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韦家辉?
抛砖引玉,与其他对韦家辉有兴趣的朋友分享交流。
韦家辉对我来说是非常特别,另类,个性的。原因,一当然是他本人的修养,经历,思考。二在我看来,是由于他香港人的身份。
他对心灵层面的东西有很深的思考与理解,并且带有大量东方思维的特性。从早期的电视剧到现如今的电影。我并没有看过他所有的作品,只能从部分电视剧\电影作品中的零零星星来感受他个人独特的思想。
《大时代》,长篇电视剧,故事内容的时间跨度很大,讲了几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结局也令人颇为感慨。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电影中人物的结局,在我看来,带有很浓重的宿命,因果的味道。当时的最大疑惑,就是郭蔼明的角色,由于在老爹面前发誓,如若再跟刘青云饰演的方展博有来往则终身孤独终老,结果却真的是这个结局……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个角色的结局么?她没有干坏事,为什么会得到这样一个看似遭了报应的结局呢?
另一部长篇电视剧,《义不容情》,依然是恩怨情仇的故事,最令人印象深刻便是温兆伦饰演的角色——怎么能如此的坏呢?
这两部剧给我的感觉是,很像《三言二拍》或者传统中国其他重口味小说集中的故事。有很典型的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与价值判断在其中,当然这并不是韦家辉所独有,事实上,很多其他的香港的电视剧也给我有这样的感觉——一种似曾相识的,但却从未在大陆的影视作品中所感受到的一种世界观。
再来说他的电影。印象深刻的,《神探》,《最爱女人购物狂》,《再生号》,《大只佬》,《喜马拉雅星》。几乎每一部片子都涉及一些心理或是心灵层面的内容。《神探》中的神探刘青云,行为怪异,尤其片头自割耳朵那一幕特别重口。且他具有超能力,能看到每一个人身上的所谓“坏东西”,其实这些所谓“坏东西”就是每个人性格中会驱使人做出一些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恶的那一部分,即通常所说带有“魔鬼”色彩的那一面。通过用各具特色的人物来象征每一种性格,颇具特色。而《神探》故事的本身也被认为是在香港很著名的两宗大案——徐步高枪击案与更久远的任锦球殉职案(没错就是任达华的父亲)——的基础上改编的,前者虽依然有些许疑点,但基本可算已告破,后者则是著名悬案,至今仍未得昭雪。这也为影片徒增了一些神秘色彩。
《购物狂》,这与心理的联系就更不言自明了,因为“购物癖”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由于心理压力等诸多行为所造就的行为。虽然是搞笑剧,但是片中的人物刻画个个入木三分,令我这个轻微购物狂深有感触。此外除了张柏芝的购物行为,刘青云的选择恐惧症,罗家英爱骂脏话,陈小春在两种性格中的纠结,徐小凤这个”殿堂级“购物狂购物时的疯狂,都以非常幽默又很典型的方式对这些由于压力或其他心理原因所致的行为做了简单明了却又一针见血的描述,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会认真思考。
《再生号》,可以看做是对生命、死亡的思考。生命的本身是物质的,可是情分是永恒的。正所谓”宇宙毁灭心还在“。
《大只佬》,我认为是我看过的最震撼华语片之一。从其英文片名,running on karma即可看出是一部赤裸裸的讲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故事,当然也由于这“宣传封建迷信思想”的原因,决定了它在内地上映时被修剪的七零八落的命运。其中的种种情节反映了诸多的禅意,比如刘德华制止了暴戾的张兆辉打死印度人,避免了再造恶因,并对他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比如张柏芝虽然恶业太重,却也可以通过善良好几次的化险为夷(虽然无法避免最终惨死…),而最后刘德华以大善大爱感化孙果,截断了冤冤相报的循环,化解了一段孽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佛教电影。其中的中国传统思想是只有没有经受过“先进文化”洗礼的香港人才能拍得出来。而此片在香港广受好评获奖多多在大陆却让观众不知所云不可理解的境遇则可以反映出两岸文化上的断裂。
以上的很多片子都是杜韦二人合导的,那是不是说明有一些思想内容是来自杜琪峰呢?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是我认为主要的还是来自于韦家辉的特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杜琪峰本人也是很有个人特色的导演,这两个人也有很多个人作品,而韦家辉的作品,思想内核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可是在杜琪峰个人的作品中却不太看得出这种思想,更多的是他个人的那种粗犷的风格。
他的作品很多,电视剧电影,编剧导演监制,各种各样的,也可能有些出于商业考虑上的“标准化”作品例如《单身男女》之类的,但是在我看过的韦生的作品中,都有他很鲜明的个人色彩,但是我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合适的词语甚至是句子来概括总结这种特点。只有再继续多看他的作品了。
韦家辉是对香港影视剧影响很大的编剧,有“剧神”“编剧之神”的称号。早期在电视台的一些剧作甚至为港剧奠定了风格。一般来说,香港对韦家辉的评价是“去到尽”,也就是极致。韦家辉会把人性的某一部份无限放大,塑造一些在生活中可能不存在但很有血肉的虚构人物,比如《大时代》中丁蟹。韦家辉擅长煽情,在他的电视剧作品绝不缺少那些潸然泪下的情节。他写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破格”,不断突破前人桎梏,《义不容情》破了《狂潮》这类家族剧的“格”,《大时代》更是突破了电视剧表达的极限。
他的作品都很有思想,而这些思想从来都是很好融入娱乐剧情之中丝毫不显突兀。即使是他口碑最差的《喜马拉亚星》《鬼马狂想曲》《辣手回春》也暗含着作者的思想在其中。作为一个编剧韦家辉比较擅长的应该是《神探》《再生号》这样的作品,但这样的作品是不太可能高产的,《再生号》这样的创意即使是韦家辉一辈子也碰不上几次的。
对我个人来说韦家辉最让人赞叹的是他的编剧技术,《义不容情》堪称编剧技术的教科书。
把评价改成 欣赏 更好吧。
能把科学的东西讲的玄之又玄的心理学大师。
分享一个关于创作的故事
香港有一家公司叫银河映像,是杜琪峰创立的一家很有风格的电影公司。
他们曾经拍出过《枪火》《ptu》《黑社会》等一系列非常好看的电影。
银河映像的御用编剧叫韦家辉。
银河映像大部分电影都是他编剧的。
他的徒弟叫司徒锦源。
有一次电台访问司徒锦源:”你平时是怎么创作的?”
他就用韦家辉做例子来说:
韦家辉从来没教过我创作方法,他以身作则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我跟他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他的工作态度。
我当年跟韦家辉想剧本,有几个月时间都是跑去他家工作。
怎么工作的?
没怎么工作,就对着他坐着想,他是不让我看电视,不让我上网,看杂志,就是坐着想。
想好几个小时,吃饭,再想,想完睡觉。
啥都不干,就坐着想。
我很佩服他那种想到绝境了,再想,他认为人思考的弹性是无限的,想不到就再想,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就再想。
我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这位司徒锦源几年前得了肺癌去世了,享年四十八岁。
你看,想到肺癌。
可想而知,创作行业真的很耗血。
司徒锦源这个分享,对我很有启发。
我开喜剧培训班的时候,很多学员都会以为写段子会有公式,写段子会有捷径。
其实没有的,所有喜剧编剧都是一个一个段子扎扎实实写出来的。
还有一些学员会问我,段子究竟是怎么构思的。
我都告诉他们,段子你就直接想好笑的东西,并把这东西用铺垫笑点结构表达出来。
可能你会觉得我说这些话很废,听完你还是会懵逼。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从事创作行业,创作公式有时候甚至不太重要。
脑袋的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一开始写尝试写段子,也是一两周都写不出一个段子。
我现在每天都可以写出段子并不是因为我学会了什么写段子的公式,而是因为我每天都在训练自己的脑袋想段子。
经过勤奋的训练,想段子自然越来越快。
假如你没有经历过想段子想到十几次脑壳疼,根本不应该说自己在写段子方面有努力过。
我看过很多艺术家聊自己的创作心得,其实来来去去都说不出什么形式来,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勤于思考,对自己懂得的艺术有十足的热情,十足的努力。
当我们想窥视创作的秘密的时候,这些天才艺术家正在用最笨的方法,一步一步的琢磨着自己的作品。
因为他们知道,创作并没有什么捷径的。
公号:牙签的签言万语
热爱喜剧人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