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用文艺向着精神世界的深处探寻
仲呈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创作的《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以综合艺术方式,通过系统梳理、选择、解读与演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经典影视作品,重在“让经典照进现实”,使之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已然蹚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的成功之路。最近,看了第二季新开播的几期节目,我再一次被深深感动了。
与第一季相比,新一季节目兼具纪实思维和艺术思维,并且开始尝试用更娴熟的多样审美的方式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更自觉地以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这不仅对电视节目创作,而且对整个中国文艺的发展,都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培根铸魂”努力追求作品精神的高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节目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文艺创作必须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在2020年讲述中国故事,一定离不开“扶贫”和“战疫”两大核心主题,这震撼世界的气壮山河的时代篇章,既是我们共同经历和见证的集体记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谱写的民族史诗。电视文艺工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为之传神写貌,内心会更加充满自豪感和自信感,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诸如《扶贫路上》和《钟南山》这两期节目,主题开掘精准。面对这样的主题,创作者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就会表达得越深入。看完《扶贫路上》讲述的黄文秀的故事,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中所指出的:黄文秀同志“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为什么说黄文秀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我们在节目中看到,她有饮水思源的情怀,她从大山中走出来,然后又回到大山,把扶贫路当成心中的长征。她敢于担当、奉献自我,她对人民的热爱,对理想的忠贞,对父亲的深情,都体现出了中华儿女人性深处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尚的道德品质。
当年,杨沫创作《青春之歌》,追求真理的青年女性知识分子林道静的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今天,通过《扶贫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新时代青春女性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也看到了普通何以杰出,平凡何以崇高,更看到了当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的时候,青春可以绽放出怎样灿烂的光华。
《钟南山》这期节目播出后,相关话题一举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前三的位置,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钟南山院士。这些节目通过对典型英雄人物的塑造,让观众以小见大、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奇迹”是怎么诞生的。这样的中国故事,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精神高度,注定了《故事里的中国》具有了“培根铸魂”的品质和价值。
“润物无声”努力升华情感的浓度
文艺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表达,“真实”和“人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表现维度。尤其是在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时,必须让普通观众感受到他们的呼吸和爱恨,理解他们的信仰和选择。只有这样的中国故事,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讲述的故事大多年代久远,因此,节目组花了大量的心血去打通历史和现实的通道,让陈旧的记忆再度鲜亮,所以大家看完之后都很激动。第二季作品在延续“让经典照进现实”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当下发生的中国故事,尝试用原创的力量去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这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需要。
那么,如何将这些中国故事讲得动人心弦呢?《故事里的中国》主要遵循了两个创作方法。
一是扎根生活、回归现实。《扶贫路上》里,节目立体还原黄文秀的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通过同事、村民、记者以及家人、同学、朋友的多元视角,回顾她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还结合了视频、图片、日记等珍贵的真实素材,不喊口号,工于细节,用心讲述一个普通女孩的精神世界里心灵轨迹的点点滴滴。
例如,节目用了细腻的笔墨去讲述黄文秀和父亲的故事,从而带领观众去体悟黄文秀从孝敬父母的“小孝”、到心怀家国的“大孝”的家国情怀。真实而饱满的父女故事,足以直击人心最敏感的审美神经,感人肺腑。
二是凝练主题、艺术表达。《故事里的中国》创新了“戏剧+影视+综艺”的多样表达方式。第二季作品进一步令纪实思维和艺术思维交融互补,相得益彰,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艺术辩证法。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蝴蝶”这个极具意象美的具象,多次在《扶贫路上》这一期节目中出现,它仿佛变成了黄文秀的化身,永驻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我想,这就是节目审美化、艺术化的高超能力体现。
新一季作品中的戏剧版块呈现继续保持了一流水准,戏剧总导演田沁鑫付出了大量心力去指导年轻的演员。《扶贫路上》让钟楚曦和黄文秀的姐姐见面沟通、《英雄儿女》将84岁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曹家麟请到现场参与指导,都是为了让演员更好地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也让节目在仪式感的塑造上别开生面。
从整体上说,《故事里的中国》主旨凝练且富有审美质感,努力做到了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我们期待着这一季《故事里的中国》讲述更多更好的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为未来留存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影像经典。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