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游戏战斗的那几年
有一段时间,我在机关负责法制及综合治理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普法,依法治校,校园环境治理,校园安全建设。就是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并联合有关部门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一开始的时候,游戏都是些小玩意。校园附近的小商店里,甚至就是路边,摆个摊,弄个弹子球,最简单最古老的那种,利用橡皮筋的弹力将玻璃球弹到相应的穴位,就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奖励,对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
再后来,进步了,是游戏机,高高大大的,有个屏幕,可以自助使用,打赢了,可以赢得数量不等的游戏币。游戏币可以兑换钱,也可以继续玩。这个很有些吸引力,不仅小孩玩,有些大人也玩,渐渐的就上了瘾,断之难绝。人们俗称其为“老虎机”。这都是一些单机游戏,不需要联网玩。当时有很多人玩这个上了瘾,其中不少是正在上学的未成年人。有些不良商家,为了吸引小朋友来玩,还赊账给他们,记账玩。
还有如任天堂或游戏卡一类的游戏,那个需要购买游戏机,价格较贵,一般都是在大人的监管下玩的,控制得比较好,基本没有形成特别严重的危害。
一些黑心商店进了一些类似于体彩的刮刮乐小彩票,专门出售给小孩子,刮中了,可以得一些小奖品,也可以直接奖钱。这个对孩子也是有吸引力的。当然这个与游戏相比还是小玩意。
随着网络的进步,网吧开设起来了,网络游戏开始进入孩子们的生活。一些孩子偷偷地玩起了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其害无穷。有人将之比作毒品,一旦沾染,戒除极难。网络游戏里面,那些角色代入和装备购买的游戏最具诱惑力,成瘾性比较高。那时的网络还没有普及,许多人家里的带宽达不到玩网络游戏的要求,网游只能去网吧玩。因此,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开设网吧。
开了网吧后,就会吸引人来网吧玩。一开始的时候,对网吧的管理还不是太严格,法律法规也不是很健全。身份登记制度基本就是走个形式。很多在校学生都会偷偷去网吧玩游戏。
某高中学生玩游戏上瘾,家长看不住,就送到学校上晚自习,请老师帮忙看住。在老师的监控下,该同学坐在教室里认真作业,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的功夫,一转眼,学生不见了。看看桌子上的课本、作业本,还有眼镜等都还摆得整整齐齐,老师以为也就出去上个厕所,马上就会回来。结果一直到下晚自习,也没见孩子踪影,家长来接,接不到孩子,和老师一起出去找。一直找到天亮,才在一个不起眼的黑网吧里找到了玩了一夜游戏的孩子。
我们有一次上午九十点钟,对网吧安全进行联合检查,在一个网吧里面竟然查到一名在籍高二学生在打游戏,与学校一核对,发现这个孩子就是借着课间操请病假来玩一会儿的,可见网瘾之大。
对游戏机,对网吧的检查执法,不是教育部门的法定职责,我们就主动与文化、公安对接。开始的时候,文化部门的有些同志不是很理解,我们就邀请他们参与相关调研,听家长、学校老师控诉游戏上瘾对孩子的极大危害,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后来在严格网吧管理方面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公安部门的倾力协助,形成了定期港台动漫不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检查执法的制度,收缴了一些蓄意吸引在校学生玩游戏的游戏机,取缔了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游戏室、网吧,学校周边环境得到了净化与规范。为了表示对这一工作的支持,县主要负责人还多次参与联合执法行动。
经过连续数年的整治与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明显好转,尤其是与网络游戏相关的游戏厅,游戏室及网吧,严格了管理与督查。未成年人进入参与游戏的现象得到遏止。加上我们在学校建立的重点对象帮助措施,协同家长有效拯救了一批网游成瘾学生。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游又成为新的游戏平台。对此,我们要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其中,耽误学业,耽误人生。决不能因为某些部门、企业的一己私利,放任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存在。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