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
國際日報 中國電視
在中國曆史上,唐代(618年-907年)是歌舞大曲最為繁盛的時期,它改變了中國音樂的走向。歌舞大曲中,《霓裳羽衣曲》尤為著名和典型。安史之亂後,《霓裳羽衣曲》逐漸衰落散佚,唐代歌舞大曲今天已難展現它的全貌。《中國電視》邀請您收看《國樂的側臉》,一路叩問,跟隨海內外音樂學者、民間樂人和民族音樂學家的多重視角,感受唐代樂舞大曲的斑斕色彩以及千年以來的傳承改變。
《霓裳羽衣曲》之所以能成為歌舞大曲中令人耀眼奪目的一顆明珠,與當時精通音樂的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的曲調創作以及擅長跳舞的楊貴妃(公元719-756)旖旎華美的舞姿密不可分。《霓裳》描述的內容將現實中兩人的愛情幻化於月宮的神話之中。
(日本雅樂的樂器)
中國的隋朝時期(公元581-618),鄰國日本經常派遣隋使到中國來。在今天日本奈良縣的四天王寺,那裡是日本最早將中國唐代音樂引入並保存至今的地方。在那裏初聽由中國唐樂發展而來的日本雅樂也許會覺得與今天我們熟知的旋律和韻調有些出入,但細細回味,卻也能從中品出數千年前的大唐盛世的光景。