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难以启齿的秘密,一部后劲十足的电影《刺猬的优雅》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刺猬,只是多半不怎么优雅

  这部《刺猬的优雅》改编自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同名小说。影片里,勒妮用永远静音的电视机当作道具掩饰着自己,自己隐藏在书的背后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从未有过的自由。是小津格郎的出现让她慢慢放下自己的伪装,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彼此。

  

  很难确切的知道11岁的孩子每天都在想着什么,但应该绝不会是要自杀这件事。但帕洛玛是个例外。虽然她家境优渥,家住高档小区,似乎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她发愁,但她还是想在12岁的生日那天,了结自己的生命。

  这并不是一个小孩子无聊时的无理取闹,帕洛玛认为,“人的一生如同在鱼缸里,在这个世界上,大人们像窗户上的苍蝇,用一生在鱼缸里撞来撞去”,她不想一生都挣扎在鱼缸中,于是,她选择自杀来逃离这个“鱼缸”。

  

  她每个礼拜会从母亲的房间里,偷至少一片抗抑郁的药,经过计算,她知道,到了她十二岁生日那天,积攒的药量足以要了她的性命。

  帕洛玛在家里少言寡语,不喜欢和家里人交谈,在她的眼中,作为国会议员的父亲深陷政治斗争中,永远认为工作比家庭重要,甚至自己家的两只猫也分别被取名为“宪法”和“国会”;母亲看似尊贵体面,但实际是一个长期接受心理治疗的女人,她神经敏感,经常对着植物自言自语或者哭哭啼啼;而姐姐一心想着不要变得和母亲一样神经质,并且要成为比父亲更出色的人。

  

  虽然她决定要自杀,但她想在死前拍一部电影,一部揭示为什么生活如此荒诞的电影。而电影素材就是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

  这天,楼里的一位房客因心脏病去世,周围的人们纷纷议论表示不幸,只有帕洛玛平静的缩在角落里,用摄像机默默记录这一切,她认为,死亡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这时,门房勒妮米歇尔的猫咪从屋里跑了出来,帕洛玛放下摄像机抱起猫咪,将它送回了屋里。

  

  勒妮的屋子并不大但很整洁。餐桌上摆着一壶茶水和几块黑巧克力,还有一本翻开的书——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帕洛玛忽然有些意识到这位门房的与众不同,举起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切。

  到了晚上,姐姐的男朋友一家人过来拜访。帕洛玛看着饭桌上的人们虚伪的客套:桌面上看着一本正经的父亲,在桌下却偷偷脱了鞋子;说自己不怎么吃盐的人却一直在拧着盐罐子;还有人将肉偷偷伸到桌下去喂猫。还有人不了解围棋,却在桌子上侃侃而谈围棋是日本发明的。帕洛玛当即反驳围棋是中国发明的,并发表自己对于围棋的不同见解,却被父亲当作小孩子胡闹赶回了房间。

  

  深夜里,帕洛玛躺在床上,看着屋顶的星星贴纸,告诉自己不要像缸里的金鱼那样,终结一生。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帕洛玛12岁的生日,也还只剩下十几天了。而楼里也迎来了一位新住户——小津格郎。

  勒妮在拿钥匙给小津先生的时候,小津先生询问她上一位住户是什么样的人,旁边的一位夫人抢着回答,是“幸福的一家人”。勒妮看了看她,平静地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小津先生看着勒妮,接出了下一句“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勒妮有些惊讶,回头看了看这位新住户。

  

  随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谨慎的关上门后,转身推开了身后从不向别人展示的另一扇小门。短暂的漆黑过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紧密的书架,和琳琅满目的书。她熟练的取下一本书,确认了他们的这段对话出自列夫托尔斯派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另一边,帕洛玛忘记了拿书包,一路小跑的回家去拿,并在电梯里偶遇了小津先生。他和帕洛玛介绍自己是新来的邻居,并随和地聊起了天。

  当谈到门房勒妮时,小津先生没有想到,帕洛玛会问他也觉得门房并不像别人所想的那样吗?这让小津先生觉得,帕洛玛并不只有十一岁孩子的思想,并邀请帕洛玛到自己的家里做客。

  

  两人再次谈起勒妮,帕洛玛也描绘出了勒妮在她心中的印象:米歇尔女士让我想起刺猬,浑身竖满尖刺,像一座真正的堡垒,但我认为她和这些表面慵懒的猫咪一样,内心深处很细腻,性喜孤独,并且异乎寻常的优雅。

  小津先生也出于对勒妮的欣赏送了她一本精装的《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勒妮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门房,不适合接受这样的礼物,但出于礼貌,她还是写了一张道谢的便条放在了小津先生的信箱里,而小津先生此时恰巧回来,并邀请勒妮明晚一起去家里吃晚餐。

  勒妮独居已久, 从来没有去别人家吃过饭,她因为这个邀约一直忐忑不安,但她还是笨拙的穿上了一套借来的衣服,做了一个造型,并在晚上敲开了小津先生的家门。

  

  晚饭时,小津先生端来两碗日式拉面,但是勒妮由于不会用筷子不小心将面掉到了身上,她显得有些尴尬,但还是诚实的说到裙子并不是自己的,而且自己独居已久,并不常出门,至于书籍,她觉得没有人会雇一个自命不凡的门房。然而小津先生却告诉勒妮,她并没有自命不凡,她只是好奇而已,而且能在今晚一起吃晚饭,他很开心。

  临走时,勒妮无意间看到了墙上的一幅画,并联想到了《宗方姐妹》这部电影,因为勒妮又录像带,两人又约定好了周六一起看这部电影。

  

  同一时间,帕洛玛看着家中金鱼缸里的金鱼,想要解脱它,不想让它一辈子困在这里,于是,她拿出了自己积攒的一颗药片扔进鱼缸中,看着小金鱼慢慢死去,随后,平静的将金鱼冲下了马桶。

  第二天,因为姐姐有一封很重要的信在等,帕洛玛来找勒妮并询问她是否能够帮忙送上楼,勒妮答应后,却不由自主的问帕洛玛要不要进来喝杯巧克力。两人在小小的餐桌前坐下,就着黑巧克力愉快地聊着天。

  

  此后,帕洛玛便经常来找勒妮。镜头里,勒妮对于自己门房形象的自嘲逗笑了帕洛玛。但她知道,勒妮绝不仅仅是这样,她将镜头对准那扇从不示人的小门,问勒妮这扇门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帕洛玛这才知道,勒妮有一间装满了书的书房,她宁愿每晚都睡在客厅里小小的折叠床上,也要将卧室腾出来做书房。

  

  在帕洛玛的手工艺中,一个肥胖的女人坐在沙发上,周围满满的书籍将她环绕,她优雅的翻开书,认真阅读。这是勒妮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别人眼中那个不起眼的门房,内心竟如此丰富。她将世人心中的门房形象做成电影先生假象,伪装成自己身上厚厚的刺,而在刺的背后,她一直在悠然的享受自己那一方狭小的空间。

  到了周六,勒妮带着糕点如约去小津先生的家中去看电影,却在结束后意外看到了墙上,小津先生十年前逝世的妻子画像。她回到自己的家中,心情失落,小津先生妻子的美丽和高贵时勒妮望尘莫及的,她烦躁的拉开折叠床,又一次不断告诫自己,“我只是一个又老又丑的门房”。

  

  次日,帕洛玛因为看到了勒妮有趣的灵魂,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也想当个门房,但父母只是敷衍的答到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她,将这当成小孩子的胡言乱语,并未放在心上。帕洛玛失望的去找勒妮倾诉,此时,小津先生也来找勒妮,原来,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想再次邀请勒妮外出吃饭,但勒妮因为自己内心的自卑拒绝了小津先生。

  关上门之后,她难过的哭泣起来,而帕洛玛也放下了摄像机,轻轻走过来抱住了她 。平静过后,内心受到鼓舞的勒妮再次鼓起勇气,接受了小津先生的邀请,而小津先生也送给勒妮一套礼服以示谢意。

  

  在勒妮梳洗自己为今晚的约定做准备时,她意外在马桶里看到了那条吞了药片的小金鱼,虽然很惊讶,但她还是拿起了被子将金鱼救了下来。

  到了约定的时间,小津先生来接勒妮,楼里的邻居恰巧回来,她看见了勒妮,却并没有认出她,只是将她当成了小津先生的同伴,热情地叫她夫人,向她打招呼。勒妮很惊讶,喃喃自语的说她竟没有认出自己,而小津先生只是回答道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认识过你。

  

  晚饭时,两人很愉快,小津先生也对勒妮说他们可以做朋友,甚至所有他们想做的。

  勒妮回到家中,小津先生的鼓励让她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拥有自己真实的人生,自己也有权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看着帕洛玛送来的手工艺品,会心一笑。这晚,她在自己那个自由的小书屋里,在那本《安娜·卡列尼娜》的陪伴下,度过了安详宁静的一个晚上。

  

  然而,生命却总是要被遗憾来写上一个句号。第二天清晨,勒妮不幸被洗衣房的货车撞倒在地,被撞倒在地的刹那,她看到匆匆赶来的人们,将自己围住,也看到小津先生跑来脱下衣服将自己轻轻的地盖住,她在自己的意识里对他说,自己的心像蜷缩在一团的小猫咪,自己想再和他喝最后一杯清酒。然而已经再没有可能了。

  帕洛玛得知勒妮的死讯,飞快地跑下楼梯,却只能看见小津先生默默地上了医院的车。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认识了死亡,这也是勒妮给她的最后一课。

  

  她在勒妮的家中看到了那条小金鱼,并将它带了回去,她不明白这到底有什么含义 ,但她看着那条依旧在水里游得畅快的小金鱼,露出了笑容。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在干什么,她知道,勒妮已经准备好去爱了,而自己,也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希望。

  一个人到底是谁,不是他的姓名,身份,样貌,而是他本来的样子。就像人们眼中肥胖冷漠的门房勒妮,却是一个饱读诗书,内心丰富的女人。性格古怪,不爱说话的帕洛玛,却有着成熟的思想,一心要挣脱困住自己的“金鱼缸”。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刺猬,只不过多半不怎么优雅”,每个平凡的人都有两个身份,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中用与别人一样的样貌去生活,却在这个世界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在生存中放弃了抵抗。

  

  帕洛玛就是因为深刻认识到这个世界里,外在身份对于自身的捆绑,才一度想了结自己的生命。直到她认识了勒妮,虽然勒妮是一个门房,却对自己的内心有着深刻的认知,她有着自己思想深度的建立,所以从不在意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原来一个活在鱼缸里的人依旧可以有一个单纯有趣的灵魂,在外在的世界里的安身立命,同时也可以在内心的世界里窥探到幸福和平静。希望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突破鱼缸的边缘,活出真正的自己。

  

  在一帧帧画面里领略不同风景,在一段段光影中品味百态人生。

  我是骆驼,我们下期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