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4学生获最牛数学竞赛银牌 学好数学他们有话说

  我国最牛的数学竞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成绩 21 日出炉,我省来自哈三中、师大附中等 12 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哈三中获得 4 枚银牌,2 枚铜牌;师大附中获得 4 枚铜牌;佳木斯一中获得 1 枚铜牌;鹤岗一中获得 1 枚铜牌。

  我省 4 名银牌获得者分别是闫正邦、董浩廷、王本宇、张晟峻,前三名学生成绩并列,他们都是哈三中高二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就获得优异成绩,再经过一年的学习锻炼,明年再战有望 “ 冲金 ”。

     哈三中银牌获得者合影

  4 名 “ 数学大神 ” 的学习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一致不赞成数学的刷题策略:“ 数学学得好真不是‘刷’出来的,一是有兴趣,而是培养数学思维,题做得太多就成无用功了。”

  闫正邦:一个暑假,自学完高中三年数学课程

     闫正邦是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选送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比赛的。中考数学满分,同学们都说闫正邦是三中高二学年数学学得最好的学生,不善言辞的闫正邦只是一个劲儿摇头:“ 我就是喜欢数学,喜欢自己学数学。”

  闫正邦这话不假,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自学,数学竞赛题涉及高中三年的数学知识,闫正邦就利用今年暑假自学了高中数学所有课程。

  闫正邦小学时学习了 3 年奥数,他认为,小学奥数的学习对他数学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有些小学奥数题甚至是简化版的高中竞赛题,对他现在的解题思路有一定帮助。

  董浩廷:数学学得好, 兴趣是首要条件

     董浩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全省考第二名,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全国考 150 名,闫正邦、王本宇和他成绩一样,就差 9 分就能拿到金牌了。

  从小到大数学一直都是董浩廷的强项,“ 有人说只有聪明才能学好数学,但我认为只要智商不低就都能学好数学,学好数学兴趣是首要条件,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坚持,继而得到能力的提升。” 董浩廷说,他每天至少会拿出 30% 的课余时间学习数学,奥赛前会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甚至是全力以赴,自己成绩的取得都源于他对数学的热爱。

  很多同学都喜欢靠刷题提分,董浩廷认为,刷题只会保证 “ 题感 ”,但题做多了就会变成无用功,要注意总结归纳,打牢基础,将知识和方法内化才能灵活运用。

  王本宇:数学学习,关键在课堂

     中考数学满分,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全省考第四名,数学 “ 大拿 ” 的王本宇却常自嘲自己太马虎了,平时数学考试成绩很不稳定,常得满分,也有因计算失误、审题错误痛失 20 多分的悲惨经历。即便如此,他的学习成绩仍一直保持全学年前五名,班级考试常拿第一。

  对于数学学习,王本宇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数学提前不能预习太多内容,预习多了会影响听课效果,很多同学会因为知识提前掌握了而不认真听讲,学好数学关键在课堂,成绩的 80% 都来自课堂,认真听讲最重要。

  因为对计算机中的数学算法感兴趣,日前王本宇还参加了全国信息学(计算机)联赛,获得全省第 7 名,有望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大赛。

  张晟峻:学好数学,贵在坚持 + 勤思考

     张晟峻是 4 名选手中唯一小学没学过奥数的学生,从上高一才接触到数学竞赛,今年暑假张晟峻才开始发力系统的学习数学竞赛题,没想到短短 4 个月就取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全省考第 7 名的好成绩。

  “ 学好数学贵在坚持和勤思考 ”,张晟峻总结说,遇到难题时不能退缩,他很享受解出难题的快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思维灵活,不必囿于一些固有的思维。遇到新的问题时,不应该第一时间想去套用以前 “ 套路 ”,而是着手分析探索、化归成更简、更一般化,曾经相识过的问题,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张晟峻不仅擅长数学,还多才多艺,从 5 岁开始学习画画和书法,写得一手好字。

  奥数培养数学思维,竞赛未必人人适合

  哈三中教务主任、哈三中英才办主任梁英辉告诉记者,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和自主招生政策的改革,近两年全国数学奥赛奖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都要求学生具备各种竞赛奖项才能有自主招生资格,高考才能获得优惠录取政策,所以学科竞赛又再度升温。

  适当的学习奥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是有帮助的,但一定要因因人而异,不要强求。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竞赛,梁英辉认为,学习竞赛要有顽强毅力,要有对竞赛的热爱和执着,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来说,高中三年,只有 2 次参赛机会,如果发挥失常、成绩不如意,之前所有努力就白费了。因此,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否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今后的考试状态。

  此外,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离不开教练这个引路人,只有熟悉学生的竞赛教练,才能指引学生走合适的竞赛之路。

  “ 最牛的数学竞赛 ” 到底有多难?新晚报记者找到此次考试的 2 道真题,表示不服的小伙伴,可以来领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