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亮剑中,李云龙嫌弃的边区造武器威力如何?其实没有那么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整体单兵作战能力不如日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因素,如身体素质、训练程度、军人意志等。当然,武器方面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日本在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处在闭关锁国的农业时期,造成武器生产方面出现代差。当日本把坦克大炮对准我国的时候,我们连一支新式的机枪都无法制造出来,这就是军事科技方面的落后。

  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正是因为我们落后,日本才能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屠杀我们的百姓,整个抗日战争进行地这么艰难,需要付出几千万人伤亡的代价。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边区有自己的兵工厂,制造一些较为简单的现代武器,如步枪、手雷、子弹等,这些为前线将士抗日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抗日剧亮剑中,主角李云龙是八路军的团长,他对这些边区造的武器印象并不是那么好,甚至有点“嫌弃”,吐槽不如日军的武器好。

  

  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造的武器真的有那么不堪,这些武器威力如何呢?实际上,论整体性能,边区造的确不如日军的武器,但也不能说毫无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日军还挺害怕这些武器的。

  抗日战争中的功臣

  全面抗战时期,我国还无法自主生产坦克、火炮这种在当时战场上的高端武器。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队的先进武器都是向外采购的。

  抗战初期,我军为顾全抗日大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组成三个主力师,每个师的军饷由国民党负责。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困难时期,国民党军自顾不暇,蒋介石停止分发八路军的军饷,我军只能自食其力了。

  

  随着我军抗日队伍的不断扩大,对武器的需求非常大,蒋介石又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能选择自力更生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八路军在晋察冀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地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兵工厂,受各种技术的限制,兵工厂只能生产简单的武器,比如手榴弹、地雷、子弹、结构简单的步枪等等,这些由八路军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边区造”。

  在武器匮乏的抗日战争中,边区造的武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现象,至少能够保障战士们手中有枪支和子弹,总比拿着大刀这些冷兵器要好得多。

  

  随着八路军人数不断增多,由最初的三十万到三四十万,对的需求就更大了,那种武器在抗战中撑起了一片天,算得上是战场上的功臣。

  边区造的武器质量如何?

  抗战剧亮剑中,有一幕很有意思,团长李云龙缺武器弹药,找八路军后勤部的张部长要点手榴弹。可能是之前李云龙就抱怨过边区造的武器质量差,张部长一看他又要狮子大开口要手榴弹,说道:你李团长不是嫌弃我们边区造的东西差吗?还来要什么?

  李云龙一听,笑呵呵地说道:边区造军火质量确实不行,手榴弹有的只能裂开半个,这总比没有强吧。

  

  从李云龙和张部长的对话中,从侧面能够反映出边区造的军火质量存在问题。那么,亮剑中所提到的边区造军火质量差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实事求是地说,边区造的武器质量的确堪忧,整体性能与日军的武器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尽管八路军根据地后方有一些兵工厂,可没有技术制造一些精密度高的武器,就连造一支步枪都很困难。

  在一些抗日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孩和妇女捡子弹壳,然后把这些东西交给八路军换取一些吃的用的。事实上,八路军就需要这种子弹壳,尤其是日军枪支射出来的子弹壳,在兵工厂重新填装弹药后就可以当一颗新子弹使用了。

  八路军在缴获日军的枪支后,经常会因为缺少子弹而无法使用,因为边区的兵工厂无法大量生产那种适用于日本枪支的子弹。没有子弹的枪支就是一根铁棒,在战场上没有什么杀伤力,因此就会出现妇女和儿童捡子弹壳的现象。

  

  那些捡来的子弹壳,兵工厂的工匠们会采取传统的“灌装”方式,就是将废弃的弹壳中填装火药,然后由铁匠用手工打磨的弹头填装,因为没有所需的机器和技术,整个过程全手工制作。

  因此,子弹的质量完全和工匠的技术挂钩,一些技术高超的铁匠“灌装”的子弹质量好一些,报废率低一些,如果工匠的经验和技术不高,报废率会大大增加,影响武器的整体质量。

  因为边区造的军火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射程和精确度上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日本制造的三八大盖子弹射程有800米,在400米内能够对人造成致命伤害,八路军仿造的三八大盖子弹只能打400米,想要获得有效杀伤,就必须靠近敌人再打。

  

  因此,就整体而言,边区造武器的质量确实堪忧,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能够自力更生,用原始的方式制造各种基础武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边区造的威力如何?

  虽说边区造的武器质量不好,但不代表它的威力就一定差劲,在使用的过程中,效果也是比预期的要好不少。

  比如,八路军在华北与日军交战的时候,边区造的子弹虽然射程短,在远处交战中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在近距离射击中,边区造的子弹造成的杀伤力很强,超过了日军用精密机器制造的子弹。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日军研究发现,边区造的子弹比较大,射程短射速慢,一旦日军被击中,子弹会留在体内,如果击中稍微要害一点的部位,会造成大出血,生还的机会会降低不少。

  就以日军的三八带盖为例,这种步枪的理论射程有两千多米,子弹射速快,射程远,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一旦三八大盖发射出去的子弹打中人,会直接穿过身体,留下一个小孔,中弹的人一下子还感受不到,要等几秒后才有反应。

  边区造的子弹穿透力就远远不如日军的三八大盖了,且子弹的轨迹不稳定,一旦日军被击中,这颗土子弹不会射穿身体,而是会留在体内碎裂,形成一个大的豁口,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不容易抢救,中弹者会因为失血过多或伤口感染而死亡。

  日军的军医发现,这种由八路军兵工厂制作的土子弹对日军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这样会给前线的日军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敢轻易发起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八路军震慑了来犯之敌。

  

  当然,除了子弹,八路军兵工厂制造的地雷、手雷这种常规武器,在使用方面肯定不如日军的方便,但威力却不减。尤其是土地雷,因为填装的火药多,体型大,一旦发生爆炸,造成的威力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小地雷。

  结语

  边区造的武器虽然整体性能不如日军的武器,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解了燃眉之急,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功臣。论威力,边区造的武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日军对这些武器还是很忌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