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让世界了解中国抗战:是谁冒险翻译出版了《论持久战》?
【文/王岚】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有关中国革命现状和前途的重要论述。自发表以来,这部著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政治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但是,你知道最初的英译本是谁翻译的?又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出版和发行的呢?
《论持久战》封面
《论持久战》交给谁翻译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讲演了自己写好的著名的《论持久战》。陈云听了毛泽东的讲演后,感到毛泽东的理论对全党、对全国抗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是第二天就对毛泽东说:是不是可以在更大一点的范围内给干部们讲一讲?毛泽东接受了他的建议。但是,到更大范围去讲,对于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来说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再则听众有限。于是毛泽东决定把讲稿整理出来,先在党内印发。
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报告
可是,鉴于延安当时的条件,油印的《论持久战》数量有限,许多干部仍然看不到,特别是在前线的干部。于是,毛泽东决定,印成书公开发行,不光在根据地,而且还可以发到国民党统治区。程思远先生曾回忆说:“《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中国共产党决定将该著作尽快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去。当时,党经过慎重考虑,把翻译《论持久战》的任务交给了一位名叫杨刚的女地下党员。
杨刚原名杨季征,又名杨缤,祖籍湖北,1905年1月30日出生在江西萍乡,父亲任江西道台。杨刚五岁起念私塾,开始接受人生最初的启蒙,她从小性格刚强果敢,对封建大家庭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阴暗怀有深深的不满。1922年,她进入江西南昌葆灵女子学校,更是对整个社会的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积极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6年,革命军北伐时,南昌的学子们也掀起了拥护北伐的热潮,她和好友廖鸿英、谭海英代表葆灵女中参加了全市学生会的活动,上街示威游行,深入街头巷尾给老百姓讲革命道理。这一段重要的社会活动,使杨刚找到了人生的起点,并最终成长为一名旧体制勇敢的叛逆者和共产党忠实的追随者。此时她改名杨缤,开始写作,笔名贞白。
杨刚
杨刚是名副其实的才女。1927年免试入北平燕京大学英文系读书,既聪明又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高傲的美籍女教授视为最有才华的得意门生。“杨刚”就是那时她给自己起的笔名。1928年,她在白色恐怖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不久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是北方“左联”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1932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杨刚与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郑侃结婚,旋赴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并参加“左联”工作,与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关系甚密。其间,她结识了史沫特莱和斯诺,还应斯诺的要求用英文写了一部革命题材的小说《肉刑》,发表于1935年的《国闻周报》。她还和萧乾一起协助斯诺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这是中国新文学被介绍到国外较早的一个译本。
斯诺在萧乾、杨刚协助下编译的《活的中国》
1935年,她翻译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该书在中国的第一个中译本,以后的多种版本均以此为蓝本。抗战爆发后,根据党的要求,她频繁地转战于武汉、南京、上海、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忘我地投入到党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之中。1944年,她又以特别记者身份赴美,担负起中共留美党员工作组的领导重任。
杨缤(杨刚)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
在去香港前,杨刚曾在上海出版过一本散文集《沸腾的梦》。后来萧乾在主编《杨刚文集》时在《序》中写道:“她的散文,特别是散文集《沸腾的梦》,是中国人爱国心的烘热而雄奇的创造……我想,单是这个散文集,中国的文学史家就永远不能忘记她。”
杨刚还是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她曾创作长达800多行、充满了强烈爱国主义之情的长诗《我站在地球的中央》。由此,她博得了“金箭女神”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