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赘婿》中宁毅为什么最后要在金銮殿上弑君。

  总结一下站在作者的角度看主要还是觉得不弑君无法破局,未来还是一样要有靖康耻。再加上亦师亦友秦被迫害。还有各种不公,各种不能容忍没有因为艰难胜利而有任何改变,心已死,对旧王朝不抱希望。

  1、终究意难平。

  宁毅转世刚来到未知的世界,重新接触认识周围的人与事物,从最开始认识秦老,秦老行事风格,心胸开阔,不拘小节,不嫌弃是赘婿的身份,愿意与宁毅平辈相交等等。后来经历一系列事件,称得上莫逆之交。

  周喆,武朝皇帝,秦嗣源的弟子,起初胸有大志,曾经讨伐靖国,失败以后,秦老自愿替所有人担下所有罪责从而罢官回到江宁。然而兴起之后,就再次起用秦嗣源,周喆此人不仅生性多疑而且又爱弄权平衡。在赈灾之事后选择的平衡之道竟是放弃张觉,不但使得靖国看轻了武朝,从而也寒了郭药师等人的心。

  从靖国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周喆的应对失据,靖国兵围武都。也看出他为了防止老种的威望日益高涨,而重用姚平仲的偷袭靖国速战计划,结果数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崩溃在武都城下。消息传来后周喆又意欲南逃,结果被秦嗣源阻止。

  靖国大军围攻武都城久攻不下,后方又传来夏村之战大捷,小种率领西军突袭靖国后方,终于使得靖国有了退兵之意。然而此时的周喆,却不同意秦嗣源救援小种的提议,致使小种战死,而后在议和之中又是一退再退,靖国退兵之后,却又不采纳秦嗣源进兵的提议,最终在两路敌军大军的合攻之下覆亡。

动画片

  而后因为嫉恨秦嗣源在抗击靖国中的威望,以及阻拦继续他南下,开始对秦嗣源秋后算账,秦嗣源被判流三千里,结果刚刚走出几十里就遭遇林宗吾劫杀,死在了路上。

  其后在秦嗣源死后一个月的时候,周喆招宁毅上殿,这也是对秦氏势力的分赃大会,而就在这天宁毅发动叛乱,周喆于金殿之上,死在宁毅的刀下。

  2、以宁毅现代人的三观为出发点,加上替秦老出谋划策,亲身参与各种部署工作的经历体会,武朝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北宋一样,腐朽不堪,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下大乱,哪还有安身立命之地,南方也不能幸免于战火。保护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和所爱的人,不愿为砧板上的鱼肉,继续延续华夏薪火,那就不得不革命,重新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建立起一支和人民解放军一般的军队,自己掌控局势完成革命,而杀死皇帝周喆是必要的一步,至于为什么要在上杀,一方面是为了替秦老报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