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近年来最值得看的可持续发展纪录片

  

  纪录片能够融合逻辑、情感等多种说服模式,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种能对公众舆论产生巨大影响的影视体裁。自2006年著名生态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easy Truth)问世后,“可持续发展”便一跃成为了纪录片的热门选题。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最近几年出品的7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优质纪录片,它们兼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地球当前的困境以及人类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打破边界:我们星球的科学

  Breaking Boundaries:The Science of Our Planet

  

  《打破界限:拯救我们的星球》发行于2021年,纪录片站在地球临界点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社会目前还能承受多大的自然损失,也就是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地球最终将在什么时候崩溃。片中列出了九个“星球稳定器”,并逐一讨论了每个要素的最高限度,以及目前人类所在的区域,包括臭氧层、海洋酸化、水循环、气候、森林、生物多样性、富营养化、大气污染、其他污染。

  纪录片中提出了很多数据,例如气候变化早在1988年就已经超过了碳排放的低风险临界点,目前正处于中风险范围内;全球森林砍伐面积也早就超过25%的低风险范围,达到了中风险的40%;而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富营养化问题更加严重,已进入高风险威胁区。在片子结尾,制作团队列出了一些解决方向,并对观众做出了劝告:尽快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护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哪怕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未来的生活。

  大卫·爱登堡:

  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David Attenborough:A Life on Our Planet

  

  《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2020年发行,这部纪录片是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讲述的他为保护自然环境而奔波的一生,以及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史,以此来哀悼自然栖息地的消失,并表达他对未来的愿景。

  大卫·爱登堡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已经有九十高龄的他几乎亲身探索过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态环境,穷尽一生将生命世界的壮丽绚烂生动而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呼吁全人类对野生环境进行保护。在这部纪录片中,爱登堡提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其一,如果不采取行动,地球将沦为一片死寂的炼狱,我们看到的纪录片将成为一部灾难片的前奏。其二,如果人类能够意识到问题并开始行动,尊重并合理、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就有机会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40

  2040

  

  《2040》是2019年出品的一部专题纪录片,导演采访了来自五个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探讨了屋顶太阳能如何使社区生产和交易自己的绿色能源,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交通如何重新设计城市,再生农业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海洋永续养殖如何修复海洋生态等问题,并通过大量穿插导演4岁女儿在2019年和2040年的生活现状对比,来展现这些既有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时的效果,也就是“气候危机得到解决后的理想世界”。

  以父女视角去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中国有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可能不在乎自己的生活,但不能不在乎后代的生活。导演用孩子的未来反衬父母的当下,从而促使“家长们”思考: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在2040年梦想成真,那应该从此时此刻开始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

  蓝色世界:终结水危机

  Brave Blue World

  

  《蓝色世界:终结水危机》是2020年出品的一部关注水资源的纪录片。纪录片内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活动家,介绍了世界各国为确保人口获得清洁饮水和安全卫生服务、营造一个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未来而取得的科学进步,并为人类如何重塑水资源的管理方式提供了充满希望的见解。

  这部纪录片可以算是生态类纪录片中的“励志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纪录片的焦点不在于渲染悲观情绪,而在于寻找“终结”方案。在向观众简单介绍了水资源匮乏对社会的影响后, 纪录片以大量案例研究为希望保护水资源的观众提供了一份参与攻略,鼓励观众真正行动起来。此外,纪录片为了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还特意请来了马特·达蒙这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以“明星效应”进一步加强观众的行动力。

  多灾凶年

  Years of Living Dangerously

  

  《多灾凶年》是一部自2014年开播的连续剧纪录片,每集大约1小时,内容是由知名公众人物充当观众的代理人,采访全球各地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专家和普通民众,询问他们对气候问题的看法,并寻求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的“采访话题”包括海平面上升、历史性干旱和洪水、水资源短缺、海洋酸化、森林砍伐和物种灭绝率迅速上升等等, “记者”们则不乏大牌,卡梅隆、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大卫·莱特曼、吉赛尔·邦辰等各路名人都曾出镜。

  这部纪录片的每个故事都很引人入胜,因为它们都是根据普通人周围发生的真实气候事件拍摄的,非常“接地气”。片中的各位“名人记者”也都只是对气候问题一知半解、希望寻找答案的好奇公民,这样的拍摄手法既能发挥出明星们的影响力,又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真实感,避免观众产生对传统说教的排斥心理,可以说是探索多媒体形式传播气候变化议题的典型案例之一。

  洪水泛滥之前

  Before the Flood

  

  《洪水泛滥之前》也是一部明星带队的纪录片。片子讲述了 “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作为联合国和平使者与科学家一起游走世界各地,亲眼目睹气候变化,并到中国、美国、印度、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家与关心环境的各方人士探讨可持续能源的利用。为了尽可能地扩大影响力,纪录片没有设置任何观看门槛,在2016年直接以45种语言向171个国家/地区免费开放。

  除了展示全人类的命运如何相互关联,以及个人和社会可以采取的常见行动,纪录片的一大亮点是花了很多笔墨去讨论其他生态纪录片较少提到的“碳税”问题,以帮助观众理解这些措施的价值所在。此外,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以身作则”,制片团队还自掏腰包,抵消了这部纪录片的碳排放,以此敦促观众积极推动自己的政府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替代能源的政策力度。

  最大的小小农场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最大的小小农场》的来历很有意思,片子导演约翰·切斯特养的狗嗓门太大,导致导演一家被房东赶了出去,为了给家人和爱犬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导演本人索性就在美国加州买了个占地面积超过200英亩的乡下农场,并顺便拍下了家人在近十年的时间中种植作物、饲养动物、大搞有机农业的过程,于是这部纪录片诞生了。

  导演一家刚来到农场时,那里的土壤干燥而又贫瘠,动物近乎绝迹,在生态学专家的帮助下,这家人逐步学会了堆肥、科学灌溉、物种平衡等各种可持续农业知识,并在几年耕耘后,把农场变成了一个拥有上万棵果树、近200种作物、850多种动物的伊甸园。关于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导演表示,单纯展现人与自然的矛盾很容易让观众感到沮丧和绝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为更多人带去治愈,以爱而不是恐惧激发人们的行动。

  文丨朱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合作推广、投稿、转载可在后台留言,或加官方微信(ID:sdg-china)联系我们~

  — 更多文章推荐 —

  绿色建筑领域有多“卷”?这5个碳中和建筑告诉你

  餐厅也要碳中和丨这6家餐厅值得一去

  10个气候风险最大的国家,为世界敲响警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