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或许有不足,但不至于差评

  作为一个没来得及看电影场的观众,我很感谢B站能买下这部电影供大家观赏。整部电影在节奏上把握得很好,基本无尿点,特效上也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在许多细节上做得十分细致,总的来说,虽有一定的不足,但依旧是瑕不掩瑜。

  但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在我看完整部电影,还沉浸在电影的那种悲壮气氛之中时,评论里的各种阴阳怪气言论让我感觉很是别扭。

  我并非说这些言论有什么奇怪,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但这种言论确确实实很令人恼火,也令人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不满才会让人有这种如此冷漠言论。是看多了尸山血海让你神经麻木?还是保家卫国的豪情让你觉得太过幼稚?是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还是早已看透这世间凡俗?在这种冷漠言论的下面居然还有两千六百多个赞,甚至还有人引以为豪。虽然我之前听说此片风评很差,但我看完之后我是真的没能找到任何一处能吐槽的点。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去追求方言的准确性那也不至于如此愤慨,如果是为了自己不喜欢的演员出现而大发雷霆,那我只能说这饭圈文化真的有待提高。

  为了解答我的疑惑,我翻了很多评论,从以“与史实不符”到“看见黄晓明就吐”,评论区里给差评的原因应有尽有。就与史实不符一事而言,这本来就是一部电影,电影必须要有艺术性的加工,四行仓库之战在历史书上甚至是一场可以一笔带过的战役,如果没有必要的艺术加工,拿什么吸引观众?再者,这部电影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展现当年士兵的全部行为,而更多的是一个缩影,一个民族魂觉醒后奋起抗争的缩影,如果要想了解当年故事的真实背景,你应该去翻历史书和纪录片,或者去档案馆里翻资料,而不是靠着自己知道的那一点可怜的知识趾高气昂的去批判。

  关于有人觉得剧情虎头蛇尾这个问题,我要说剧组在结尾处的确没有处理好,让人有一种被中途掐断的感觉,给人很强的违和感,这确实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巨大不足。但关于人物形象刻画表面化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如果有谁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做到让四百多个人人人角色丰满深入人心,那你绝对是奥斯卡上最靓的仔。再者,战争中,本来就不存在主角,人人都是配角,飞行的子弹是最公平的,因为所有在战场上动着的东西都是目标,有些人战死后甚至连名字都留不下来,有些只能留下个名字,真正在史册上鲜活丰满的士兵又有几个?甚至在很多不懂事的后辈眼里,逝去的先烈不过是那一串死亡人数上的其中一个一,这些人平时没有去在意过那些逝去的英灵,在观看他们的故事时却又对他们说三道四,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最后一点,有人嫌说前半截打打杀杀看得爽,后半截讲感情太娘气。对于这些人,我只会问:你真的有勇气站在那片地狱之中望着战友们血肉横飞,而你自己能依旧冷静沉着高效的杀人吗?当敌人的机枪弹幕铺满头顶,你真的敢冒出头冲锋陷阵吗?当你的亲人粉身碎骨,痛苦地死在你的面前,你真的能做到不痛哭流涕吗?那些士兵也是人,他们是儿子,是父亲,他们并非无所牵挂,只要是人,就会有感情,就会怕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诉说他们的感情,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你们对战场的幻想?战争不仅仅是枪炮对射,而是以命换命,战争从不美好,也不浪漫,也不热血,究其背后只有无尽的悲剧。我们就像那些在河对岸看戏的人一样,一边享受着和平,一边还对那些奉献生命的人评头论足!

  我们都是幸运的人,能坐在观影席上对着先烈的身影高谈阔论,而那些不幸运的人,他们只留下了模糊的影子,被我们高谈阔论。多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