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哈,非要在战争片中体现敌方军人的人性么?
【本文来自《《狙击手》宣布2月7日起下调结算价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金刚川》,《长津湖》(水门桥未看,不确定),《狙击手》这几部抗美援朝电影,其故事的不少核心情节能成立的前提必要条件,都得基于美国军人定有骑士/人道精神。
这都是什么文青鬼毛病?非要在战争片中体现敌方军人的人性么。美方狙击队队长恨不得把自己上尉打死,都不愿意伤害朝鲜小男孩??
具体到《狙击手》故事逻辑能够成立的首要基础,就在于美军无论如何都刻意不真打这个朝鲜小男孩(我就不提连队侦察员能获得什么情报值得赔一个精锐的全狙击手班了),怎么中国人拍的中美战争片老是对美国强盗的人性下限,总有一种过高判定的电影世界观假定?
其实情节改成:
侦察员亮亮返回过程中,被原本开头单纯只用来酷炫展示五班狙击战力的的敌军车队发现并追杀,受伤被困在双方阵地交错之间,五班受命紧急去救援,成功全歼了敌人这个车队。
五班本以为大功告成正在抬回侦察员,突遭后续赶来的美国狙击小队截击,双方形成电影中描述的火爆对峙交战,美军上尉带坦克和迫击炮随即赶到支援(完全去掉那个小孩的有关情节),五班没能救回侦察员(亮亮留下情报,再拉燃手榴弹冲进敌群壮烈牺牲),但是击毙了美军上尉并全歼美军狙击队。
当五班仅剩一人之时,我连队赶到,美军溃败,俘获坦克一辆。
我这重新更改的情节反而更真实吧??
老谋子最大的毛病就是讲不好真实合理的电影故事。
他弄美轮美奂可以自由发挥的开幕式闭幕式,水平令人叹服,下次自己别老是去干电影编剧活了。
双万狙击战术动作过于华丽,属于电影需求可以理解,至少没有硬伤。美队长的假狙击位布置,我方的假挖土双臂和勺子骗位,还挺有意思。
双方枪械武器和服装,美军步话机、坦克、迫击炮的考据还算真实还原,这个真得好评。
故事情节就真无法在逻辑上讲得通。
我方主角被坦克炮塔并列机枪打中下腹还那么精神抖擞,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张导对重伤伤员在严寒野外躺地生存时间,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这种条件下打强心针不会死的更快么。
没好好走访一下老战士,与真实部队充分交流 凭空臆想的战争世界观[尴尬]
不过呢 至少主观立意是好的,没想夹带什么私货,结尾主题歌挺好听的,这个还是非常值得夸赞的。
一般不懂军事的普通人应该看得还很感动。
虽然军迷看的普遍觉得差强人意,我个人切换成普通人角度我还是可以打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