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类电影仅是好哭?《关于我妈的一切》导演赵天宇解析这类电影怎样出圈

  

  《关于我妈的一切》剧照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剧本创作伊始,赵天宇就要求自己专注起来,他和编剧一起采访了多位母女,并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到,女儿和母亲对彼此的了解非常丰富,但却并不充分。“大家都会注意到妈妈的‘管’和‘操控’,但对于妈妈的付出和美好却知之甚少,让我感受到了这部片子的意义所在。”

  谈及广受赞誉的角色季佩珍,赵天宇称赞道,徐帆将自己和女儿多年相处的体验与情感都融入到了角色中。“和徐帆老师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慢慢忘记是在拍戏,而是活在了里面,她就成了季佩珍。”在赵天宇看来,演员就像是一个宝藏,需要导演用心挖掘。“一开始我还会说这场戏我要什么、该怎么做,但后来一些东西就是在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更愿意坐在监视器前去期待一个美妙的表演诞生。”

  亲情类电影竞争红海要找到“共情性”和“差异化”

  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迎来爆发,其中细分的亲情类电影更是常常戳中泪点,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根据灯塔专业版,截至9月28日,《你好,李焕英》和《我的姐姐》两部亲情类影片进入了2021年票房总榜前十,票房分别为54.14亿元和8.6亿元。

  《你好,李焕英》是春节档横空出世的黑马,逆袭《唐人街探案3》,不仅成为春节档冠军,更是坐上了目欧美剧前中国影史亚军宝座,距离冠军《战狼2》56.94亿元的票房仅一步之遥。

  

  《你好,李焕英》剧照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随后的清明节档期,《我的姐姐》上映6天票房突破5亿元,使得今年清明档创造了影史同期票房的最高纪录。

  这两部影片,一部讲妈妈,一部讲姐姐,都是小成本,都是市场黑马。回归原生家庭,这两种身份往往意味着付出、隐忍和坚韧。窥测成功的“奥秘”,无非是强烈的话题性和共情性。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中国人关系中天然有着对血缘的羁绊,亲情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亲情也是人生中最亲密、重要的感情。不同于爱情、友情,可以充满反转与意外,亲情类电影的成功密码,只需要真实,让观众感同身受就够了。

  拉长了看,今年初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3月上映的《又见奈良》,包括之前的《亲爱的》《失孤》《快把我哥带走》《地久天长》等影片,都可归到亲情类影片的范畴。

  商业大片也逃不开亲情,就连《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风格突出的类型片,也探讨了父子关系。

  在中国影片类型化的发展进程中,爱情片、动作片、武侠片、喜剧片早已成熟,亲情类电影一步步取得惊喜的票房成绩,在赵天宇看来是一种进步。“《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对我们电影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观众正在接受并喜爱一些新的类型进入到正向的电影创作营养池里。”

  

  《我的姐姐》剧照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商业大片无论成本还是工业化水平要求都较高,纯粹的亲情类影片反而更易回本,同时具备一定的票房潜力。赵天宇也谈到,《关于我妈的一切》预算与周期都非常有限,拍摄当中想到更多的是做“取舍”,最后留下最重要的“真实的温度”。

  “中国观众越来越喜欢情感朴实、真挚、用心的东西。它既是我们创作者的一部作品,也是商业流通环节里的一个商品。创作和商业的属性结合起来,还要保持‘真情实感’其实很难。”

  对于中小成本的影片,亲情类的创作成为新的“财富密码”,竞争也随之加剧。如何避免同质化的无序竞争,赵天宇认为,最主要的是从创作和出品方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和角度。“第一,要找到真正和观众共情的东西;第二,要找到差异化,就是你的故事对观众来讲够不够新鲜,够不够深入。有时候要的是创新,有时候要的是深入,有时候要的是意外。”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