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军一连长在看纪录片时大哭,指着屏幕:她是我妻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人生在世有太多的变数,尤其遇到战争时期,可能曾经相识的人就再也不见,甚至还会认为对方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如果能够再重新相聚,那只能说是人生的奇遇与巧合。

  而对于一对恩爱夫妻来说,因为战争不得不的分离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只是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已经司空见惯,唯一能让自己坚持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信念,为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信念。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让他们更加全身心地去拼搏,俗话说得好,越努力越幸运,当自己能够坦然面对现实的时候,却没想到命运带来了转机。1952年,我军一连长在看纪录片时突然大哭,指着屏幕:她是我妻子,这是怎样的感人故事呢?

  一、战火硝烟中的纪录片

  1950年6月25日,这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还不到一周年,国内的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而邻国朝鲜战争爆发,本来是别家的内部事,但美国却横加干涉人家的内政,并且屡屡向中国边境挑衅,以证明自己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于是在同年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每个志愿军都抱着必胜的决心誓死一战,冯学永连长也是其中的一位。

  冯学永是颍东区杨楼人,本有一个与妻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勤勤恳恳地依靠种地生活,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能够自给自足。1945年秋天,他像每年一样回到父母那里帮助老人做农活,在妻子的叮咛下他踏上了回家之路,但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原来,他在回家的路上要坐船过河,这时的国民党已经公然挑起内战,由于需要快速扩充军队,便开始四处抓壮丁,很不幸的是冯学永被抓入伍,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刚入伍时,他非常惦念家中的妻子,尤其看到国民党作恶多端,就更加想逃离军营。

  结果多次计划逃跑没成,反倒挨了不少的毒打,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想离开国民党军队的信念。之后他终于看到了希望,他所在的这支部队起义投诚,他直接成为了一名解放军,而在解放军队伍中他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待遇,随处可见的老百姓的欢迎,证明自己这次终于找到了方向。

  解放后,他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了一名连长,这时的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他便产生了寻找妻子的想法。然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所在的部队被派往朝鲜,他只能放下小家,毕竟自己是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才是军人应该履行的职责。

  就这样他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战争残酷而又冷血,为了鼓舞壮士们的士气,组织上给他们播放国内人民努力拼搏劳动的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当冯学永观看纪录片时就觉得上面的女劳模眼熟,仔细辨认后他终于控制不住泪水而大哭起来。

  

  旁边的战友们都感到非常奇怪,虽然里面的女劳模确实很让人感动,但也不至于到大哭的地步,结果这位连长哽咽着指着屏幕说:“她是我的妻子!”部队领导得知此事后,急忙派人了解具体情况,最后确认那位治淮特级女劳模正是冯学永的妻子——李秀英。

  二、与丈夫离散却更加坚强

  李秀英颍上县人,舅舅家经营小生意,生活还算富足,但膝下没有子女,于是李秀英四岁时便被过继到舅舅那里成为了他的女儿。后来家乡遇到洪水,洪水带走了家中的一切,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再谋生计。

  逃荒的日子非常凄苦,但也总算熬了过来,舅舅仗着有几分头脑,日子又逐渐好了起来,这时的李秀英已经19岁,到了出嫁的年纪。但舅舅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所以只想招婿入赘,恰好这时冯学永来到李秀英家中打工,舅舅便一眼看中了他的老实和勤恳。

  而事实上,李秀英与冯学永也是一见钟情,再加上舅舅的撮合,两人很快结成了夫妻,婚后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孩子。这样的幸福生活过了三年,结果那年秋天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而此时的她不但要带一个孩子,自己还有七个月的身孕。

  

  丈夫的失踪让这个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劳力,舅舅已经年迈,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李秀英一个人身上,或许悲痛太大没有了痛感,或许已经来不及悲伤,李秀英当时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照顾好这个家,等丈夫回来。

  于是,李秀英就像男人一样支撑起这个家庭,除了家里的农活之外,她还出去卖菜,但凡能够增加家庭收入的工作,她都会去做,日子再艰辛也要继续,她不但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趴下,反而磨炼出钢铁一般的意志。

  1951年淮河发大水,李秀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综艺”,带领身边的26个姐妹像男人一样站在泥浆里修筑堤坝,脚泡烂了、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更是因为挑沙土太多而痛得彻夜难眠,甚至有一次她都累吐了血倒在了工地上。

  然而,当她的病情刚刚好转,她又投身到治理淮河中去。她意志与品质感动了所有人,在她的影响与带动下,淮河治理水闸工程提前竣工,而她的个人先进事迹被广泛流传,两次被评为特级治淮劳模,还成为了《人民画报》上的封面人物,有关她的纪录片就这样被拍摄而成,流传到全国各地播放。

  

  三、分别六年终于相见

  任冯学永怎样也不会想到,他朝思暮想的妻子竟然出现在纪录片中,并且已经是在全国出了名的特级劳模,他无法想像曾经那个柔弱的女子怎样蜕变成为了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劳模典范,他的内心很矛盾,他甚至都想到妻子是不是已经另嫁他人。

  毕竟与妻子已经离散了六年,她一个人养活一个家庭付出多少辛苦是难以想像的,他都已经做好了,只要妻子幸福就好的打算,他不想破坏妻子的家庭。正是这样的想法一直缠绕在脑海里,也让他感到非常的痛苦不堪。

  后来经过几番的思想斗争,他终于鼓起勇气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至少要让妻子知道他们是怎样离散的。当李秀英收到这封信时,几乎不相信这是个事实,无数次梦中想过与丈夫重逢,甚至她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丈夫已经牺牲在战场之上。

  但是,眼前的这封信让她终于知道,丈夫还活着。于是,李秀英辞去了工作、放弃了所有的荣誉,她不远千里投奔而来,当夫妻二人再度重逢时,二人抱头痛哭,六年的离散、六年的思念、六年的辛酸,在此刻终于发泄出来。

  

  李秀英成为了军属,在身边陪伴丈夫,他们的两个女儿长大后分别都嫁给了军人,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而这些都源自于他们当初不离不弃、忠于党忠于国的信念。

  小结:

  人生有三大幸事:虚惊一场、失而复得、久别重逢,冯永学与李秀英的一生虽然最初离散,但最终他们还是幸运的,正是有了自己的坚持与坚强,才换来了六年后的重逢,为他们的努力拼搏点赞,更为他们的鹣鲽情深所感动。

  参考资料:《赠卫八处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