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美国人都要花上1590亿参加露营
1868年是很普通的一年。纽约阿迪朗达克山脉下那一片萨拉纳克湖的风景和往常并无区别,与往年一样,这里宜人的景色吸引着人们来此打猎或垂钓。然而,谁能想到,一年后这里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游客规模从300人左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000人。除了来此打猎和垂钓,还有一群运动爱好者带着各式装备在湖边“安营扎寨”。其中,大多数人来自纽约、波士顿、哈特福特、费城等周边城市。这急速的变化都是因一人而起,那就是William H.H. Murray。
他于1869年出版的畅销书《野外探险(Adventures in the Wilderness)》和《阿迪达郎克山脉的露营生活(Camp-Life in the Adirondacks)》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玩转露营”指南。
Murray1840年出生于新英格兰,打小便是一个喜欢在户外游玩的人,对射击、打猎和钓鱼样样精通。而他也有安静的一面,大量阅读书籍的习惯帮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于是,在本科读完神学研究专业后,他成为了一名牧师,在康涅狄格州一个有声望的教堂里工作。这期间,他凭借富有激情的演讲能力被民众所尊敬,但同时,也因为他喜爱户外运动而被一些人诟病为“不符合牧师身份”。
1864年的夏天,Murray第一次去阿迪朗达克山脉度假。并记录下了那里的怡人风光和有趣的游玩项目。因为牧师这一职业常需要撰写鼓舞人心的文章,因此他只把这些文字当做练笔而已。在Murray笔下,泛舟湖上、打猎林间、垂钓山下等等有趣的活动都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再加上他精湛的遣词造句,这篇“练笔文”竟然被一个出版商相中了。“你诠释自然的方式和你文字里的幽默是我从没见过的,”出版商James T. Fields鼓励他道,“我敢保证,这本书会火。”
就这样,《野外探险》面世了,一年内便印刷了10版,平均每周卖出500本。从这本书中,美国人了解了从未有过的新奇玩法“露营”。在1869至1870年间,游客们蜂拥而至书中的萨拉纳克湖,热情从未衰退过,这一现象甚至被称为“Murray流”。后来,出版商还增印了“旅行版”,书中多了两页火车时间表和地图。当地铁路也赶来蹭热点,推出了相关赠票。
《野外探险》一书走红绝非巧合。首先,随着铁路和电报线的发展,人们更容易去往阿迪朗达克山脉。其次,内战后的经济繁荣使中产阶级越来越富,进而追寻更多找乐子的方法。
此外,Murray的书的确干货满满。在《野外探险》面世前也不是没有相关书籍,只是Murray的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建议。例如,如何进入阿迪朗达克山脉、如何避免讨厌的昆虫、在哪里购买装备、一些当地导游的名字,以及对住宿设施的介绍,这些都是露营新手们必备的信息。
除了实际建议,精神层面上也获得了读者的认同和追捧。Murray在《野外探险》中将露营比作“朝圣之旅”,这样的比喻成为了吸引美国人的新概念。简单地说,朝圣之旅本指离开家,抱着献身的态度前往一个神圣的目的地,归来时则像是已被从精神上洗刷过的另一个人。也许,每个朝圣者抱有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逃离原有的束缚和环境,追求精神满足的需求是一样的。
在Murray看来,阿迪朗达克山脉是个使他精神放松的地方,很多美国人也认同这一点。因为他们的生活在内战后发生了急速的变化。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扩张,急速发展的城市向人们抛去了大量的就业选择,娱乐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看上去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也有反作用力。烟雾、噪音、拥挤的人群、更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无处不在的社会规则压得市民有些喘不过气,甚至对生活和自我产生了迷茫。
这时出现的《野外探险》一书,明确地告诉美国人,城市生活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露营是什么活动、厌倦了城市生活之后该做什么。Murray在书中向读者保证,这些疑惑都将得到解答。“如果一个人想了解自己的天性,那就要走出城市,”Murray表示,“必须离开人群,离开那些让人精力分散的东西,只有坐在寂静的丛林之中才能和自己对话。”
与宗教语境下的“朝圣之旅”不同,Murray打通了性别之间的壁垒,强调露营对女性的重要性,甚至表明没人能比女性更享受户外生活。为了鼓励女性参加露营,Murray还在书中提示女性如何在户外穿戴得又美又安全。
虽然在1871年后,去阿迪朗达克山脉露营的风潮逐渐平静,再无前两年的疯狂之势,但美国人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生活方式被保留了下来。据美国户外行业联盟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在户外野营的总数多达5.98亿个夜晚,平均每晚花费40美元,即每年总花费为240亿美元(约合159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购买露营装备,交通和野餐的费用,这一行业每年所产生的现金流接近1670亿美元。随着美国人对露营热情的增长,豪华订制服务随之诞生。通过手机应用预订地点,拎包入住已准备好的所有设备的露营地即可。
多亏了这位“不循规蹈矩”的牧师,美国的露营生意才得以扩张。
文图来源:sectionhiker、smithsonian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