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小黑鱼的故事吗?——《小偷家族》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你听过小黑鱼的故事吗?

  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小鱼,大家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有一天,一只凶猛的金枪鱼吃掉了所有的小红鱼,只有小黑鱼逃走了。他孤身一人在海里游荡,又遇到的一群躲在礁石后的小红鱼,为了生存,不再躲避,他想了个好办法,教他们游成大鱼的样子,而自己来当眼睛!就这样,他们在清凉的早晨游,在明媚的中午游,把大鱼都吓跑了。

  祥太第一次提到《小黑鱼》的故事,是“父子”俩在寒冷的夜晚,从废弃的汽车中一起走出。在之前,祥太因不愿玲玲参与偷窃而生闷气,躲入了自己的秘密据点,——一辆废弃的汽车。 在车里, 柴田治像父亲一样,对祥太娓娓劝解。当祥太认可了 柴田治的说法时,他忍不住动容请求,“叫我爸爸吧?”但是祥太很羞涩地拒绝了。

  走出汽车,祥太突然问柴田治 :“你听过小黑鱼的故事吗?”

  这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绝佳的父子教育时刻。在昏暗的路灯下,两人刚就同一件事达成了一致,这时祥太想向这位一直朝夕相伴的中年男子敞开心扉、求取更多指导和关爱。但是柴田治也是一位从小未受过太多教育的底层人民,他尴尬地掩饰,“我不太懂英文呢”,祥太却不明就里,继续追问:

  “这不是英文课,是语文课上的故事。”小黑鱼的故事确实是的作品(英语),被搬上了日本小学的国文课本。这一刻柴田治的窘迫无以复加。他和信代从未强迫祥太和玲玲称呼自己为父母亲,在内心深处也许有着一种自卑,——他们没有所长,不配为人父母。

  第二次,祥太声音清脆,朗诵着小黑鱼里的片段:

  “他们说我们要彼此协作,你是我的眼。”“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大鱼。”这时祥太提了一个问题:那样大鱼岂不是很可怜?

  这时的祥太,虽然常常沉默,却一直有着对偷窃正义性的疑惑。他信任柴田治,相信柴田治的三个说法,只有无法在家自我学习的人才去学校,商店货架上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直到商店倒闭。但是他看到小黑鱼要同小红鱼一起击败金枪鱼,他有了同样的困惑:大鱼只是在觅食、正常的生存,为什么小鱼要击败大鱼?

  柴田治未觉察到祥太的这种挣扎。他只是像往常一样,随口说了个答案:如果你同情大鱼,那小鱼和同伴就会死啊。

  祥太一直以来,并不是一个主动的偷窃者。可以说,他并不完全认可这种行为,这从他执着于探清自己被救的场景,到底是因为柴田治在偷窃还是为了救自己,可以窥得一二。还有他始终不愿年纪更小的玲玲参与偷窃。

  就像后来的亚纪,她坚信奶奶收留自己是因为爱,但是知道奶奶从父母那里拿钱以后,瞬间一脸落寞,似乎受到了欺骗。

  那么谁是大鱼?那些被偷窃商店里的店主、 柴田初枝前夫的继子是大鱼吗?但是他们看似也不是特别富裕,特别是一直知道他们偷窃但却容忍的年迈老人。在那位年迈老人去世、商店倒闭,祥太和玲玲愣在店铺门口,不知所措。

  大鱼没有麻木不仁,小鱼只是想维持生存而已,而且还想要更多。就像那两架偷来的全新钓鱼竿,柴田治兴奋地说“转手卖掉这就抵上我不工作的工资了吧”,但直到结尾,他也没有卖掉用来赚生活费,而是像中产阶级一样,在阳光晴好的日子里,和穿戴一新的祥太一起钓鱼。

  对钓鱼竿的处理,真实婉转,让全篇的立意又高了一个层次:导演的立场是在同情、合理化小偷家族的行为吗?真的是无法生存才偷窃的吗? 导演用这个细节,引导观众去思考穷人行为的复杂性:一方面要基本的生存,但是又想要更体面的生存方式。

  

  当柴田治被问到,为什么要教孩子偷窃?这个问题,好像在问为什么不教孩子好。

  他很自然地回答:因为我只会那个啊。

  因为他不会英语,不会语文,偷窃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技能,他只是想教好孩子他所拥有的生存技能,就像楼下的爸爸教儿子踢球、就像别的爸爸教儿子功课一样。如果他受过教育,他也许也会教孩子语文英语,就像他努力给孩子变魔术,他用吹出的一个塑料袋当足球练习,只是因为一无所有啊。海子说,当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祥太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心智。柴田治发觉自己与祥太的缘分到此为止了,所以虽然像父子那样其乐融融地堆了雪人,可是夜间当被问及“当时真的要抛弃我的吗”,他不再站在父亲的立场上,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是窘迫无奈地说了实话,是的啊。他并没有苛怪这位可怜的父亲。他冷漠地上了公交车,不再回头看,与这位家人保持着距离。两人达成了一致,从此这是一位叔叔而已。但是公交车走了一会,祥太还是柔柔的低语了一句“父亲”,在柴田治对的坦白之夜后。

  玲玲剪了短发,是她要融入这个家庭的一个标志,她是十多年前的亚纪,短短的头发,笑起来甜甜的。如果最后裕太不被抓包,一家人不会被抓,那么裕泰和琳琳的关系,就像是多年以后的亚纪和柴田治吧。仍然是一个悲剧,走不出贫穷的命运轮回。所以裕太的行为有着必然性,他不知道太多道理,但是他有简单的信念,那就是不愿玲玲重复偷窃的命运。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儿女要盗取去世家人的养老金。事实上,中国这样的新闻也不少见。但这部电影却让我想通了原因。现实中,他们也为奶奶悲伤过,但是仍然要生存啊。如果奶奶活着,她也会心甘情愿地拿出养老金为子女花。不管活着还是死去,老人希望孩子过得更好,不是吗?每当看到她宠爱亚纪的小片段,我坐在几乎满场的电影院,就会忍不住哭,喜欢亚纪,喜欢这位冷傲却精明的老奶奶。后半场我一直落泪,也擦不及,想到身边反正无人认识,就更不掩饰了。

  这是我看过的最安静的一场电影,身边玩手机的人很少,也没有小孩吵吵闹闹。

  写影评时,我意识到我有两个阶段,一是代入感为主,二是全局理性地不同角度分析为主。在代入感的基础上,我喜欢的电影,高分的电影,都觉得跟自己有相似经历,或者从中获得启发的。但是我觉得,作为客观的影评,你也要喜欢上你没有经历过、你不可能经历但具有逻辑性和故事性以及真实性的故事。世界不是围绕着个人转,虽然你是自己宇宙的中心,但你并不是所有故事的主角。即使这个故事与你无关,你也要允许自己有被触动的能力。这是我现在我对电影打分的标准。

  这部电影和同期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我都打了高分。一个喜剧,一个社会问题剧,不在同一纬度,没有太大可比性。但如果非要给出不同的话,那么我总结,西虹市首富关注的更多是现代人的焦虑问题,就好像书店里的入门书柜上展出的《如何才能成功》的how to do的快消解决法,但《小偷家族》的立意更高更远,关注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文关怀问题,它会深入心灵。

  他们在夏天去了海边,在玲玲的画中,那天有着大片的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