了贝鲁特大屠杀这样的惨案,阿拉伯国家也只是束手旁观

  实际上,随着以色列在中东逐渐站稳脚跟,对沙特来说,反以更多的是政治正确、宗教正确。在国家安全层面,以色列并不会给沙特带来多大的威胁。

  三、苏联的革命输出

  二战以后,受苏联影响,埃及、伊拉克、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纷纷爆发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政体。

  沙特属于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对此极为担心。

  这也是沙特历史上遭受到最大的威胁,尽管苏联从来没有对沙特动过手。

  但以苏联的强横,如果没有美国的保护,谁能保证苏联不出手呢?

  

  “苏勋宗”勃列日涅夫葬礼,他是苏联盛极一时的见证者,也是苏联回光返照的享受者

  相比苏联,当时的美国,对外尤其是对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也成为沙特一直靠拢美国的重要原因。

  四、美国的意识形态输出

  苏联解体后,在意识形态层面,沙特的危险暂时解除。但很快,美国推动的阿拉伯之春,再次给沙特王室拉响了警报。

  (一)拧巴的美国

  同样是意识形态输出,美国比苏联更高明、更拧巴,也更不好对付。

  说美国高明,是因为美国掌握了舆论霸权,特别善于唱高调、搞政治正确,特别善于颠倒黑白、丧事喜办。

  说美国拧巴,是美国内部的二元化趋势明显,人口结构、居民收入、宗教信仰、政治观点都趋向二元化,进而造成了严重的政党恶斗,民主、共和两党的政见几乎完全对立。

  

  美国近期中期选举众议员选举地图:红蓝州的固化,彻底暴露了美国的分化

  这种政见对立反映到外交领域,就是拧巴。

  如果美国是一个人,那就是一个双重人格的精神分裂者:民主党上台是一副面孔,共和党上台又是另一副面孔。

  在这种情况下,谁跟美国打交道都很难受,尤其是美国的盟国,尤其是宗教、文化、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与美国有着根本区别的盟国。

  没错,校尉说的就是沙特。

  (二)难受的沙特

  如果不是美国的盟国,面对美国的精神分裂,不搭理就是,比如中国。一个神经病,我理你作甚!

  哥懒得理你

  如果是跟美国意识形态一致的盟国,保持政治正确就是,美国再精神分裂,也不能突破自己树立的政治正确红线,比如欧盟。

  但对沙特来说,事情就不好办了。

  以卡舒吉事件为例,说说沙特面对拧巴的美国有多难受。

  卡舒吉本人,就是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产物。

  卡舒吉出身于沙特的名门望族,典型的富二代加贵二代。他的祖父穆罕默德·卡舒吉是沙特开国君主的私人医生;电影盒子凭借这层关系,他的叔叔阿德南·卡舒吉垄断了沙特的军火生意,成为世界超级富豪,其收藏的游艇曾转手卖给特朗普;他的表弟多迪·法耶德是戴安娜的情人,与戴妃一起死于车祸;本·拉登是他的同学,所以卡舒吉才能独家采访这位神秘大佬,成为媒体圈的宠儿……

  

  阿德南·卡舒吉卖给特朗普的豪华游艇

  

  多迪·法耶德与戴妃

  虽然是同学,但卡舒吉的政治倾向与本·拉登正好相反:拉登同学是典型的瓦哈比极端主义者,卡舒吉同学则倾向于世俗化、民主化的伊斯兰政体。

  因为公开批评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卡舒吉得罪了沙特王室,但他的批评符合西方的政治正确,卡舒吉也被西方媒体捧上了神坛。

  2017年,卡舒吉移居美国。

  移居美国之后,也许是为了报复小萨勒曼(小萨勒曼以反腐的名义,拿下了卡舒吉的前老大塔拉勒王子),也许是为了更好地向西方投诚,也许是确实被西方价值观同化,卡舒吉不断批评小萨勒曼、不断爆料沙特王室的隐私。

  2018年10月2日,卡舒吉进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办理结婚所需的手续,然后再也没能走出来。

  根据埃苏丹提供的录音,卡舒吉进入领事馆后,就遭到了沙特特工的虐杀。细节校尉就不说了,有点恶心,网上有,感兴趣的自行搜索。

  此事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批评,包括美国,民主党控制的媒体,对沙特及其王储萨勒曼展开了围攻。

  

  利用卡舒吉案,西方媒体掀起了一场“人权”大戏

  为了平息舆论,沙特一边承认卡舒吉死于谋杀,一边宣布对涉事人员进行判决,5人被判处死刑(执没执行、怎么执行,那就不好说了)。

  更重要的是,沙特对美国特朗普执政当局下了血本。

  特朗普上台之初,首次出访就是去的沙特。为了表现诚意,沙特签下了1100亿美元的超级军火大单。特朗普执政时,沙特还许诺从美国购买4500亿美元物资(没完全兑现)。

  所谓拿人手短,对自己的大金主,特朗普自然要全力维护。所以不管媒体怎么鼓噪、民主党怎么鼓动,懂王就是不同意对沙特进行制裁,也不认同中情局做出的“萨勒曼才是幕后主使”的结论。

  毕竟懂王都说了:萨勒曼是我的朋友!

  

  大单签下,年终奖有着落了,懂王笑得好开心

  由于特朗普的庇护,尽管卡舒吉案性质恶劣、手段笨拙(这方面,沙特人真应该好好跟美国人尤其是民主党学,爱泼斯坦那么大的影响,最后也死得无声无息),沙美关系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当然,沙特肯定又多交了许多保护费。

  但拜登一上台,沙特的保护费都白交了。

  (三)拜登为什么对卡舒吉案穷追不舍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翻特朗普的烧饼。

  美国日趋严重的二元化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决定了两党政见必然走向对立。

  特朗普上台,将奥巴马制定的政策统统推翻,拜登上台,当然也要对特朗普的政策来个大反转。

  

  哥仨的翻烧饼大戏,不知2024年是否还有续集

  第二个原因,就是被民主党制造的政治正确逆向绑定。

  美国两党之中,民主党向来擅长制造政治正确。不过高调唱多了,难免也会反过来限制自己。

  所谓政治正确,其实就是民粹。纳粹德国、日本军国主义早已证明,操弄民粹者,最终必将遭到民粹的反噬。

  因此,在卡舒吉案上,民主党被自己制造的政治正确所绑架,对沙特必须表现得比特朗普强硬,否则无法向选民交代。

  相反,特朗普却没这个负担。

  第三个原因,就是敲打沙特。

  由于沙特与特朗普走得太近,甚至给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的公司提供资金援助,拜登上台后,难免要敲打沙特一番,让狗大户明白,自己才是美国新的话事人。

  

  库什纳与萨勒曼,一个犹太人、一个信奉瓦哈比的阿拉伯人,却是一对好基友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拜登显然有点玩脱了。

  (四)“阿拉伯之春”

  相比民主党、共和党的翻烧饼,沙特最担心的,也是对沙特政权威胁最大的,乃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推动的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

  2010年以来,起源于突尼斯小贩自焚事件的“阿拉伯之春”,已经席卷了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阿尔及利亚、巴林等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导致多国出现内部动乱、政府倒台甚至是战争。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利比亚卡扎菲倒台、埃及穆巴拉克下台与叙利亚内战。

  

  老穆也算中东强人,结果被判终身监禁,不过想想卡大佐,老穆还算好

  “阿拉伯之春”,既是美国向外推行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习惯性动作,也是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惯用手段。其口号就是推翻落后的君主制、高度集权的强人统治和原始宗教信仰,实现所谓的民主、自由。

  尽管美国推动“阿拉伯之春”的本意,并非针对沙特。

  但不幸的是,沙特既是君主制,也是强人统治,同时还是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大本营。

  如果说,在美苏争霸阶段,苏联向外输出革命、鼓动阿拉伯国家建立共和政体,是对沙特最大的威胁,那么,在当前阶段,美国向外输出的西方意识形态,就是沙特面临最大的威胁。

  

  这种场面,沙特王室表示很担心

  因为这才会威胁到沙特王室的统治!

  尤其是民主党当政时期,沙特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

  这一点,才是决定沙特越来越不待见美国的根本原因!

  美国已经取代苏联,成为沙特意识形态方面最大的敌人。

  沙特的精英阶层,无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结语:

  重新梳理一下沙特面临的安全威胁:

  (一)伊斯兰世界的内部矛盾虽然复杂,但并不会给沙特王室构成致命威胁

  哈希姆王室式微,不具备威胁沙特的实力。

  什叶派老大伊朗虽然有从美国控制下解脱的迹象,但是显然,如果伊朗坐大,占据伊斯兰绝对多数的逊尼派,自然会重新团结起来,对抗伊朗应该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国,根本不会坐视什叶派一统天下。更诛心地说,伊朗再强大,除非彻底灭掉沙特,否则也不会影响沙特王室的统治。

  瓦哈比派确实给沙特王室带来了诸多麻烦,甚至瓦哈比派的极端分子,还以推翻沙特王室为己任。但从整体上说,瓦哈比派依然是沙特王室维持统治的主要助力,不管是对抗什叶派,还是扩大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沙特王室都需要瓦哈比派。

  这些矛盾,即使没有美国,或者说只要美国不捣乱,沙特自己就能应付。

  (二)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处于相对稳定期,不会影响沙特的国家安全

  虽然巴以矛盾、犹太人与穆斯林的矛盾无法化解,但以色列已经在中东扎下根来。在军事层面,以色列不可能威胁整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也拿以色列没办法。

  这种平衡,短期内不会打破,更不会影响沙特的安全。

  归根结底,没有美国,就没有以色列。在以色列问题上,美国非但没有为沙特提供安全服务,反而给沙特带来了永远的麻烦。

  (三)苏联/俄罗斯

  苏联已经解体,不必再提。

  由于同属石油输出国,沙特与俄罗斯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甚至于2014年爆发石油价格战。

  俄罗斯的强大幻象,也已经被俄乌冲突扒下最后一片遮羞布,不再成为沙特的威胁。甚至因为俄乌冲突,原本与沙特在能源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俄罗斯,转而放低姿态主动寻求与沙特的合作。

  (四)美国的意识形态输出,才是沙特现阶段面临的最大威胁

  我们知道,沙特与美国之间,不管是人种、宗教、文化、语言、风俗习惯,还是意识形态、政治体制,都有着根本的区别,甚至存在很深的矛盾。

  原来沙美能够维持不是同盟胜似同盟的关系,不是双方感情有多深,而是时势使然。

  沙特需要美国,主要是因为苏联,但现在苏联已经没有了。

  因此,对于现在的沙特来说,非但不再需要美国的安全保护,相反,美国自身,已经成为沙特最大的威胁。

  更要命的是,原本作为沙美关系压舱石的石油美元体系,随着美国的衰落,同样处于崩溃的边缘。

  下篇预告:沙特为何与美国渐行渐远(三)“石油美元的逐步瓦解,敲响了沙美关系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