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风吹半夏》:李兆会行踪成谜,戴国芳东山再起,郭广昌纵横商海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雷达财经,作者|李亦辉,编辑|深海
由赵丽颖、李光洁等主演的《风吹半夏》正在网络平台上热播,讲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钢铁行业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在剧中,赵丽颖饰演的许半夏靠收废钢材起家、自建钢厂、谋划进军房地产等诸多经历,是我国民营钢铁企业家的真实写照,他们中的许多人的故事甚至比许半夏更精彩。
从普通泥瓦匠逆袭到钢铁大王的戴国芳,起初也是靠收购废钢起家,一度谋划在长江边上建造一个年产 840 万吨的大钢铁厂,并提出 " 三年超宝钢五年追浦项 ",然而戴国芳的梦想止步于宏观调控,其本人也身陷囹圄五年。但这并没有泯灭戴国芳的斗志,重获自由后,戴国芳又一手打造了德龙镍业。
在《风吹半夏》剧中,部分民营企业家曾筹划收购国营钢铁公司。在现实中,上海滩复星系掌舵人郭广昌,在鲸吞南钢后一度是 " 最大民营钢铁大王 " 头衔的有力争夺者,但 10 多年后却在 " 钱紧 " 的传闻之下清仓南钢,接盘者正是沈文荣的沙钢。
沈文荣的故事也颇为传奇,其靠 45 万元起家,一手将沙钢集团打造成总资产 3000 亿的民营企业巨头。
相比仍在一线的大佬,李海仓父子的故事最让人唏嘘。山西前首富李海仓曾是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海鑫集团的掌门人,在其被刺杀后,其子李兆会接手后迎娶女明星,一时风光无两,但因种种原因,海鑫集团破产,债权人难觅李兆会行踪。
走出囹圄,戴国芳东山再起
从白手起家,到成长为钢铁大亨的民营企业家当中,经历颇为传奇的戴国芳,在钢铁行业的起点和许半夏相同。
公开资料显示,戴国芳出生于 1964 年,老家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渎南村,由于家庭贫困,年仅 12 岁的他便从初中辍学放牛,几年后开始做泥瓦匠谋生。
就是在做泥瓦匠的时候,戴国芳遇到了妻子黄荷琴。据悉,黄荷琴的父亲黄福林在镇上的信用社做个小领导," 勤快、聪明能干 " 的戴国芳在为黄家盖房子时被黄福林看中,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事实证明,黄福林没有看错,戴国芳不久后就开始摆脱贫困,他最初和钢铁结缘起始于收废铁。这种营生在当时被人视为捡破烂,但来钱快戴国芳就愿意做。
在积攒了一些资金后,不甘心一辈子吃苦的戴国芳决定自己炼钢,他买来了 3 台 30 吨的小电炉,紧接着又承包租赁了江苏省 6 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厂。
1996 年,戴国芳在常州创建了铁本钢铁有限公司。铁本钢铁此后发展迅速,至 2000 年前后,铁本厂拥有 1000 多名工人,销售收入超过了 1 亿元。
2003 年,铁本的钢产量达到 100 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 25 亿元。当年戴国芳首次登上 " 中国 400 富人榜 ",从当初的 " 穷小子 " 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
踌躇满志的戴国芳开始制定扩张计划,一个总投入 10 亿元,年产 260 万吨宽厚板的项目。但据了解,短短 6 个月时间里,戴国芳产能计划就翻倍达到 840 万吨级,规模占地从 2000 亩攀升到 9379 亩,总投资 106 亿元。
当时,戴国芳放出豪言," 铁本要在 3 年内超过宝钢、5 年内赶上浦项(韩国浦项钢铁公司)"。然而,钢铁投资过热引起了政策决策者的警觉,戴国芳的大跃进式冒进扩张项目,很快迎来一记重拳。
据媒体报道,2003 年 6 月份,这个项目开始施工。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铁本公司占有土地 6000 多亩,其中 60% 是耕地,导致 1400 多户,4000 多名农民 8 个月来无家可归,无地可种。
2004 年 4 月份,铁本项目被叫停,戴国芳被警方带走。2009 年 4 月份,戴国芳被冠以 " 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 " 判刑 5 年。
重获自由后,戴国芳在盐城响水组建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下称 " 德龙镍业 ")二次创业。不过,网络上虽不时有德龙镍业董事长戴国芳考察项目、带队交流的新闻出现,但该公司近年的真实发展状况外界却知之甚少。
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德龙镍业现拥有中国籍员工 8800 余人,印尼籍员工 10000 余人。2019 年开票收入 750 亿,在不锈钢行业中名列前茅,实现利税 16 亿,成为盐城市的龙头企业之一。为服务国家 " 一带一路 " 战略,公司积极进行海外布局,与一重、象屿合资,投资近 30 亿美金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镍铁冶炼项目,目前一期、二期已基本建成投产。该项目获批国家 " 一带一路 " 重点项目。
据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消息,今年 11 月 14 日,德龙集团董事长戴国芳邀出席了本届巴厘岛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闭幕式。会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会见了德龙集团董事长戴国芳,印尼德龙工业园从 2014 年开始建设,为当地带来了超过 40000 个就业岗位。
不过,天眼查显示,2022 年 11 月 9 日,德龙镍业法定代表人黄荷琴收到限制消费令,同时被桐乡市人民法院执行 4080.34 万元。
郭广昌将南钢摆上货架
在《风吹半夏》的电视剧中,沈半夏曾和老大哥伍建设一起竞标省二钢,伍建设虽然成功将省二钢拿下,但自己也被拖入深渊。
在现实中,郭广昌也有收购国有钢铁公司的经历,但其却赚得盆满钵满。
1967 年出身的郭广昌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其于 1992 年创办复星,最初的业务只是为上海的 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和市场推广代理。2003 年,郭广昌旗下的三家公司耗资 16.5 亿元,占据南钢联合 60% 的股份,从而间接控股南钢股份。
电视剧中,许半夏看到了房地产的机会。而早在 1994 年,郭广昌就推出了自己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上海房产的高温时代获得爆发性增长。此外,复星进入医药、金融、零售等领域,并在证券市场上翻云覆雨,构筑了中国股市上赫赫有名的 " 复星系 "。
最辉煌的时候,复星掌管的资产超过 8000 亿元,产业遍布医药、酿酒、房地产、金融证券、航空旅游以及钢铁采矿等众多领域,郭广昌也获得了 " 中国巴菲特 " 的称号。
然而,进入 2022 年,复星集团深陷债务压力旋涡当中。6 月 14 日,评级机构穆迪将复星国际Ba3 的公司家族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直指复星存在流动性压力。该机构称,截至 2022 年 3 月末,复星在控股层面的库存现金不足以支付未来 12 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务。
危机之下,复星加快了资产出售节奏,其中包括将持有了近 20 年的南钢转让。10 月 19 日,和南钢股份双双公告称,旗下三家子公司与沙钢集团签订框架协议,有意向将其所持南钢所有资产即南钢联合 60% 股权全部转让给沙钢集团,潜在交易对价不超过 160 亿元。
雷达财经测算,这 19 年来,南钢股份分红 13 次,仅靠分红一项复星系公司获益约 30 亿元。如今抽身再套现 160 亿元,郭广昌在这笔生意上赚得 " 盆满钵满 "。
卖掉南钢之后,郭广昌的钢铁采矿版图明显收缩,仅剩下上海钢联、海南矿业。最近,郭广昌的复星系又折价清仓中山公用套现 12.5 亿。但这些 " 卖卖卖 ",能否帮助复星度过难过,目前仍不得而知。
沈文荣打造 3000 亿沙钢
作为南钢的接盘者,沙钢创始人沈文荣的人生也颇为传奇。
同大多数有成就的企业家一样,生活艰难是沈文荣最早的一笔财富。1946 年出生的沈文荣,父亲去世早,兄弟姐妹 6 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沈文荣初中毕业后,先在家里干了 3 年农活,1965 年又考取了中专,毕业之后进入张家港一家轧花厂做钳工。10 年之后, 1975 年这家轧花厂自筹资金 45 万元办起了一家小型轧钢厂。
1984 年,38 岁的沈文荣成为这家钢铁厂的厂长。上任后,他马上推动钢厂介入大钢厂不愿做而小钢厂又做不了的窗框钢领域,几年时间后成为全国最大的窗框钢生产基地。
2001 年沙钢成功改制,沈文荣一人获得了 17.28% 的股份,张家港市政府持股 25%,沙钢职工持股 30%,剩余由其他管理层持有。随后国资股东又将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沈文荣,2004 年他的持股上升到了 29.98%,成为第一大股东。2005 年底,沈文荣以 42.6 亿元的财富,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 18 名。
在沈文荣的带领下,沙钢集团在一系列大规模并购重组之后,一度成为国内最具份量的民营企业。官网显示,除了钢铁产业之外,在非钢产业,沙钢涉足贸易物流、金融、新材料和服务业。
2018 年 9 月,抚顺特钢因债务包袱过重等原因破产重整,引入沙钢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目前,沙钢集团旗下有沙钢股份和抚顺特钢两家上市公司。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 "2022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 榜单中,沙钢集团以 3027.56 亿元营收为例第 19 位,钢铁企业中排名仅次于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前首富李兆会行踪成谜
有人享受万众瞩目,有人跌落神坛。在众多钢铁大佬的商业故事中,李兆会父子的境遇最令人唏嘘。
2021 年 9 月 15 日,上海第一中级法院公布了一则高达 2100 万的悬赏通告,让在公众视野消失已久的前山西首富李兆会出现在了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
公告称,该院执行的美锦集团与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下称 " 海博鑫惠 " ) 、李兆会追偿权纠纷一案,海博鑫惠应支付美锦集团 2.16 亿元本金和利息,李兆会对上述付款义务中未清偿部分承担四分之一的连带清偿责任。
李兆会曾被贴上 " 前山西首富 "、" 富二代 "、" 海鑫董事长 " 等诸多标签;同时由于其财富主要来自父亲李海仓,还是一位 " 钢二代 "。
公开资料显示,1987 年,李海仓集资 40 万元,在家乡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创建闻喜县联合焦化厂,即海鑫钢铁集团前身。
李海仓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曾在榨油厂当过工人,做过肥皂厂厂长、焦化厂厂长。他认为,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家都是在市场中磨练出来的。
而履历丰富的李海仓,在成立焦化厂后生意越做越大,几乎是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陆续创立了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投资有限公司、海鑫轧钢有限公司、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鑫鑫公水泥有限公司。
1992 年,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时,总资产达 30 亿元。随着生活条件好转,李海仓将子女李兆会和李兆霞送往澳洲留学深造。
但 2003 年,李海仓在公司惨遭枪杀,年仅 22 岁的李兆会结束学业,仓促继承了海鑫钢铁这个庞大的钢铁帝国。
在接手之初,海鑫钢铁的业绩表现颇为出色,在 2004 年其总产值达到 70 亿元,利税达 12 亿元,被评为全国纳税民企第一。
在此之后,李兆会却走上了一条不同于父辈专注于实业的经营之路。在他看来,钢铁行业重投资、低回报,而金融投资回报高、见效快。随后他以海鑫实业、海鑫钢铁两家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豪掷 6.1 亿元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媒体测算这笔投资在解禁抛售后获利约 26 亿元。
民生银行一役告捷,李兆会的投资版图继续扩大,相继参与了兴业证券、光大银行、民生人寿等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收获颇丰。此外,李兆会还投资了房地产、儿童乐园等诸多项目,北京四元桥西的比如商场就是其最大的一笔投资。
港台综艺2008 年,李兆会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这一年他以 125 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两年后,29 岁的他迎娶了著名女星车晓,有现场嘉宾称婚礼 " 像春晚 ",事业爱情双丰收,李兆会一时风头无两。
但李兆会长期以来专注于投资,很少参与海鑫钢铁的管理,叠加行业的不景气,2014 年海鑫钢铁被曝出拖欠员工近半年工资,随后被迫全面停产。2015 年,海鑫钢铁破产,而李兆会的股权也被建龙钢铁收购。
时至今日,行踪成谜的李兆会被法院天价悬赏,空留跌宕起伏的人生供人们谈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