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剧院之门,让作品去冒险

      他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大师级的叙事者”,被BBC称为“一位富有想象力、伟大的舞蹈传播者”。他正是具有颠覆意义的英国鬼才编舞马修·伯恩。

      早在1995年,马修?伯恩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男版天鹅湖》中,颠覆性地以刚健有力的全男舞者取代女性舞者来演绎天鹅,通过新颖大胆的表现形式,将力与美、爱与死以梦幻又极富冲击力的方式,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风气尚且保守的上世纪末,此举在当时的舞蹈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与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舞剧不同,马修?伯恩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融合了舞蹈、戏剧与电影三种艺术门类为一体的混合产物。从小热衷电影与戏剧,并拥有戏剧学位的他,在掌控舞蹈的叙事节奏与处理剧情张力方面,分外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种“三合一”的艺术表现形式,正是马修?伯恩在舞蹈界独树一帜的标签。同时,他还能保证自己“创新”与观众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完美融合,这一点在他的代表作——“柴可夫斯基芭蕾三部曲《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的颠覆性改编中有着强烈的体现。    哥特式+吸血鬼,另类演绎《睡美人》

      Q:可以说说舞剧《睡美人》当时的灵感来源吗?为什么会加入哥特和吸血鬼的元素?

      A:出发点还是源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1890年的作品,当时就是哥特时代,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他的年代,也曾是一种颠覆式的作品,这是作品的内核。我想把哥特式的元素融入音乐,会让这部舞剧的时代背景更和谐。另外一点就是,《睡美人》的故事里,有一些情节是我个人不喜欢的,我想方设法把那些我不喜欢的情节改掉。

      通常童话故事里,王子都在最后才出现;我并不希望王子那么晚才出现,我希望王子从一开始就能介入这个故事的情节,我就做了一些修改,增加了几个人物,包括恶女巫的儿子,让她的儿子和王子有一些爱恨情仇,会让故事情节更有戏剧性。    Q:印象中,像《睡美人》这种都是一些无害的童话故事,但是你的改编更成人化一点,有一些类似吸血鬼、恶女巫这些惊悚剧情?

      A:那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无害。很多童话故事最真实的版本,包括《睡美人》都是有很多这样的邪恶元素的。在《睡美人》最后,公主嫁给了王子,但是王子的妈妈是个怪物,公主生下两个小王子,小王子被祖母送去前线打仗,最后被祖母吃掉。这才是《睡美人》最早的故事原型。这些部分不是我赋予给它的,它们本来就存在。而且我的作品也没有那么惊悚,当中还是会有很多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关于爱的故事。这些主体上看都是基于美好的童话故事。像《灰姑娘》也会有血腥的场面,灰姑娘同父异母的姐姐,为了穿上水晶鞋,会把自己的脚趾割掉。    芭蕾这种舞蹈表现形式,本身非常唯美,通过芭蕾去呈现童话故事,反而可以把那些血腥邪恶的部分,处理得比较婉转、比较美好。    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冒险

      Q:你怎么看待每一部作品的创新?

      A:20年前男版《天鹅湖》在英国首演后,因为各种出位的元素和另类演绎,甚至有很多观众中途离场,还有很多小孩在现场大哭。观众的反响是,“我想看到的是那种唯美版的《天鹅湖》。”那些改编都是冒险之举,当年也会有观众接受不了。20年后,这部戏却成为英国圣诞节期间演出时间最久的热门大戏。剧院就是一个带来新思维的地方,通过一部作品我带来了新的表达,通过这些新的元素也能让剧院走入更多新的观众。

      Q:包括《剪刀手爱德华》,你的很多作品也能看到关于电影的思考,甚至包括一些电影元素的场景。你如何看待电影手法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A: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对电影非常感兴趣,十六七岁时我真正开始接触到电影,我非常喜欢那些经典的老电影,像希区柯克的电影。我也会把一些电影元素、电影的速度放进我的舞蹈作品中。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专注在某一事物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电影是一个速度更快、节奏更快的表现形式,我把一些电影的方式放在戏剧中,也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院。

      Q:你经常会把一些独特的创意,放在经典作品的改编之中。你是如何一直保持这么好的创作状态的?在做经典改编时,你一般怎样进行创作?

      A:对于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而言,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打开它们。从舞蹈本身、从剧情铺陈的情节来说,都有很多细节和因素可以重新改编,我希望能够在这些细节上做重新编排,进行自己的呈现。有很多经典作品我做了复排,每次复排我都会有新的感受,我希望这些呈现能够更加完善,便会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编。随着改编作品越来越多,新的改编也会越来越难,我发现可以让自己有欲望改编的作品慢慢变少;从创作本身而言,这些困难很多,但是我更愿意去冒险。

      马修·伯恩

      作为首位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勋爵士的英国现代舞领域艺术家,他是五次奥利弗奖获得者,唯一同时获得托尼奖“最佳编舞”和“最佳音乐剧导演”奖项的英国艺术家。今年8月13日-18日,他将携其最新制作的哥特式芭蕾舞剧《睡美人》,再次为上海观众奉上一道别开生面的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